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与FPD封装设备设计,该如何选择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与FPD封装设备设计,该如何选择?求教本人目前从事电子行业的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 平时也就接触 CCD检测类的设备,镭射扫描检测类的设备,自动化产线的设计,点胶机类,手机配件检测和组装类的设备,现在有一朋友想让我去他们公司做FPD封装设备的设计(由于本人进入非标设计时间不长,主要偏学习为主),主要涉及到COG 、 TCP 、 COF 设备的设计(内容单一但很复杂,没有现在涉及到的设备多样化);目前我接触到的设备最多7-8轴,FPD设备都是几十个轴!
本人对FPD封装设备基本没接触过,只知道是液晶显示组装产线的相关设备,所以想请各位大侠说说FPD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前景有没有学习提升空间;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机械工程师们难道也要做专一设备设计吗?还是做的设备越杂越有利于发展呢?请各位前辈指教!
PS:朋友那的3D档截图,听朋友说FPD封装设备都是高精密的设备周期很长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1-15 14:20 编辑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不一:不专心于一艺。能:尽其才能。这两句大意是:不专心于一艺,就很难成为有专长的人;没有专长,就不能发挥一个人的才能。人要成才,成就事业,首先应该从“专”开始。专于攻读某一方面的书,使之烂熟于心,化为技能,由此触类旁通,事业可成,否则将徒劳无功。此条“不一”、“不专”、“不能”是三个范畴,三者呈递进的逻辑关系,前者为后者之因,后者是前者之果,三者保持线性日果关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虽然质朴,内容相当丰富,是一条长于说理的名句。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朱子语类》 见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博:广博。未若:不如。要:要点。实:实际行动。 这几句大意是:学习得广博,不如掌握住要点;掌握住要点,不如付诸实际行动,这几句大意是“博”与“精”、“卸”与“行”的关系问题。 作者认为学的知识多而杂,样样都是半瓶子醋,不如学得少而精,能掌握住重点要旨,像“鼠五技而穷”不如“腾蛇无足而飞”(《苟子·劝学》)一样;掌握了重点要旨,不如用于实践,将所学转化为社会效益。作者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最后落脚到“行”上,突出了“行”的重要性。 在某一行做到无人替代,老板不得不用,就改变了供求关系,就牛了 慢慢来 其实你在这方面做的时间长了,不也就专业了吧 进去了玩久了也是哪么一会事 业务可以单一,但是知识不能要求单一,否则复杂的东西就搞不了 如果是杂而无用,就没有意义了,学东西得有主次之分。 哈哈老兄,你朋友公司什么名字?我就在这个行业呆,全自动COG国内做不好,都是用松下的,FOG国内赶上来了,其他点胶机贴片机竞争都很激烈。全自动设备至少都二十多个轴,想要做这种设备,首先要先了解和熟悉现场工艺,不然一切都是妄谈!!!!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往往几十年就做一类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中只有核心部件自己生产,其余全部外包。这样的分工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实力。但国内目前还做不到这个水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