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f63 发表于 2013-3-10 09:08:50

职场系列之——焉知非福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3-10 10:22 编辑

销售部门接到了客户的电话,说是俺们厂发到客户的机子,在货运站发现整体包装箱被撬,一些零件和元器件被盗。虽然已在当地报警,但是机子还是要准备修复的。因此要求俺们厂派员去现场看一下,看看到底被盗去了啥零件,因为要估下价格,另外也得准备备件,以便将机子重新复原,以满足客户生产需要。销售部门派了维修人员去了现场。回企业后汇报了。俺们的主机采用的是整体木底船式包装,而强电柜和操纵箱也同时固定在包装箱内。包装箱内还包括了主机以及客户所需要的模具。现场情况是,包装箱被撬开了一个大洞,将整体机床防潮防湿的塑料袋已被割破,而强电柜和操作箱盖已被打开。检查后发现强电柜和操作箱中的常规元器件,比如变压器,空断,接触器,中间继电器,开关,还有一些电缆等大路货元器件均被盗走了。但是奇怪的是比较值钱的伺服控制器和PLC却还留着。。。
最好玩的是,安装在机床小车上的二只伺服电机一只四只螺栓全部完整拧着,另一只伺服电机却是三只螺栓被拧去了,但另一只螺栓却是拧松了,六角螺栓的头顶到了电机法兰面上,螺纹还拧着几牙,这样电机还连在机器上。。。乍会事?难道说小偷良心发现了?喔,当然不是。不是小偷良心发现,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电机从座上拆下来。。。为啥呢?看了一下图纸,真是好笑,因为设计上采用了六角螺栓拧紧在电机底座上的结构。不过因为装配时螺栓有一只长了五毫米,装配工估计也没有注意,所以夹带了装了上去。
这样安装时只要螺栓先拧下点螺纹后,没事。但当要拆时必须装电机向上提一下才能将螺纹全部拧去。如果不向上提,则六角头顶法兰面。小偷因为可能事急心慌,也没有想到要向上提一下,所以拧了三只螺栓后,第四只拧动了却没向上提,因此整个电机没法拆卸下来。因为一只电机拆不下来,以为另一只电机也是这样的,所以就没去动它了。
而当时伺服控制器和PLC还没开始热门,很多人对这些东东还不明白不知道。所以估计小偷们也不知道是派啥用的,价值有多少。而常规元件却是到处可用,所以就使得这些比较值钱的元件成了漏网的了。。。哈,好玩吧。一个没有严格按图纸使用标准件安装,装配工的一次失误,实际上也属于一件质量事故的事,却因为此事件阴差阳错的减少了企业损失。

愤怒的小鸟 发表于 2013-3-10 09:20:31

本帖最后由 愤怒的小鸟 于 2013-3-10 09:22 编辑

和和,小偷也太不专业啦。不过那个长螺栓当时怎么装进去的呢?难道是电机垫起来装的?我认为当时装配都知道螺栓长啦,只是凑合着用。

逍遥处士 发表于 2013-3-10 09:21:54

本帖最后由 逍遥处士 于 2013-3-10 09:25 编辑

      看题目就知道是楼主的大作了。
      道理非常对,事情是相连的,好和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并不是不能分清),好能变成坏,坏能转成好,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哈哈。
      但作为设计师嘛,思维如果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就会被人说成是“不专业”,你看论坛有谁会相信鄙人就是天天画图的图工?严肃专业的精神放在工作时是对的,上论坛了还这么老绷着,累得慌。
      但机械工程师终究还是比较偏执的,因为技术本身就是偏执的,在技术领域中,越偏执越NB,英特尔不是有人写过一本书嘛,《唯有偏执者才能生存》。但在做人上就不行了,做人要圆通,所以您看鄙人就常常写些圆通的帖子,来弥补由于职业引起的性格上的偏执,哈哈。

我武维扬 发表于 2013-3-10 10:46:29

小偷不识货,只知道电机能卖钱。

人生路上 发表于 2013-3-10 13:05:35

楼主你在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知道偷电器,不偷plc、变频器?这是在哪个年代?

sweetdream869 发表于 2013-3-10 13:33:43

看来产品的细节没做好也有好处啊,防盗!何乐而不为呢?

黄昏对黑夜 发表于 2013-3-10 21:40:06

有够笨的小偷

zhuxuwei8 发表于 2013-3-10 22:51:40

我也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年代发生的事啊。。。而且发生了这种事,那负责运输的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3-3-10 23:09:58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3-11 00:13 编辑

谢谢楼主的好文章。

话说,螺栓长了5毫米也可以宁进去的话,是不是说螺孔打得比较深呢?呵呵。

说到这里,想起来俺们公司的一个案例,
厚达200mm的大平板放在床面上,
平板上打沉头孔,M40的螺栓向下连接固定。
结果在客户那里发现,这个厚板有时候会被提起,与下面的床面之间有几毫米的间隙。
奇怪。那么多M40的螺栓给拧着,怎么会有缝隙呢?











原来,和楼主的问题一样,那些螺栓,都长了一点点,
于是往里面拧的时候,螺栓拧紧只是顶到了螺孔的底部而已。
螺栓头部的下表面并没有压住平板的沉头孔
而且由于是沉头孔,比如说深度70,螺栓头部加垫片高度60,
即使螺纹还差一两扣没进去,螺栓头部也没高出表面,所以看不出来。
于是就有了如上的问题。


leungc 发表于 2013-3-11 08:15:10

再次说明细节很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系列之——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