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产品升级,俺吐槽下。。。
我所在的厂子,老板最近抓产品升级,按他的口号就是:把某一产品在三个月内做成国家级精品。。。自从有了这样的目标后,老板最近没少开质量会议,又动员全厂职工开会贯彻思想。。。可是俺想吐槽几句:
1.从没听说过哪个企业 在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产品做成精品。
2. 车间工人在计件工资的制度下有可能出精品吗?
3. 外购的钢材和标准件 进厂都不检验能出精品吗?
4. 公司员工整体专业素质(好多人都连图纸看着都费劲,质检科有真正理解公差与配合的人吗)不提高能出精品吗?
5. 食堂的饭菜, 吃的是啥,俺都不好意思提了。。。
6. 动不动工资就拖欠了(压一个月工资),有时候就拖到第二月月初才发。。。
7. 上面开大会,下面车间工人 有几个能认真听,又有几个能听得懂。。。。
8. 老板不懂技术,但又爱过多的干预技术决策。。。。
9. 老是嘴上说的重视产品研发,说白了不还是抄别人的吗,还不舍得花那俩钱。。。。
n. 不吐槽了,累了。。。。
反正感觉 像我们厂这样的大跃进,不按规律做事,做决策,做了也是白做。。
违背客观规律的瞎折腾,还不如歇会儿。 轉載
企业十二种死法!绝对有人中枪!
第一种死法:
减少营销人员,降低费用,直至剩下老板1人;
第二种死法:
多次使用降价大棒,多方出击,不断打击竞争对手,直到自己倒下;
第三种死法:
不断增加产品品种,与各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让企业仓库琳琅满目;
第四种死法:用资金撬动市场,贷款经营,占领市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第五种死法:始终抱怨这样下去没有发展,始终坚守固有的思路经营,始终觉得真正的危机离我们还很远,始终期待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六种死法:无心恋战却又割舍不下,得过且过又想全身而退;
第七种死法:盲目跟进,不明就里,忽而大张旗鼓,忽而偃旗息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第八种死法:营销有余,产品不足,开发三板斧,业绩俯卧撑,品控凭感觉,质量存侥幸。
第九种死法:控制过度人才难以引进,或引进后不予重用,形同摆设,浪费人力资源,始终不能组建有效团队。企业最终没有核心竞争力。
第十种死法:管理混乱,说话的人太多,执行者不知道听谁的,到最后是谁的都听,错的也执行。企业不死才怪。
第十一种死法:分工不明确,管理者凭己爱好用人。一人多用,最终任何事都没做好。或根本没有能力阅历去做,仅凭一己好感而已,企业制度败坏由此开始。
第十二种死法:员工没有归宿感,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平台却不建造平台环境,企业很难走出很远。
企业和员工其实就是合作体,投资者千万不能把员工看成是来赚你的钱的,相反,而员工恰恰是帮你赚钱的。 楼主可以当老板的二把手了,老板一放手让你搞应该有可能可以的 记得肖处士说过:先有意识,再有物质。
那些年在欧洲不过是幽灵,过些年风吹云动半个地球。林总法宝先鼓动宣传。 {:3_48:} 老板的话就是命令, 你要做的是执行,而不是吐槽什么的, 既然你发现了这么多缺点 , 为什么不去改变它?吐槽完了, 你可以继续睡觉 打飞机?? 楼主说的和我们厂差不多。
老板开会说了半天,工人吹牛的,玩手机的,发呆的!
计件工资就很难出精品,慢工出细活
一个数控车间,检验员都没有,不愿花那钱。
材料和外购没有检验!就没有这道流程!
食堂,一菜一汤,大家自己想象,都扣成一菜了,能什么样。
领导多,老板,老板儿子,厂长,经理,四线指挥!
工资从来都是压一个月再发!
工人水平倒还行,35以下的一个没有,40岁,50岁的较多。
产品研发?没听说! 对这样的公司只有辞职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