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义的“人形机器人”
作为曾经的机器人工程师,我认为“人形机器人”没有产业价值。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人类体型的唯一优点就是为大脑服务,也就是运动范围大、双手能做精细操作,牺牲了耐力、爆发力、速度等。同样体重的动物在以上这些方面都轻松胜过人类。不要用奥运冠军和普通动物相比,那没意义。而机器人主要就是做体力劳动,耐力、力量、速度等才是更重要的。再说精细操作。人手能做多种不同的精细操作,但机器人通常只做某种特定的精细操作。用工装(台湾叫治具)能够更精密,并且更便宜更可靠。所以为什么非要模仿人类双手呢?人类体型在携带电池上也不好处理。电池太小体力不够。电池太大又妨碍行动,还有爆燃风险。而且机器人手臂那么长,在开放空间里,万一打到人后果不得了!那么在看护、接待这些方面,人形机器人有优势吗?也未必。首先是心理学上的恐怖谷效应。而且看护工作也是需要很大功率的,比如要抬起瘫痪老人抬起来,这时人形反而是劣势。基于以上认识,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研究可能会为其他应用留下某些技术储备,但总体说来是没有意义的。附图是大约10年前,我开发的一个弹琴机器人在展览会上表演弹钢琴,前面是我小孩在观看。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5-8-9 20:02 编辑
主要为了通用吧,多功能集合在一起,虽然不专业,但是通用型强,人形是个好选择啊,就好比一个保姆机器人,扫地,洗衣服,热早餐,烧开水,开门,关窗,除了人形,其他的好像不合适。 双臂组装还不错 你还get类人机器人的爆点 产业价值就是拉升股价成就股东 轮足+双臂+3D视觉还是不错的。 人形,以人体为原型做参考,可以少走些弯路 各个成熟行业,专业的搬运还是得靠龙门架结构的机械手。 噱头,让自媒体有吹捧的机会 国家都在支持,老美也在大力发展,人家还没有你明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