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个人,没多久,跑了
很多人写到“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个人,没多久,跑了”,请问各位大侠眼中的“培养”是什么? 就像我听到一些单位说缺少销售精英。我问你们给精英什么底薪。他说1200到2000。我就不说话了。 问的好,企业有一种施舍的意味。 这样的情况是比养一只白眼狼要好的多,
跑了,如同投资失败,血本无归一个意思。
培养
①用适宜的条件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绿色字可以掩饰解释为: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的成长;以及期望能有回馈(繁殖) 结果。
②训练;造就。 1.很多新人刚到公司的时候,很多时间都是学习,而单位付给你工资了,这就是成本。
2.对于搞机械的人,你练手的设备、毛坯料、刀具,通过你的图纸加工出来的不合格品,这也是成本。
3.师傅对你的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指点你的不足,这也是成本。
4.按照你的能力,逐渐给你加重工作任务,让你学习更多的知识,这都是成本。
5.当你的能力满足企业需要了,成本就变成投资,该你回报企业了,这就是培养。 记得刚毕业时候,总经理给我们开会,说到“公司花钱培训你们不怕你们跑啦,今后不管到哪里都能为国民服务”。 招新人,就必须要设置好如何使员工愿意长期为企业服务的相关条件、制度,实实在在的让员工愿意在你企业里工作,这应该与培养结合为一体,才是个完整的用人体制。光想着白使唤人,来个员工都是你盘剥使唤的对象甚至牺牲品,人家凭什么不走? 劳资矛盾是个永恒的话题
对公司来讲,又想马儿快点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对个人来讲,又想活干的轻松体面,又想拿钱多又能学东西。
事实上要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局面很难啊。大环境如此,要想企业家血管里流着道德的血液不能光靠嘴皮子。 我老师开了20多年的厂子,80%的建厂员工还在。这怎么说? 培养?
这是双方对等的,企业就是给你了平台,员工也得努力了才行。
倒过来,员工成长了,对企业的成长也提供了新的动力。
为啥培养好了人才,但留不住,企业就得想想到底为啥。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