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简单的计算。一个公司的技术部竟然不会
今天一网友在群里问一个问题,是他们技术部解决不了的:说简单点,就是链桥输送工件。
工件加链桥不超过10000N,由于速度较慢,两端拉力相等;忽略扭转。许用应力值采用,强度极限为基准的许用应力值。
材料为普通钢,查手册就行。安全系数从1.25到2.5.(记不清楚了)
然后列公式:
危险截面为F1和F2作用处:
有些符号实在是不会打网上找的,这里又不能直接粘贴图片。真麻烦。
不知道我算对没有,好久没碰这个了。好多要捡起来。60是我随便填的。
计算过程不知道对了没有,网友出人民币求计算,小弟自卑不敢应答。
哎,一个这样简单的计算。一个公司的技术部竟然不会,难道都不读书么。小公司死掉,也好理解了。
现在不会这些的公司很多,没有什么!阿拉觉得这些正常,连一些设计院都玩不出东西,四处求助,阿拉以前不这样,但阿拉理解现在,大家都在闲着,望夕阳,哈哈, 楼主,你确定危险截面是在你表示的的那里? 2266998 发表于 2011-10-21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不会这些的公司很多,没有什么!阿拉觉得这些正常,连一些设计院都玩不出东西,四处求助,阿拉以前不这 ...
998大侠这么牛逼,不要老是在人才职场这里写啊,去设计板块凿腾点课题让我们见识一下好吗 没什么奇怪的
我敢打包票,10个机械出来的毕业生9个不会
是啊,好多搞技术做设计的基础理论很差,其实是忘了很多,或者没有及时高效的在工作中捡起来,只要一直努力的学习,还是可以捡起来的,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做后盾,设计出来的东东会有问题的。
用毛老人家的那句话: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与大家共勉 1、像这些东西,都有手册可查,对不对,查完后再说。可能你的计算也有待商榷。
2。小企业的任务就是振兴中国科技吗,这个使命也太大了。赚点钱乐呵乐呵得了。
3、中国学机械毕业的,有多少出来就有机会去从事真正的研发,设计呢?要他算,也得给人家机会才行。
4、很多学生在学校四年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毕业了,用到了,抱怨学校不行没教好。凭良心来讲,有谁能在学校学四年,以后就万事大吉,不用学习了!
5、很多人说西方的设计师,工人怎么怎么好。部分原因是人家公司是慢慢培养自己员工的。公司不怕花钱,要持续的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很多国内的公司,培养员工前还要签什么合同,免得培养完了,人就跑了。国外有的公司怎么认为的,他们觉得即使培养完员工,员工即使离职了,但从整个社会效益来讲,也是有回报的。 嘿嘿楼上说的有道理!好 很多人不是不会,而是“懒得学习”,毕竟学习是很累人的活,在“转行之路-续-忆影”的帖子里,07年秋 山寨的原图 前段的辊轮径就是要校核,当时也不懂如何校核,于是花了个把月的时间才学会如何校核那轴径的。
所以,那个案子就可从图片得到的资料就直接山寨。 国内山塞的多,山塞多方便哪。拿把卷尺一量就明白了,多快。如果自己计算,又要分析又要计算,多烦,多累,还慢,算滴对不对也木人给你把关。。。提心吊胆滴。反正不行么可以加大加大再回大。。。
全多想快点争钱,还不想动脑子。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