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 发表于 2014-1-23 19:36:24

中美大学生培养方案——天壤之别

抽时间,上网查阅了一下美国一些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对照我国高校的培养方案,从中找到了答案。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培养标准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标准是与其“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健全人格、遵守法纪、自食其力的公民“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教育战略计划委员会”对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包含十二项内容: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二、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
中国大学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各个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虽千差万别,但侧重理论、重视知识、忽视能力是其共同特征。这里,选择某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的培养方案加以说明。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党、国家的法规政策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领导法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法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具有一定的法律执法的基本能力;4、掌握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5、了解法学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水平。三、中美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1、美国本科生培养侧重重能力、中国则侧重理论、知识,因此,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属于学究型人才,脱离了科研院所、垄断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就业范围,就很难生存,属于温室花朵型的培养模式;2、中国本科生培养方案虽然也提到能力,但这种能努力局限于专业范围,美国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则比较强调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改行,与初中生、高中生同台竞争,往往不具备优势,属于生态位极其狭小的“窄布种”;3、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心偏高,很显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一个本科生,是很难把握学科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能力的。美国大学的培养方案重心偏低,更多地考虑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自食其力所需的各种能力。中美大学培养方案的差异,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我国许多高学历人员不会谈婚论嫁、不会处理夫妻关系、生存能力极为低下现象。点评: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文凭泛滥、海龟回国的今天,从功能上讲,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退化成了一种人生经历,学历高低与人生命运、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的关联度越来越低。在这种国情背景下,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可能比文凭的获取、专业知识的形成更为重要。对于这一点,高等教育者、被教育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orc_roll 发表于 2014-1-23 19:53:47

大侠分析的很透彻。中国目前的确出现了高等学校的教育与实际的生产没有实现真正的接轨,很多读书的东西从长远上讲对工作一定是有益处的,不过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会发现学到的东西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4-1-23 22:20:42

他们培养的是公民,
首先是一个人格健全独立的人
其次才是搞机械的

zerowing 发表于 2014-1-24 01:26:08

这个,你不能拿个世界排名第六的和一个排名不进前100的对比吧,没啥意思啊。
老米的学校多数是宽进严出,平均毕业率不足60%。个别名校则是本着招尖子的思路,本身就是招研究人才。以老普来说,录取率只有8%,哈哈。另外还得说,在米国,本身上大学就是个稀罕事儿。多数人高中毕业就忙活路去了,凡是上大学的都是想要深造的。这跟俺们又没法对比。俺们不上个大学有人要吗?所以,这东西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俺们要是把老米的思路搬过来,怕是到那时大学里连30%的毕业率都达不到,届时就是全中国都是骂娘的了。哈哈。
一片土地养一片人。呼唤教育改革不能只盯着学校。因为中国第一的要务是解决每年几千万新生代的就业问题。这个是关系民生的,这个不解决,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踏实在那儿学习。

一点一点来 发表于 2014-1-24 05:10:34

lz看了你的说的普林斯顿的这些要求我大伟启发,特别是第二条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所以查了一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培养标准,这些中文版的翻译大多在留学类的网站,终于从中找出了英文版的,然后按图索骥,发现基本上都是2011年后出来的,主要源自JOSH KAUFMAN的文章(未在普林斯顿的官网上找到上述内容),而这个看了一下,是MBA方向的,在推销他出的成功学方向的书。然后按照英文关键词再加普林斯顿,就没在普林的官网上看到有这段话。而且在国外也不是没有假大空的东西,学校的开学典礼经常说这些东西,没用。 说美国大学先培养公民的时候就呵呵了,前天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同楼就发生枪击案,一个TA听说被爆头了。 人少力微,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做机械的至少要严谨一些,希望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每次德国同学提起中国机械产品的表情都令人心痛。

心结 发表于 2014-1-24 08:01:34

一翻译就变味,尤其第二条,中国人就会真的以批评的方式去处理了,


一重科技 发表于 2014-1-24 08:59:59

教育体制的差别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和社会的发展啊!!

杰克阿里 发表于 2014-1-24 10:12:31

感觉美国的要求更加细致清晰明确,而中国的宽泛笼统格调高。在美国,明确要求靠自己多一点,而且有一个个的要求。在中国,没什么明确的,要靠评价,而且对自己悟性什么的要求高,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应高(悟不出来的,就怪老师,所以老师要求也高)。另外,他们从细小的能力积累扩展到专业,我们的专业从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到知识积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容易引起反感,由其对于一些有个性的人。最后,我觉得两者没有好坏的差别,主要是:针对不同时期,比如初等教育、大学、研究生和博士哪个阶段用那个方法好。

253129071 发表于 2014-1-24 10:23:07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切的前提

mjwz5294 发表于 2014-1-24 12:48:02

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你任务做,给你机会犯错,然后啥能力都有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美大学生培养方案——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