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按原图加工,后续老板命令简化,终于丢了长期订单
机加工本来不是公司的强项。在承揽某单项业务时,基于业务量的考虑,一并把总成揽下。其中有轴承座,外形如图所示。原本这也没有什么难度,第一批按原图加工的,交货时也没有详细的检验。因为是每月都有的长期订单,为了降低加工费用,老板命令在随后接下来的三批活中,逐次都作了简化!在第四批交货后,接到对方通知——终止后续合同。
老板自是不服,亲自去交涉数次,终 无果。
回来还大贬其技术主管的死板和教条..........
由此想到,作为设计者,你都能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结构和尺寸都给出充足的依据和理由吗(主要指局部细节)?
本帖最后由 桃花岛 于 2012-10-19 17:18 编辑
难为老板了,受到如此多的谴责
其实大多社友都没有注意到我帖子的最后一句:“由此想到,作为设计者,你都能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结构和尺寸都给出充足的依据和理由吗(主要指局部细节)?”
不知各位设计大师有没有到具体应用的现场了解过。说实在的我们所加工件的原始图纸多数都是老外的,当然使用单位也一定是大单位,各位一定明白要改图纸程序是多么的复杂。其实我们平时“私自”改动的不少,一般是这样的:车间现场的操作者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改动(当然是局部的)并告诉入厂检验员,我们照此制作,对方验收。这几次的改动,对方都已经使用了。祸起的原因在于对方检验员的岗位调整。自己也觉得这样的小动作有违规则,不大光明磊落,不过对方的技术负责人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明确表态而已,民不告官不究吗。
凭良心说这些改动更适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但从设计的角度么都不认同?
设计的依据仅仅是标准吗?针对老设备(机构)的局部设计,尤其是经过革新改造过的老设备(机构),现场的实际状况一定是首先要考虑的。尤其是易损零部件或需要经常拆卸检查的零部件。 你们家老板真牛,客户给的图纸;如有不合理地方,要反馈给客户,互相商讨修改,那有这样自行修改,佩服。 毛坯是铸件,还是型材? 第一次改变就让人接受不了,如果加工精度达不到.增大接触面积,这个轴承座就无法保证安装精度.第三次改变就更坑爹了,难道要人家客户自己换螺钉?
总的来说,你们老板不靠谱. 臥了個槽,這改的,還不知會客戶,老闆是不想幹了吧 - -第一次改了外观就丑了好多 。 还把下面的槽省略了- -如果槽是避空位- -就不能装了
后面更改的- - 换谁看了都会想换加工商,伤不起. 理由和依据是可以有的 不过你们改进的也是人才啊 真是神马都敢做 理由和依据是可以有的 不过你们改进的也是人才啊 真是神马都敢做 理由和依据是可以有的 不过你们改进的也是人才啊 真是神马都敢做 随意更改别人的设计图纸???
不是精益求精,而是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