茉莉素馨 发表于 2014-6-1 09:28:47

chase_1987 发表于 2014-6-1 0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嘛要放弃三维软件自带的CAE?
俺用UG自带的NX NASTRAN,做工程机械结构应力分析。
此软件也有疲劳分析 ...

大侠说的不错,自带CAE确实方便了很多工程师,关于大侠提到的:
1.UG自带的nastran,和CATIA自带的abaqus解算器满足一般的计算没有什么问题,自带的这种有限元用的不多,不多做评论。

2.nastran用patran做前处理的比较多,个人习惯问题。就像流体也有用HM做前处理,也有人用ICEM一样,只要处理好网格就行。网格划分在CAE分析里占用的时间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用求解器自带的前处理,效率低。

3.大侠说的是RADIOSS吧,没怎么用过,不过HW里面有个拓扑优化的求解器很不错。

4.如果是大公司,买正版,或者租用正版的软件,价格非常非常高,基本都是过百万的。盗版主要是限制许可的并行数,和有些高端功能。所以有些大公司就会要求使用解算软件的前处理。

5.但不同的算法,对于并行,会对解算区域做不同的划分,有时候高主频甚至会胜过多核心,甚至同频率的8核心和4核心解算没差多少时间。所以一般盗版的licence足够用了。ansys一般为8个,abaqus一般为32(没有用满过,因为没有那么高级的工作站)。

6.SW自带的实在垃圾,根本没法用。


就说我为啥说要放弃三维软件自带的CAE,还请chase_1987大侠指点:
1,自带CAE如何设置单元类型?ansys一百多两百种单元类型,abaqus四五百种,用好了,简化模型,用不好,结果直接就错了。甚至workbench里面改单元都要去找专门模块下用命令流改,要不就是自己在前处理软件里面写好命令。

2.如何设置材料类型?弹性,塑性,粘弹,超弹,各种损伤、断裂,还有各项异性,不同场下的参数。只要简单看一下有限元的设置就会明白,不同的设置,解算时间和出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

3.如何精细化网格?结构网格有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非结构可以实现自动划分,而结构化网格划分时间成本高,还做不到自动划分。网格的质量,严重影响求解时间,有可能还会造成不收敛,局部应力数值偏低或者偏高,结构刚度增大,等等问题。

4.如何控制求解器?比如弹滞,大变形,求解器算法,收敛准则,内存和cpu管理,分析步长,质量缩放等等功能。还有比如模态、屈曲、接触、耦合、动力学等等这些分析。

5.如何得到合适的后处理数据?比如输出各种场变量参数,做点图,做弯矩扭矩图,而不是只得到一张张花花绿绿的云图。

还有很多很多区别,先就举了以上几点,如果说专业的是单反,自带的CAE是卡片,如果自带CAE也能满足以上5点,那用起来还不错,只能算个微单吧

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侠补充和指点,谢谢~

茉莉素馨 发表于 2014-6-1 09:34:35

专业软件还是有它专业的地方,学习起来更加系统,更能领会力学中的概念,而且手册和教程丰富。
仿真仿真,仿的不真,还为啥要仿,当时辅导我毕设的一个工程师总这么说,哈哈

chase_1987 发表于 2014-6-1 21:14:26

茉莉素馨 发表于 2014-6-1 09: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侠说的不错,自带CAE确实方便了很多工程师,关于大侠提到的:
1.UG自带的nastran,和CATIA自带的abaqu ...

大虾够专业,俺目前还是CAE菜鸟,俺用CAE,就是扫街大虾说的,设计形态,而非分析形态。
一:
1. 专业的CAE,当然比三维软件自带的更“专业”,这俺知道。
NASTRAN分两种,MSC. NASTRAN一般用PATRAN做前处理。而NX NASTRAN 除了用UG自带前处理外,还有西门子公司的专业前处理软件FEMAP。
2. 我公司要求用UG做前处理,并非是因为正版软件不够用,而是本公司研究院认为用UG效率更高(本公司设计软件就是UG),并且简单易用。而且对最终分析结果的影响和用Hypermesh做前处理相比,差别并不大。
3. 用RADIOSS结算,占用的磁盘空间要比NX Nastran小。
4. 同2
5. 看不懂,还没涉及到那一块。
6. SW自带的,俺用过一次,比NX的傻瓜多了,连俺这样的菜鸟也不想用。

二:
1. UG 高级仿真模块能够设置的单元类型,比专业CAE软件少很多,但对于设计而言,应该已经够用。
2. UG 高级仿真模块里材料可以自己定义参数和设置
3. 俺是菜鸟,这方便不够懂,俺们本部研究院认为,UG网格质量够用。
4. 没用到过,不敢评论。
5. 俺们后处理,只从云图上各敏感部位提取应力,做成表格后,用来做疲劳分析。你所说的其余那些,俺还没接触到。

正如大虾所言,专业CAE是单反,而UG类用好了顶多是卡片机。
俺认为,这就要看个人需求以及成本。
对设计工程师而言,设计周期越来越短,交图压力很大,要的是快捷。而三维软件的CAE,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这也是其存在的原因吧。
而专业的分析,三维软件的CAE显然达不到要求,因为仿的不够“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门子公司还要为UG开发”FEMAP"的原因吧。
总而言之,根据需求,按需所学吧。


feng959688 发表于 2014-6-1 21:49:24

好帖,先收藏了,慢慢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最近想学学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