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sh
发表于 2009-6-7 12:49:04
4楼听竹兄说的有道理,这样的规划着实需要很大的魄力。
放下周围人视角,排除“诱惑、徘徊、压力”,达到自己给自己订的标准。
有同学做了,但不尽人意,也退学了。但要是真正做下来的,收获肯定是很大的。
开门前辈,您的培养人才方式很开明,但学校确没这么开明,中规中距。
1.将理论联系实际,毕业后也是可以的,就是有点晚,要是有心,也做三五年不也成嘛。
2.学期中间休学不难,但至于学习成绩,学校要保证“质量”,肯定要将“学分”同“升年级、毕业证”联系起来。但要是有心去做,又放得下,旁听即可,不是吗。
扫街
发表于 2009-6-7 12:57:38
各位友好!
.
我的那位会员朋友昨晚带着他孩子又到我家来,我已经将你们各位的建议
打印成书面文本文件送给了他,他会认真对待的。
.
//*******************************
我是在清楚的知道,他将来的人生走向, ...
syw开门造车 发表于 2009-4-25 09:54 http://bbs.cmiw.cn/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最终是进金融,为什么当初要读机电专业,既然不能学以致用,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学?如果这对将来从事金融行业有好处?那是不是对于在读机电专业的学生的一条就业之路。但是这又回到以前的论点了,学机械的,没几个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所以中国的机械工程都是由二流学生来做设计,这岂不前后矛盾。
论到自己的孩子,再能看透中国机械行业的人也有私心。
阳光鱼
发表于 2011-6-30 19:22:03
大学什么的都是浮云,会学习会生活的人才是王道。
a253874750
发表于 2011-9-3 17:11:47
佩服老鹰前辈的自学能力啊!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老师的教学水平对个人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小学老师还行,自己也学得带劲,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初中开始败落下来,学习氛围差,被不学习的人打扰影响学习,老师教学方法也不太对劲,初三重新分班进入了快班,学习氛围好,老师上课有激情,有条理,循循善诱,经过一年的追赶才得以考入高中。高中呢又冲到了初中的覆辙,高一高二,差生多,不学习,负面影响大,老师讲课不怎么遵循学习规律,总之学习效果不好,那时候也想过自学,但是老师上课叽里呱啦的,也自学不进去,高三分进快班,学习氛围变了,老师的水平也很高,进去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名的水平,一年的追赶,得以离重点3分之差进入普通本科,全班排名也是前十名。
进入大学了呢,不知道是不是普通本科老师的水平有限,又开始学不进去,不得已逃课自学,基本把各个科目学到良好水平。大学里没什么压力,没有老师的监督,自学也不是特别投入,自学的时间也不是特别足够,所以有些科目没有学透,例如高等数学,这门课目但是还挂掉了。
去年开始复习考研,在那个目标和氛围下,学习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其专心程度可比高三时期。5个月下来,把高等数学读得通透,复习高等数学基本是从零开始,之前就没怎么学好,况且时间过去好久,都忘掉了。最后高等数学考了136分,而且由于超过了135分,得以破格给了个复试名额。
研究生活开始了,能进入一流学校学习乃人生之幸事,但是能否适应正常的课堂,和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个未知。
很早就苦想过老师应该怎么教学,什么样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理想中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这样:
高中往下,学生都缺乏自律,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老师的作用是:掌控整个课堂,营造适当的氛围,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有奖有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压力是一种动力,奖励也是一种动力,适当的责备是可以的。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富于激情和热情。回想一下,我遇到的好老师大致是这样的。以上是基本方针,基本路线,以之为灵魂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技巧。
大学呢,和高中相比变化太多:1、老师学生人数比差距太大,大多数课程以大课堂的形式展开,一个老师对一百多号人,按照责任均摊效应来解释,一个压力均摊到一百多人的身上,一个人身上感到的压力就非常小了,所以老师很难掌控课堂的氛围以及给学生施加压力,很难调动学生的情绪。
2、大学生与高中生相比更加追求个性的独立,不再把老师敬若神明,这样也导致老师比较难鼓动学生的情绪。
3、书本知识的不同,高中往下的知识都是非常固定,基本的知识,而大学的知识都是非常专业化,广度可以不断拓延的知识,教材所概括的范围有限,某些部分的细化程度有限。高中的知识简单固定,决定了一个课堂上,所有人同时学习,一堂课下来,绝大多数人可以同步学懂。而大学里,由于书本知识的特异性,决定了很难达到所有人同步理解的效果。
综上述,我认为大学比较合适的学习形式是:老师起个答疑解惑的作用,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课堂上解答学生疑惑,大致梳理知识脉络,指引学习方向,或讲解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
然而现实问题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律,学习犯懒,大概是我在一般本科的缘故,大学里流行形式课堂:把所有学生逼到教室,底下不学习不管你,老师在台上把书本念完任务就完成了。这种课堂实乃无奈之举,有课堂了至少表面上都还在学,还像个大学吧。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我问过一个老教师:学习氛围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答曰:扩招后就开始了。
估计只有实行本科缩招才能改变学习氛围,本科是否应该实行精英教育?整个国家的学习层次布局是否有待改革优化?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1-9-3 18:51:17
本帖最后由 冷水黄金 于 2011-9-3 18:52 编辑
"中国社会大学"符合所有条件
xuechaoqun
发表于 2011-9-3 19:23:01
我得让我妹看看这个贴子,她是今年华南理工的研究生
a253874750
发表于 2011-9-5 15:18:32
xuechaoqun 发表于 2011-9-3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得让我妹看看这个贴子,她是今年华南理工的研究生
哈哈,这么巧啊,校友哦
a253874750
发表于 2011-9-5 20:12:56
a253874750 发表于 2011-9-5 1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这么巧啊,校友哦
诶哟喂,我也是三等啊,得交三千学费,不过工作了几个月,算是凑够学费了。
你这个哥哥做得真到位啊,供妹妹读书,不错,不错!顺便说下,我的专业是机械电子
hheiong
发表于 2011-9-8 15:59:07
没用的垃圾学科都是必须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