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机构设计之思路
很多机器的设计,原理正确,功能结构安排也没问题,但在做具体的结构时,却闹出很多笑话,把本来可以轻松实现的功能,做得复杂又笨重。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大多数的设计师,一开始在做结构的时候,就已经限定了自已的思维模式,思考范围,只想着自已脑袋中已做过的结构,用过的方法,而不去想更好的实现方式,还说是为了节约设计时间。当然这跟设计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与设计师的眼界和视野也有关。但最根本的是设计师的思考方式,你可以正向思考,把结构的常规功能列出,一一做结构去实现;也可以逆向思考,见过的某些结构,能实现类似的功能;也可以发散性思考,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功能,哪种是最简单的,哪种是最可靠的,哪种是成本 最低的,哪种是最易加工的,哪种是技术最先进的。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其实这些都是墨守陈规的思考方式。
为何不能把脑袋里那些固定思路都拿掉?用一个非专业的眼光来看问题,用一个使用者,操作者的视角来看,把我们的那些引以为傲的专业技术和结构思路,换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思考。想想用普通人的思路来做,这样的东西该怎么做?不去想那些动作量化,不去想多大强度,不去想需要什么材料,不去想要用多大扭距,动平衡,压力,光电感应,视觉系统,只要用最普通的想法想想,机器该是怎么做成的。这样也许能得到一个更理想的设计思路,不光是技术堆积就会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应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实现最好的功能。
我以前有个搞艺术搞平面设计又酷爱机械的老板,脑子里天天都是天花乱坠的创意,一直是我设计时痛苦的源泉。但现在想想,正是那些另类的想法,给了我很多启迪与创造性思维。
不知大家对设计思路有什么想法,欢迎拍砖。
因为很多设计师没有考虑“以人为本”
比如723动车事件 是啊,人在桥上下不来,晕哦雷蒙磨 我设计的思路:能达到设计要求,制造的难易程度,考虑自动化,最好考虑的才是复杂机构的简单化! 有一本美国设计师写的机构设计实例的书不 错,我忘了名字了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简单实用才是我们设计的目的,支持 有经验这个放着那,经过验证的东西也是公司认为最保险的,风险系数最低。还有一些就是有些老工程师接受不了你创新的设计,他又是主管,你只能留着自己看了。 呵呵,人的成功在于基础,如设计肯定有自己的原则,但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落后,所以原则得与时共进,但原则是有时间惯性的。
所谓英雄是有其时代性就是这个缘由。
哎,难,难,难,把握现在,做好现在的巅峰就是英雄了!
我所说的基础,比如液压的基础就是液压控制阀,如果有天出了一个全新的元件,那液压设计就是另外一个天地了,那现在的您是否能跟得上呢,不得而知。
因此,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总结,就是最好的! 有什么好的设计之类的书推荐吗 请推荐几本啊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