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998 发表于 2011-12-4 17:10:38

一个回归的时代,

阿拉是喜欢读书的,很简单,不读书不可以生存下来。现在化社会了,读书就象在家里攒大炮,拉出来就可以打仗。

阿拉有时读些以前的书,发现国人对技术这个东西一直就不太感冒的,早先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学怎么作官,作了官当然就什么都有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大家读书基本是被迫的,实在是没有出路了,被迫读一些,读到可以混事了,就再也不读了,有些是一辈子都不再读了,

俺听不少家伙说鬼子歧视他,什么原因?你读的书少,鬼子看不起你!认为你肚子里没有货!没货自然就不能抗衡人家,人家讲究的是个实力。看一些机构评论,说要10个以上的工程师才能顶一个米国工程师,俺就不以为然,但也说不出什么更好的解释方式,反正拉出你来,你不敢跟鬼子玩,内心深处是惧怕的。

阿拉发现30年代、40年代对中国的读书人是一个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出了不少后来的杰出人物,再往后就没有了。

   俺听少林寺的主题曲听的特别伤感,词中唱道‘冬去春来16载,黄花正年少’,以前只有富裕人家的子女可以上大学,尤其是女孩,她们虽然可以在家里的支持下读完正规的中专,但也就是在歌中的那个年纪告别父母踏上远方的路的。我许多哥们的老娘都是如此的。在工业行业玩一辈子,60岁退休了。我相信她们都没有继续再读过书了。周围都是这种三子或二子一女的家庭结构,特怪的是,女儿都是小女儿,俺小时候看这些娘宠爱这些小丫头还不理解,以后明白那是她们这一代的梦。

俺为什么说是一个回归的年代呢?大家从100多年以前完全不了解西洋技术,到奋起直追,到经历各种坎坷,到失望,又重新回归那个视工业技术如鸡肋的认识。

50年代还有要猛追一下的信念,那是一个连女人都崇尚工业技术的年代,还是象那首歌唱的一样‘腰身壮,胆气豪,风雨一肩挑’,现在她们又都回归了。再也不需要那个气概了,为什么?因为男人不喜欢。无论你说什么,从一个社会女人的变化就可以反映出男人的气魄。

我们也许再也没有那个玩工业的气魄了,也没有那个信心了,所有重要的东西依赖引进,大家也不求上进了,甭管什么,反正没有那个心气了,

既然如此,这大概就是大家都不喜欢读书的情节吧!常说鬼子为什么厉害?俺经常对他们说:鬼子厉害就是因为比你多读书,知道许多你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就厉害在这了,除此,与你完全一样!




有牟有 发表于 2011-12-4 17:37:09

鬼子厉害就是因为比我多读书,知道许多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就厉害在这了,除此,与我完全一样

舟航 发表于 2011-12-4 17:40:06

为什么会回归?30年代、40年代,那些读了很多书的前辈,都明白自己排行第九,当年,蒋氏读书了吧,后来还不是跟了宋氏混饭?

chntod 发表于 2011-12-4 17:41:26

读书、技术和崇尚工业进步的风气走到了南回归线,所以现在就如此冷清,很多从事工业的人士也觉得又冷又饿.. 另外,很久以前的整体环境的那种氛围也到了北回归线,能否扭转,尚不得知..

万亿名 发表于 2011-12-4 18:11:17

大侠提读书多了点,能不能提点实践,实操之类的。

hengry 发表于 2011-12-4 18:45:1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多读书,多赚银子。

小楼听雨hn 发表于 2011-12-4 19:05:42

中国的读书人花太多的时间读且必须读了马列,政治历史这些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东西,米国人据说有80%年轻人不知道米国是怎么来的.

绿人科技 发表于 2011-12-4 19:13:3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6464.shtm

耶稣爱子 发表于 2011-12-4 19:20:32

可能只是在技术领域,读书才有明显用处,而中国的大多数人是不钟情于技术的,至少我和我的媳妇、父母、岳父母谈读书有用时,他们完全的不理解,让他们读书和让他们吃毒药的难度差不多。

trilemma 发表于 2011-12-4 19:35:35

998出品,必属精品。呵呵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回归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