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小侠
发表于 2012-2-2 11:21:22
说到收入,其等价物就是金钱。所以,个人的收入实际上代表了作为劳动者的价值在市场的体现。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市场,劳动者本身的技能,等方面的影响。说到底就是需求决定了价值的存在!不同的岗位做简单的比较应该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中国的现象(搞市场的收入大于做技术的)实际上是乱世中的必然。如果,我们假设二个完全一样条件的工程师或者说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从事不同的工作。做销售的必须重新学习完全不同的市场知识及人际交往,市场开发的知识,而且,其被淘汰的可能性会很大。而直接做技术工作的会很平稳的按部就班的做其技术工作。此时就应该看得出来,结果应该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得出的唯一结论是。。。。。风险越大,利润越高!这样的结论应该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20002009
发表于 2012-2-2 11:26:41
可能原因如下:1,做技术的属于支持部门,不直接产生利润2,可替换性太强,没自己核心竞争力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2-2-2 11:48:36
假设一个企业需要一个画图工岗位,然后一个博士去应聘了,该企业会支付博士等级的薪水吗??显然不会,他只会支付画图工的薪水。然后该博士的能力就被局限在画图工能力范围内了。而画图工很多人都可以胜任的,于是可替换性就很高了。但是你绝对不能说博士水平差,只是没地方发挥。
国内就是这样的环境,根本不需要高技术人员,有本事没地方发挥,结果只能混在画图工队伍里,拿着画图工的薪水
我以前就有篇帖子说过,国内只需要2种人,画图工和销售员
再说销售,国内销售好意思叫销售??只配叫业务员。他们比的不是产品质量,比的不是售后服务,更不是比产品核心竞争力,比的是便宜便宜再便宜,外加吃喝嫖赌抽,再附带一个回扣。市场需求??市场开发能力??统统不需要。
至于工资的组成,技术拿的是薪水,销售靠的是提成,采购就是吃回扣了,管理人员,定工资的就是他们,企会给自己定的低??
老鹰
发表于 2012-2-2 11:51:59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2-2-2 1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假设一个企业需要一个画图工岗位,然后一个博士去应聘了,该企业会支付博士等级的薪水吗??显然不会,他只 ...
深刻。大侠能否再深入一下,为何中国会成为这样一种环境呢,这种局面会如何演变。
万亿名
发表于 2012-2-2 12:16:30
其实收入取决你的先后天的条件。比如说男长的帅,文化程度高,身高又高,背景又深厚,品行端正,想不走桃花运都难啊。如果一个男的矮,穷,丑,笨,他会走桃花运吗。先后天条件强烈对比就知道,收入主要是取决于先后天的条件,外加一点运气。
pfizer2001
发表于 2012-2-2 12:31:39
我觉得怎么说呢?
中国普通的人才不缺的,比如大部分的人学习机械制造4年毕业 一年毕业好多万的这个专业的 甚至加上那些技校毕业的 估计也有几十万吧!我权且这样的估计 会读图 也会简单的画图 但是这些工作都是大家工作3年后能学会的 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技术还是很缺乏的 我觉的
任何一个行业 你如果能做到别人顶替不了的话 你可以拿一年几十万甚至更高 你能做到全国做这个东西的没有多少人 你也能 但是你能做到的 稍微有点资质的人几天或者几个月或者1年就能学会的 你就不会有高新的
但是 国内的大环境是你要成一个拿100万年薪的人很难
熊猫lj
发表于 2012-2-2 12:59:00
我觉得不能说的太绝对了,做什么事情付出总有回报的。
amqq0807
发表于 2012-2-2 13:19:11
老鹰 发表于 2012-2-2 1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深刻。大侠能否再深入一下,为何中国会成为这样一种环境呢,这种局面会如何演变。
哈哈..其实最老实的回答就是两个字: 国情...
国家的社会层次是怎么样的,直接决定了国家的消费层次以及资金周转模式...
说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多,就是说老百姓普遍有钱,那么资金的流向取决于这些有钱的大多数人,由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地,所以钱就会往更好更快更多的方面流动,即向高端型,新型,社会需求型的产品流动,那么,社会就更需要人们去从事更好更快更多这类商品的研发,而不是致力于推销更烂更慢更旧的商品...所以一般而言,做技术比做销售的钱来得安稳...
说穷苦地区,贫民多,但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人民还是在工作,还是在创造财富的,只是由于财富不够大家分的,只能满足少数一类人的需求罢了,所以贪腐会比较严重,钱被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之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钱不会向着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需求的方向流动,而是会向着少数掌握着金钱流向的人的利益的方向流动...于是也无所谓贵不贵,好不好,多不多,新不新,少数人帮着大多数人花钱,管你们用的爽不爽,用得用就不错了...因此,你的商品卖得好不好,与商品的质量或者性价比无关,而只是与卖东西的人与买东西的人的关系铁不铁,给的回扣够不够有关...那么,在这种形式下,做买卖的靠着关系,比做技术的要得到的多的多...
应该说,任何一个国家,从贫穷开始发展时,早期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快速地进入高收入状态,随着关系户的几何递增,社会资源会迅速地被吸纳进这种恶性循环,从而陷入这种局面...
国家意识到了这种现象,有几个举措...
第一,培养大量地中等收入群体.年年都在兴农,所以我说,我们国家可能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农民是最赚钱的一个职业...不过没关系,农民有钱了,其它人都会跟着有钱,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基层的贪腐现象是这个政策最大的阻碍.
第二,减少国家宏观调控,意即减少少数人对资金流向的掌控,让市场和消费者决定商品和行业的兴衰.但是那些个既得利益者的少数人会从中做梗,如果不唤起群众的共鸣,引入大多数人的声援,这项政策也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对策的阻挠...
第三,广泛引入媒体的声音.这是一把双刃剑,伤阻力也伤自身的威信,关键就看哪边更锋利了...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2-2-2 13:48:41
老鹰 发表于 2012-2-2 1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深刻。大侠能否再深入一下,为何中国会成为这样一种环境呢,这种局面会如何演变。
真要追根溯源的话,依然是封建思想的余毒
中国传统,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做官,;农,民以食为天,轻视不得。这两者永远占首位。工和商就属于不入流了。由于现在金钱至上主义,商和士已经并列,农基本消失不见,工就成尾巴了。
几千年来,打破这个传统的只有一个人,曹操。唯才是举,就是出自曹操。不管你前科,不管你出身,只要有本事,愿意为我所用,你就可以投奔我,并且待遇优厚。
唯才是举,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曹魏国力极为强大,几乎统一中国。在汉朝一直头痛的北方少数民族,面对曹魏全部都是朝贡的(多说一句,汉朝并未消灭匈奴,只是乘匈奴分裂之机将其驱逐,为以后五胡乱华留下隐患),要知道曹魏时在东汉末年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只可惜,唯才是举只实行了几十年,曹丕登位后曹操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以九品中正制取代。对比很明显,曹操时期曹魏的国力,司马氏时期晋的国力,差距太大。
这里不打算讨论过多历史,我们将目光放在整个封建历史。很清楚就可以看到,重文轻理,读书做官是整个封建历史的潮流。工,被认为是非主流,被整个社会看不起,处于社会最底层。这就是中国历史那么多发明创造,却没有什么资料文献遗留下来,并且都是重实际应用,根本没有(我都不想用缺乏2个字)理论总结。
然后我们将目光转向民国,老蒋这人,不多做评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解放后的社会精英,特别是技术方面的精英,都是直接或间接在他手下培养出来的。而且,民国时期技术人员收入都不低。这是我祖父告诉我的,他们附近有个年轻人,读了中专,进去后努力学习,后来当了电报收发报员(这玩意当时可是技术工种),全家每周吃2次肉(民国时期何等概念),每月还能余5-6块大洋。
解放后,首先我要说我的感想,就2个字,悲剧。这段历史大家都明白,不多说。就是大批技术精英被抹杀。虽说摧毁了民国时期不好的东西,可惜把好的东西一并摧毁了,要知道民国时期的清华北大可以在世界上叫板的。并且,如果仔细分析,搞个人崇拜,划分成分,家族连坐,完全就是封建那套。知识越多越反动,就是这么出来的,并且至今影响着我们。
如果说,造成中国这种环境,以上都积累下来的因素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就是决定性的一击。造不如买,研发不如仿,根本就是洋务运动的翻版。买,造就了销售与采购;仿(精确的说是以低成本为目的的低质量仿),造就了画图工;管理人员是士族的现代版本。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社会构造,销售创造利润,采购降低成本,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士族;技术人员呢,有你公司转,没你公司照样转,重要性连厨师和清洁工都不如(没厨师会饿肚子,没清洁工公司会变脏),大不了我把机器拆开全部外发模仿加工,回来组装卖了照样挣钱,外加每年应届生大军做候补,轻视漠视技术人员已经有恃无恐,收入就这么降低了。
所以说,造成中国这样环境的,千百年来封建思想是主导因素,改革开放给予了决定性一击,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老实说,我等小民无能为力,也只能象998大侠说的,练结实身板,练硬拳头,随时有实力和鬼子拼
长桥卧波
发表于 2012-2-2 13:50:15
这个话题说来话长,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思想在作怪吗,不是。
据说中国的科技精英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晚清及民国时期。
到了毛时代,一腔热血的英国斯贝发动机设计师吴仲华回国后的待遇是关在牛棚中,负责打扫厕所。后来在参加斯贝发动机引进的谈判时,英国的首席代表起立,并叫全体代表也站起来,向吴仲华敬礼说:“你是我老师的老师。”
九十年代,邓时代大量的国营企业技术工人被迫下岗,导致毛时代的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改行上街摆小摊。当时我有一个邻居,从国营下岗失去工作,后一次喝醉了酒大骂老邓,一把鼻涕一把泪,生活无着落最后只有上街蹬三轮拉客,想想都心酸。
那时候父母教育子女的志向都是去做官,搞技术那是低人几等。
有时候想想,还是国民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