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wing 发表于 2013-7-8 00:50:23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7-8 03:32 编辑

最近开始流行8爷体的文章了。哈哈。
接楼主一句,算,就比不算好。不算只是因为人家原来算过。
玩有些东西,工程上不是不算,而是之前算多了,前人已经给你推荐了合理的取值范围了,你直接用就可以。但不是说这东西可以拍脑袋蹦个数出来,那都是扯蛋。比如,让你给4米高的工作平台上,设计个护栏扶手,那么管子用多粗,多厚,护栏多高这些前人都给你总结完了,你查查就知道了。但是别以为这东西不用算,可以拍脑门。哈,我预见过,一个大侠设计护栏扶手,拍脑门选了15个的钢筋,总高度600。哈,你明白要真这么施工了是啥结果。
玩有些东西,你跑不掉计算。特别是玩极限类的东西。比如让你玩一跟转速过万的轴,你敢拍脑门玩吗?再比如,给你球笼万向节,要求输出扭矩两万牛米,你拍拍脑门知道怎么选,选多大吗?在比如之前我说过的一个轴承问题,轴向动载9万磅,转速150。温度150,静载25万磅起。外径105,内径55。你敢拍拍脑门告诉我,三列以内选轴承,选什么吗?寿命有多少吗?哈,我见过忽悠的,你可以翻我的帖子,看那个卖轴承的是个啥下场。
再玩深点,你就发现,科技的发展,理论科学和试验科学是不对等的。但是理论科学再怎么发展,最后还得拿试验来论证。所以,很多成熟的计算,都是试验测定后给你发出来的,看到安全系数没?那个有很多不是安全量,而是补差量,用来平衡理论和实际差距的。有些没有现有公式的,不是不能算,而是没法用试验校验。那个玩弦理论的水暖工,可以拿理论计算让霍金认输,但是怎么用试验确认他的正确性,现在肯定做不到。做不到,这套计算便不可能跟四大理论强度计算似的摆在面前让你用。再比如说,金字塔三分之一的结构,很多人论证其效果是因为利用了微波能,这个没啥不能算的,我高中的时候就算过,拿几何平均数+LC回路就能算,但是没有实验能充分证明这些理论。哈。
所以,咱说回来,搞工程,你说不用计算,那是纯扯蛋,只是用不用“你”算而已。但是有一点得说明白,可能不用你去算,但是你得知道怎么算,算什么。不然就是8爷说的,一到正经东西,你准得颠儿。这个没什么例外的。你不知道算什么,怎么算,让你硬干,你也干不出来,或者干出来就要出事儿。

angel1399793 发表于 2013-7-8 07:37:52

有限元拯救你。现在有限元不是有拯救地球的趋势吗?
我就呵呵了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3-7-8 07:56:00

成形极限 发表于 2013-7-7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算比不算好,细算比粗算好,计算机仿真计算比用公式算好,但是不论怎么算,计算的理论要正确,假设条件要正 ...

嘿嘿,大侠,计算机仿真比公式计算要好,这个我持保留意见的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3-7-8 08:01:09

你算了,老板却不知道,那是白算。老板想给你涨工资,却找不到理由。

你算了,同一项目的别的伙伴没算,那也是白算。整体价值上不去,售价上不去,老板还是拿不出多余的钱给你。

你算了,同伴也算了,可老板还是白菜价卖出去了,那才叫吐血呢。

算和不算,要看你在做什么。

像我这种光杆司令,你不让我算,我还生气了。

菜鸟hong32696 发表于 2013-7-8 08:15:47

计算可靠,经验也重要。

灯光 发表于 2013-7-8 08:51:49

算与不算还是在于经验吧,觉得重要肯定就会去翻资料计算的

g2096 发表于 2013-7-8 09:04:02

不见得吧。我一朋友7次参加一考试,第八次没办法拉我去代。考前我问他要多少,60,我说好。提前出来后朋友问做完没有,我说60,外加几个随便的选择题。朋友很失望难过的样子。说是最后一次机会完了,还说他每次都是做完还没有55。我说不要担心了,做了60就过了,何况还有几个选择题,随便的选也有四分之一,总起来有70呢,不会失败的。后来,朋友说过了,70还多,还说你怎么做多少是多少呢。

mfka 发表于 2013-7-8 10:31:24

下面是齿轮、蜗杆减速器设计结构尺寸的确定(为了说明问题,只截图了主要主要部分),采用的推荐经验公式(常见于教材和机械设计手册),但并没有力学计算公式,如果要进行完整数学建模,再进行力学计算,有几位工程师或教授能胜任。




螺栓人 发表于 2013-7-8 10:34:57

工作了,才发现好多机械设计知识的溃乏,想计算,很多都不会;于是重新看课本,而课本知识在实践中又不是非常的适用,计算难啊!

那丶些年 发表于 2013-7-8 10:46:55

考虑到效率和性价比就可以决定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算 ,总比不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