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物之——代理商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1-9 12:56 编辑“X工,X工,好拂好将原理图给阿拉,阿拉公司新进了两博士,是搞流体的,让依俩帮侬换一下子,看看能否能用阿拉的阀代一下子。。。”老外品牌的代理商,围着俺,用肯切的,期待的眼神望着俺。桌面上就放着液压原理图并打开着,图纸泛着淡色蓝光。“理论上不行,因为这是企业的技术秘密。不过作为常年供应商,可以考虑下,这样吧。让俺们商量下吧。”因为这个供应商供俺们系统中的部分液压元件,俺们在主机上用了几批,感觉还行。这次供应商过来是用客户拜访。他看到了俺们的原理图,知道了使用情况,还希望俺们多用他们的一些其他元件。因为此主机为俺们厂独立自我设计的,可是有自主知识产权滴。当时考虑到功能性价比,采用了国内外不同品牌公司的不同液压元件。做到各取所长,而当时成本又比较适当。而且设计时此品牌元件还木有进入国内。为此和设计团队几位商量了一下,这个可以给让他们转化一下,看看能否代用,成本能否下降。可以作个全面比较。
一个月后,代理商又带了所谓的已转好的资料过来了。“X工,您看看。这些能用的多标出来了。不过这个地方有滴搞不明白,能不能解释一下原理。。。”可以转化的似乎已转了,没法子转的还留着。木法子,互换性不好哪。但是原图上叠加式的调速阀现在使用了叠加式节流阀。这一点是不可原谅的了,可以说是因为不了解设备的功能的乱替代了。也可能是由于只看原理图,而原理图上的符号画的是节流阀符号,而此符号是根据原厂家的图形符号画的。而没有到明细表上仔细了解此阀的正式型号及功用。这,要么是缺少经验,要么就是粗心。另外在双泵供油系统中,没有搞清楚此动力回路的工作原理。本双泵原理正常是高压时为单泵供油,另一泵卸荷。低压时是双泵供油。当时设计时考虑成本因素,没有采用负载敏感系统,而在原理上采用小流阀控制大流量的方案。因为这个回路是根据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自己设计的回路,在图册上是完全没有的。木法子啦,能用滴可能用。不能用滴,只能作罢。
因此这种情况是:一么,要么代理商为了体现公司的实力,有点在吹。这是生意场上常有的事。二么,有,的确新招了博士。但是可惜是被放错地方的博士。三么,博士是搞高精尖的项目研究的,而工厂是以实用为主的,博士刚从书斋出来,开始有点不适应。四么,博士是搞纯理论的,能读到博士,脑子肯定超过俺们这些普通人。但是,机械这么博大,可能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所谓的术有专攻,他乍能立马和俺们这些职场老油子相比?五么。。。。哈哈哈,就不说了。。。 沙了个发。 板凳,,,, 第五吗,读博都成了烟酒生了 年龄大不代表阅历多,阅历多不代表经验多;文凭高,不代表水平高,理论水平高,不代表实际经验高。有一些公司请的博士,博导,搞起设计来真的不如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大专生。博导在公司最重要的作用是结识行业内的政要,权威,为公司招投标创造条件。再就是在申请的专利上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前面。术业有专攻,要看攻在哪个方面,如果是研究验证别人的理论或成果,再加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专攻也无用。现在中国的学术论文是多得不得了,有多少是能促进生产力的。 不怪博士,怪老板。不明白技术,用不好人。 千里马走岔道了 哈哈,听大侠讲故事,有趣 大隐隐于市,高手在民间! 呵呵!有道理!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