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枫
发表于 2012-8-9 17:29:58
也要看什么公司的哇,值不值得。
sijiruchun
发表于 2012-8-9 17:33:43
本帖最后由 sijiruchun 于 2012-8-9 20:13 编辑
回想起自己的工作经历:
第一份工作干了6个月,在A公司(有一千来人,私企),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去的,部门经理为了更好的发展,辞职了,我也跟着去了(经理跳到另外一家公司,就是B公司,我的第二份工作)
第二份工作干了20个月,在B公司(有一千来人,私企),虽然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每天都是无偿加班,那个累呀,就别提了。年轻人嘛,还怕什么加班(心中一直谨记父母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给的工资实在是太低(差点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没法啊,能学到东西很要紧,但没钱花更要命啊!自我感觉学东西的比较快,出门混口饭吃还马马虎虎)。暂且忍了吧,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人在江湖走,不得不低头。偶然有一天,一个和我很熟的扫地阿姨突然问了句:XX,工资有两千多吧,我的都有一千六了。差的还老远呢,没想到车间扫地的阿姨比我的工资还高两百,心里那是相当的不平衡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立马申请加工资,别人老是说什么好死不如懒活着,心想多加一块是一块,好歹也是个安慰。天有不测之风云,在苦苦等待一个月的时间后,没了下文,不了了之,爱干不干,不干拉到。问部门老大,说上面没回复,估计加薪无望,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此爷非彼爷,各位看官切莫见笑)自己做了最后的努力,最终一分钱没加,岂不气煞人了。立马写辞工书,果断炒掉老板。为了快速到另一家公司上班(第三家公司,也就是C公司)辞职不到十天就走人,按当时公司的规定提前一个月就不用扣工资了,但时间不等人,当时还扣了我半个月工资,现在想想,MD真黑,好歹也是血汗钱!
第三份工作干了24个月,在C公司(有两百人,私企),工资虽然翻倍了,但是干的相当郁闷,老板根本就不是个爽快人,说话出尔反尔,事情难做,真是心力交瘁!直接领了工资,立马走人(那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由于匆忙的离职,为第四份工作的草率决定埋下了伏笔,老板挽留,辞职一个月后走人)。
第四份工作干了8个月,在D公司(有几十人,私企),由于经济危机,工作不好找,无奈之下找了这份工作,觉得有点偏离本行业,还是算了吧,好聚好散(老板再三挽留,坚决不干)
第五份工作一直到现在,在E公司,(有八十多人,外资)米国的企业,马马乎乎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现在还不知道,辞职时,老板会不会挽留,呵呵)
第六份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情,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呵呵
现在感觉,跳的确实有点多。感觉真正能学到东西的还是在第二个公司,虽然工资是给的少了点,但确实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也使我的人生经历真正的丰富起来,工作上苦并快乐着,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若干年后,还是值得慢慢回忆的。后来的几家公司就像过往云烟,转瞬即逝,没有留下太多的回忆,难怪有人说初恋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姑且把我的第二份工作当作初恋吧。
虽说工作换了这么多,有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但有一点我是始终把握住的:
始终在同一个行业里面波动,始终做的是技术活,没有太多的偏离本行,这个才是很重要的;假如今天做电子,明天做结构,后天跑销售,再后天又去搞化学,这样三番五次的不同行业跑来跑去,时间耽误了,终究会是一事无成。做同一个行业的事情,做自己最熟悉的事情,不求自己成为专家教授级人物,但求可以养活自己 ,钱赚的不多,但可以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能站多高,能飞多远,全靠自己以后的造化吧!以后的人生经历慢慢记忆,希望老了以后有自己的全部回忆。
啰啰嗦嗦的讲了这么多,对刚毕业的你可能会有点帮助。
杞人忧天
发表于 2012-8-9 17:50:15
讲得不错!我有个徒弟,跟我干了4年,期间也浮躁要跳但让我按住了,去年我换岗,他也跳出了,今年已在新的单位担任技术部经理了。
duijiang2012
发表于 2012-8-9 18:07:17
确实如此,本人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2-8-9 18:18:48
本帖最后由 冷水黄金 于 2012-8-9 18:28 编辑
对,也不全对。
如果真心从事这行业,肯定要多呆会。
如果完全对此行业没兴趣,立即转行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才是正道。
咱当时对神马机械没啥兴趣,一心想搞电脑软件,当时很是时髦的,在学校大部分功夫也花在那东东上面了。
毕业后,服从天朝安排整铁砣砣,“忍会、忍会。。。”,跳进大火坑爬不出来了,肠子现在青的发黑啦。{:soso_e109:}
不然现在已经是威风八面、一呼百应、令人闻名丧胆的黑客大侠了!{:soso_e113:}
zuozuo2013
发表于 2012-8-9 18:31:14
如果企业混日子,没有技术,完全靠关系活,我们该怎么办?
zhuxiaohua
发表于 2012-8-9 19:00:54
1.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3个月。我真的很感谢我的那个大佬。他教会了好多做人的道理。离开第一家东家后3年后,我的这个大佬给我电话叫我还回来,延续3年3个月的工龄。可是我已经跟第二个东家签约了。
2.第二份工作做到现在。研发组一呆就是5年,师兄是研发组的大佬,对我很照顾。给的学习机会也很多。后来我的师兄做了技术部经理。
3.现在我对我部门的人要求很严格,甭管你是工作十年的还是新来的大学生,先到NC车间、机加工车间,安装车间去待上个三个月,最后需要你亲自把所生产的产品单独地的装配起来,每个零件和标准件型号和名称要能说出来,写个改进报告(最低10个改进方案)。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发二期工资(一般1500元)。
4.对拓展的新产品,工程师必须自己动手亲自装配,亲自测试,等小批量生产测试后就移交给生产部;后续还要工程师做好跟进工作。
5.现在培养新的接班人,呵呵!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2-8-9 19:09:50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8-9 20:53 编辑
有一句外国谚语说:即使在石头上也要呆满三年。
意思大概是说,呆三年才能体会一些东西。这个时间和楼主不谋而合。
貌似题目被改了,看到新的题目又有了新的感想。
阶段A:刚进入一个公司,开始大家对你不了解,
拿你当新人看也是可以哄着你让着你的。
阶段B:然后逐渐变熟悉点儿了,就到了阶段B,
不用拿你当新人看了没有特权了,就会该怎么对你就怎么对你,
在阶段B,会慢慢的试探你的水平,看你的长短与深浅。
然后才能做出判断,是否和你多做交流多做协力多多关照。
阶段C:这时才进入阶段C,拿你当工作中的partner对待,
互相的交往多一些,然后你也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阶段D:等到自己呆烦了,或者企业经营出现变化,就会到阶段D,然后就自己想想后路。
A+B+C,一般可以到一年时间吧。
对于新毕业刚就职的人来说,除了个别相当成熟的选手以外,大多数毕业生的身上有着一些的***,
他的说话做事考虑方式记做S,而公司里社会人的说话做事考虑方式记做T,
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是现实中,S和T是不同的。
他的思维方式逻辑思考看问题的方向,从S转变为T,是要花一些时间的。
花费的时间因人而异。
能够正视环境多多反省的选手,毕业两年,基本上思维方式能修正一些。
不愿意思考环境只愿意坚持自己的选手,可能两年以后也和毕业差不多,
在工作中遇到的“需要你负责,需要你想办法通过努力才能有结果,结果有成功失败的可能性的”事情,我们称之为 M事件。
你看看书,记笔记,聊聊天,吃饭闲聊,这都不称为M事件。
而工作中,或大或小会遇到这些M事件的。在M事件中,会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与结果的关联性。
遇到过这类M事件了,才会长经验值。当然如果不在乎,那也不用费劲了。
两年时间足够经历好多事件了,经过一年,蓦然回首,反思一下,调整一下方向。
然后再经过一年,看看自己反思的结果对不对,对不对也就那么着了。
经历一些挫折,就会有一些反思,多少会有些长进。
这个从S到T的过程,简称为ST。
那么A+B+ST+C,基本可以算做三年。
所以,楼主先生的经验,是正确的。
中间部分有点闲扯了。不过 打磨自己,和让别人认识自己,是要花一点时间的。
认识得久了,有些话才能和你交流,有些好事才能和你分享。
楼主先生的公子,坚持到最后,也是有人相助提供了一条道路。或许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有能力,至少也要在这段时间让别人发现之,
不然匆匆离去,你带走的只有自己。
Twiney123
发表于 2012-8-9 19:23:47
最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受教了!感谢楼主!……
苦涩的泪
发表于 2012-8-9 19:37:54
我还是新入职者,呵呵,斗胆在这里说几句,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从两方面讲:
新入职者:首先如果对自己定位比较清楚的话,找到合适的企业,从熟悉产品,学习技术,达到独当一面的水平,三年还才算是基本的工龄,当然这是要看个人能力来讲的,然而很多新入职场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想着先找到工作再说吧,如果找对了,可能就如前者了,但是如果发现原来这根本不合适,那不这纯属浪费青春吗,总不可能硬呆下去吧;
企业:给予新入职者充分的发挥空间,制定良好的培养计划,晋升制度。。。如此,让新人能找到合适的发展位置,这牵涉到的也许就是所谓的企业留人机制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