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37|回复: 14

我国“工业母鸡”机床行业的现状,字字戳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7: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为转载
/ A+ @% Z) L, W/ }, |
9 L! X! J+ W: B3 U4 y
笔者从事机床行业15年左右,所在的企业的存活时间比新中国还要长,以前有国家直属的科研机构,目前仍承但国家重大项目也不少。
% f# B6 q  G1 d2 U& }: S  y6 ]

& ~3 N- {* l. Z. r. Y& A
1

$ n2 N) z* [+ E  E0 A  l' M
有人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到底能不能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床?答案是,能,肯定能!但这是在不太计较成本的前提下。

/ J$ j' u/ A1 H0 o  y- O9 Y
而对于行业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行业存在的问题,则不去重视。而恰恰又是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 F$ K" Y5 d1 O' t. t
不客气地说,目前我们的机床水平整体比国外差的相当远,我们普遍的看法是差德国五十年左右。
" Y5 v# v6 a# v, t' e: Y8 ~
其中,差距较大的且目前看来短时间无法解决的东西,主要有密封件、轴承、材料、伺服电机、控制器、系统等。
1 a( c4 u) k6 B, m+ |- y
其实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目前及以后这个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之所以现在这对个行业比较悲观,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H, A. ?% z% K: F+ T9 j
! _# P2 b4 ^; J. q3 T) e4 H
1
国家不够重视
. K& ]( D; e5 T3 ?+ j9 F" R5 j& U3 t( r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机床行业是所有行业的基础行业,但从n年前机械、机电部就撤掉了,当年的n多家企业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自生自灭了。

; D5 o" u! J' e4 o2 n4 f. g
为什么呢?

8 T7 q2 U3 [0 I) b$ W0 j& M) ?( M% X
机床行业是个大周期产品,一台机床产品从设计、生产、安装调试、验收直到正常使用,没有个三年下不来(这是说的非标产品)。
" ?( I5 }, `8 }; Z/ K0 L
而高精度的机床更是如此,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现代市场下,想做好做精很难,主要是企业耗不起。
* Z: Q& e( z9 I! k5 p5 X  V+ H. p1 \
也就是说,即使企业能做好做精的能力,也不去把做好做精当作组织生产的最高目标,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

- i' T( t3 Z$ p( o% T2 C* S
* A, }+ j* l" y/ K; q
2
人才流失严重
" f9 n: a( b! a" G5 E' p8 W5 M
因为此行业待遇超低。
6 X) C( X  |. }, G5 N7 m

: F8 {, Z1 G: P
有多低呢?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技师的工资,绝对比不过售楼小姐或卖车先生,总工的工资多数不如药店的店长。

9 @8 Z5 U. Y! H8 }
但是此行业又是个累死人的工作,死的脑细胞太多,腰肩盘、风湿性关节胃、鼠标手、高血压各种疾病,而且风险还大,你们以为机床做出来就能验收合格啊?查下国家标准一个合格的机床有多少检验项目?

. e1 j0 l2 f; [" ~
所以,与本人一起毕业或参加工作的,都茅塞顿开的比较早,转销售的转销售,转行的转行,转管理的转管理,还在搞技术的已经基本木有了,为什么?糊口太困难了。
2 B9 _3 ~3 ^. V; }/ I2 y* P$ U
我们是搞设计的,便是设计和设计不一样。机械行业的设计,如果有同行的话可以发表下感想。
8 O7 j) Q% z, r+ Q: ?
这个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专业知识要够,要制图,要知道标准,一天到晚对着台黑漆漆的电脑屏幕画呀画。而机械图纸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到的,特别是机床相关的。

2 {8 P. b3 H% m7 G* S
但是,机械设计不值钱啊,同样的设计工作,机械设计的工资绝对搞不过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建筑设计,甚至都高不过设计名片的。
  ?% y5 R/ t. @  D
在这种现状下,年轻点的,有回旋余地的,谁也不会在设计口做一辈子。

! G  A0 l; U. K0 P! @, m  r% m
因为公司年长的一辈的辛苦他们是看的见的,50岁多的老工程师,带个老花镜审图的时候,总不会比那此50岁的拆迁农民出国旅游来的舒服。

3 u2 U/ C6 I/ T8 I
不在中层以上的员工,到老也不过5K多的工资,养家糊工而已。做设计工作的社会价值已经没有多少了。

# K) y7 _9 [( F
图片来源:piqsels
- C, x* f& s$ i' z6 T7 q5 ?- h
一个真实的例子:

* [, s+ M, Z7 s' ~
公司一个女同事(机床行业一般都不待见女工),在公司一月三四千元做设计好多年,后来觉的也没什么发展,出去卖保险了,不到三年,月薪已经是接近3万元,做机械设计,即使你是设计飞机坦克的,月薪估计也不会有这些。
4 S2 l! a* ?. d: i
工资决定了你的社会价值,这样的工资,已经决定不会有高端人材能做的住冷板凳了。
7 j$ ^1 ?1 r: s2 J  w% S
以上是社会因素。
而在一个公司里,设计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种。虽然,对于产品来讲,设计是源头,没有好的设计,肯定不会有好的产品,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7 D/ X! V9 F3 o( }
但是现实是,无论哪个公司,设计也是被踩在最低层的,工资不说垫底,但肯定搞不过销售、采购、外协等部门,设计又是清水衙门一个,不像前三个部门还有点回扣外漏什么的。
$ g' }6 X4 a- q0 I# I* K5 v$ I
领导看什么?销售业绩是他们最关心的,少花钱是他们最关心的。这间接导致了公司内部设计人材的流失。
3 \7 N8 N" n  Q

" P. J5 n3 \# m
3
高校培养方向有问题

5 f# i3 |0 T0 s% W* j; v) X7 p
单位年年招人,最低学历研究生,当然最高也是研究生,博士生也招不来,除了外语哇哇好,其他基本一踏糊涂。
$ W% J7 p$ S7 u! d4 y
多数培养一年多稍稍复杂的图纸画不明白(或者本身也不想看明白,因为现在安份做设计的人本身也少),三年多还无法独立承担项目……一堆老头也是只能无力摇头叹息,大学都学什么去了。

* b# J: x* V  x! p% f; K( z
他们可能不知道,现在哪个学科不是以培养英语为主?专业课?及格就好啦!找工作时又不看你专业课,有没有四六级才是企业最关心的。
, |8 R- M' h9 s# \2 F0 E2 a
并且,很多搞设计工作没几年的,一看设计工作没前途(钱途),要么跳槽了,要么换部门了。
2 F7 Q& d$ X: [# C
另外,参与过几个与高校合作的项目,看看那些高校出的杰宝方案,真是哭笑不得,其实方案可不可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国家的红票票,高校有钱啊。

9 }6 \  O$ E/ y0 v/ G3 n
3 [/ J) l$ G- _$ h
4
用户(市场)的选择

' \% Q+ K( V6 {) X4 P  k' t8 T
机床行业是个较务实的行业,没有高成本肯定做不出好东西的。

" A2 H8 X; v, C$ Z6 \5 h
这与电子行业或奢侈品行业不同,水果手机可以8000元的手机只需要2000元的成本,但是机床不行,你要达到200万机床的精度及性能要求,无论是谁去做,你都不可能用仅用20万的成本 。
4 u. G+ N: E' h6 O6 B, o/ P( N
什么意思呢?
# w* v7 ?( b2 [8 ~+ U! ^. H. q
比如一台机床,德国成本200万,卖300万,那么同样精度及性能的产品,由中国人来做,也必须要成本200万,而且由于各方面的技术限制,可能成本还要远远高于200万。
, l+ m+ L9 o* i& v+ }4 z0 a  q8 e
这也就是我开头说的,可能能做,但不太计较成本。
% l  N7 o0 O. ~  m3 ]: n
7 K1 U" w9 |. K- _' Q( H
但问题来了,两台机床,如果性能精度基本一样,德国与中国价格一样,用户会选择哪个?这就好比手机,如果配置差不多的苹果卖的和小米一个价,你会选谁?
+ O" G) O! w8 I
老板都不傻,能赚钱是目的,“反正我做好了也没人买,我做那么好有毛用?”
* f2 s3 n( ]& G1 ]: R! G
这种情况已经好多年了,但这两年这样低质低价也不难做了。
0 t# I) R& E, F! t1 M  v
为什么?因为非本土产品,如弯弯的,棒仔的,阿三的,最近几年价格越来低,品质还尚可,逼的国内厂家的高场份额越来越小,于是不得不产业升级了。
& X6 i1 M9 n# H5 n8 b, d
  L8 p5 I, M2 v$ M1 b& g
但升不升的上去就不得而知了。
) ]: N( C% ?) ^! P

: I7 A8 R/ ~  L. `2 o0 f/ k% r" Y, ?, D2 n! r6 T
5
研发无动力
0 Z, I9 W4 l" T' m
现在都在喊工业4.0,好吧,一台机器人,我们能做什么呢?伺服电机做不好,rv减速机做不了,汽缸密封件做不了,系统?甭想了,能卖给你就是给你面子。

: |, a" S- ~4 ?: x7 b# |
不在此行业内混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机床就是由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组成,但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我们没做好。
7 b. {- W& ]9 @
汽缸,多简单的原理,但台湾一支行程150的带导轨气缸就要2000元。
9 g$ d$ A& V& j, {
skf密封圈,一看就是个大塑料圈,800规格的要3000多。

+ |- G# R" P% E9 R, O5 H
fag的轴承,90内径的,敢要4000多,还限量供应,爱买不买。
, [3 ^* q# E) C4 x2 G! n- |
有时我看着这些东西都生气,这么个XX玩意值我一个月工资?但是没办法,不用不行。

3 D5 q$ ^+ b3 w
而我所悲观的是,我们现在对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重视不够。国家会出钱让专业机构搞塑料圈吗?反正我没听说。
0 {/ [2 a' `$ U: `/ u& R
轴承,有个洛研所,但轴承嘛,民用还可以,普通机床也行,高档的不沾边。哈瓦洛三家反正咱是不敢用。
: H7 I! Q$ U/ @7 [$ q$ q# P- q
丝杠,导轨,伺服电机用系统,dd马达倒是专门机构,一般是高校,但高校是以写论文搞经费为主要目的的,东西好不好,有没有进步 ,谁晓得。反正目前还没有顶事的。

$ @7 x1 T# t$ u
所以,现在这个行业有点怪怪的,像这些东西,比如高性能轴承,自己做吧,成本高还不如国外的好用,不自己做吧,又怕被国外掐脖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9 l% t3 Y4 l' F* V0 {, p6 \6 ~
国家也认识到这点,但没见有相应政策。
; ^5 Y) r+ c8 H1 k% @# y  t
小公司不会有这个责任,谁爱研发谁研发去,不管我们的事。
) p, U# |6 R3 b2 S9 i& _
大公司,研发也要成本啊,而且很有可能是个无底洞,或都东西弄出来了,成本比人家国外的卖价还要高,所以,也在纠结。

* J% r1 `$ X% F4 }0 w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个事实,我们这个行业,现在某些水平,都不如80年代以前的。公司档案室,满满的一层楼的图纸,有幸去翻阅过几次,那水平……不得让人佩服。

8 F' `# ^! v( S' x
想想那时候没有电脑,也没有现在这么牛B的设计软件、分析软件、仿制软件,全部用手工画图,竟然能做出那么优秀的产品。

( `. g8 R- e" a, g# Z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而且一直在电进机退,比如车床,现在床头基本上都一个伺服电机加个动力主轴完事,而老机床,光是床头变速箱里那一堆齿轮、变速机构就让很人头大。
1 j. ?1 K5 T$ N2 p9 R7 n
从这点上看,中国不缺这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的人才不再屑于去做这一索然无味的行当了。

) c+ G( ]7 z" H9 X, \% L
所以,中国机床行业如何发展,如何改变现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 I" _( D/ h( w1 C% y6 S& x
2
0 I8 B8 N$ e7 O; s. ]3 f
有人误解我的本意。对于我们民族的智慧的是十分有信心的。现在这个行业确实存在问题,这也是客观事实。有些抬杠的或非本行业的,很难跟你们说明白。

! I  B) Y1 s! M3 P
说实话,我在这个行业干了15年,对这个行业的感情不是你们能比的。正是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才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比较观注及担忧。
* D9 j8 Y# D* q, I2 e3 _
如果我有“管我屁事”的心态,那也不会在这儿浪费时间。

$ L" a+ S# c6 d3 t+ O) N
我始终认为,将人类从繁重的为生存而劳作中解放出来的正是各种各样的机械。机械行业是所有行业的基础,而机床行业又是机械行业的基础。
+ S' v6 h2 d$ w2 p
想想我们小时候,80年代,农民秋收或夏收,没有一个月的时间繁忙劳作是完不成的,而现在,你只需要站在田边,看着联合收割机,一家人忙活半个月的活,机器不需要一小时就搞定了。
6 X  L" q5 M2 i$ V' r3 h! \
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行业无一不是由各种机械完成。但在中国,搞机械这行的,决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又苦又累,还不体面,工资还低。

, E3 l$ Y0 q8 @, Z% F# ^
而且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有所加剧,企业很难招到能沉下心来钻研技术的人。其实大家也没办法,放在十年前,说你是高级工程师,还觉的挺有面子,放到现在,笑笑而已。

: v7 j1 Z) S; D! Q4 C6 s
不是说所有搞技术的人都是势力眼,像我这样依然在这个行业坚持的人也不少,一方面是喜欢这个行业,另一方面也爱好搞机械。

* s3 A) h. ]) {0 ?! }+ a+ d
但不能说没有想法,十年前,工程师的工资不说最高,也能吃个平均数,现在呢?这个行业工资水平偏低是普遍现像,不是个例。
! b  C4 r1 k3 Q6 P+ ~* g' H; X
基于以上原因,会形成一个比较可怕的后果,那就是精英人才很少甚至不再往这个行业流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无所谓,如果放大到全国呢?
5 Y* v- i5 N2 x
  
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发生在身边的。
  j1 _; ]  M) }/ d4 r
我的一个同事,研究生毕业,08年参加工作,绝对是搞机械的天才,小伙子理论棒,计算分析仿真无一不精,搞机也机灵,点子多,每个同事都看好他,觉得他在这个行业肯定大有前途。
# T0 O5 W' X" w; _8 j( r
但是在15年的时候提出辞职,去了一家文案之类的文字工作,因为那家开出的工资是这边的两倍多。
& e9 Y/ \2 d2 ~/ W
对于个人来讲,无所谓,多挣点钱而已;但对于行业来讲,损失了一个人才;对社会来讲,培养一个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去做文字工作,对社会资源岂不是极大的浪费?
0 h4 o0 c3 u0 M) A# o' P
就像我说的那个去做保险的同事一样,早知道去卖保险,还上大学干么?浪费四年时间加四年学费!
1 r. y* L: r8 B8 L3 e! R0 m
另一个例子就是今年有同事的孩子高考,分数很高,但在报专业的时候,机械相关专业根本不在考虑之内,因为同事觉得搞机械没前途,相信这样的不在少数。
& Z* l8 U+ N5 l
这又无形之中阻挡了人才往这个行业流入。如果这是一个社会现像,请想想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1 P9 o, P- P% q/ H- d5 W- A
另外,有些人说到人工智能及3d打印,我可以简单说下个人看法,哪天有时间再详细补充。
5 M+ F) Y6 u1 b5 |
机械设计,故名设计,是因为这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也就是说只要计算机没有创造性思维,那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起码现阶段还看不到希望。
! [2 ]3 L9 n5 b) A  m$ M
如果想像有一天,我对着电脑讲我需要个什么样的产品,需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那么电脑自己完成设计工作,估计要等到量子计算机出来以后了。

9 X( r% {# R5 N
3d打印,以后有可能达到要求,但现在还不行。
4 n/ U1 _* }3 g* t4 @
因为机械中,不同的零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零件要抗拉,有的要抗压,有的要抗剪,有的要耐磨,有的要耐疲劳等等。
( Y0 D% C  x- q3 `7 Y  n
甚至有的零件还要求同一个零件上不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比如最常见齿轮,一般要求齿面要非常硬,要达到洛氏58度以上,因为要耐磨,但齿根及齿芯要有韧性,否则有冲击时会打齿。

5 _, @: {; ^8 t- S2 W; ?, K: c
要知道硬度和韧性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实现这种要求必须经过合理选材及合理的热处理实现。
7 D: q! T$ ]+ p6 Y8 T5 c
目前,金属3d打印精确达到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几何公差)要求尚且困难,要同时兼顾材料牌号及零件力学性能,目前技术恐怕有还无法实现。

7 u% Z, D, t0 c9 f. I' [; m" b  n. c
3

3 {3 V8 X4 I! F) u9 g) p3 e* x) k& k
本文无意去引起什么争论,也没想到写这么长,只是有感而发的一些个人的看法,比较主观,是个人在这个行业内的切身感受而已。

, t9 [4 i* e" ~% t  P
但从回复观点看,很多人并非内行,一味的为喷而喷,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 S& S1 r$ Q$ Q8 j: U
因为国家的发展强大是大家看的到的,我们不否认目前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但问题存在就是存在,或是我们感觉存在,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同。
" H- }3 O! Y: C$ i; u, \
最近十年来,我觉得白电、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值得称赞的,特别是白电行业,目前国产品已经有绝对的优势,质量不错,价格合理。

( G% _) Q5 Z3 x6 ~1 X
但为什么作为工业基础的机床行业存在困境呢?

, u. Q( U# O, ^+ y* i
我觉得这是行业差别的问题。下边将以一个简单的对比,尽量不涉及专业术语的方式给大家讲一下,文字组织能力不行,希望能说的明白。

* O, F* w- D8 |) a0 l5 k
还是以轴承为例,说国产轴承不行,也是有条件的,那是针对我们这个行业。

; W! B/ I- u0 i
轴承,大家觉的结构很简单,内套外套加滚动体,但是如果我告诉大家仅仅深沟球轴承(轴承的一种,应用最广泛,行业内称6系轴承,因为此类轴承的代号都是以6开头的)的滚道设计就可以写成一本书的话,您觉的还简单吗?
2 Z& J- n8 C9 B. H6 E
我从两个应用上说明,一个是普通汽车,一个是普通机床。大家知道汽车目前一般20万公里不用大修,轴承也不用换,是不是觉的轴承很NB呢?
2 |6 ?0 t/ b8 K) W1 `
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汽车跑20万公里,在这20万公里内按平均时速50km/h计算(实际可能比这个数大很多),那么轴承的寿命校校核可按2e5/50=0.4e4=4000小时去计算。

2 `$ q- ^* ?/ [& t
4000小时什么概念?

. m4 L- n/ ]# `; i$ g
如果放在机床行业,也就是说一台机床按日工作8小时设计,不到2年的使用寿命。请问谁家设计的机床会按不到2年去设计?恐怕连合格都难。
, b8 D' J2 H5 p( {
其实,寿命倒在其次,国产轴承也没问题,最最主要的是精度、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这三个指标。
; f  X5 b! ]' E' Z2 v( I  O6 U
最普通的车床,合格产品其主轴的跳动要求不会超过2丝(丝,长度单位,1丝=0.01毫米,有的地方也叫1道或1维,地区不同,说法不同,形像一点的说法,1丝约等于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

: A& o4 j: o7 T4 @. w8 f4 Y
当然,就算是这么高的精度,国产哈瓦洛(哈轴、瓦轴、洛轴,代表国内轴承最高综合水平)也能满足需要。

: Q% [; K# e4 |3 j
但机床还要求长时间保持这个精度,或一年,或三年,好的机床甚至能到10年精度不怎么变化。这就对轴承有挑战性了,国产轴承目前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指标,目前看来确实有困难。
$ j) I  B+ S0 B: Y
另外,好点的机床,其主轴跳动不到1丝,如普通磨床,一般要求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毫米。这是非本行业内的人很难有概念的。
# d3 F% g* c5 t# j. A- ]
另外,轴承的选用,还要考虑公差的一致性、互换性、精度一致性等各方面的指标,如果单个轴承精度达标不行,因为机床主轴采用的都是组合轴系(主轴上有一堆各式各样的轴承),如果各个轴承的精度都达标,但一致性不好,也不行。
' Y" r2 Q# a  V  W2 {( {8 y" h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对我们不得不高价采购国外轴承有没有理解?可能从机床部件上拆下来的报废轴承,再装到汽车(如果能装的上的话)还能用10年,但机床不行。
( e4 P4 k1 j3 q) W
机床对于轴承的考核,不是寿命考核而是精度考核,只要轴承精度失效,那就意味着机床功能失效。

% @( m3 I+ _' I
同样,减速机也是这样的,普能减机,基本不会考查其传动精度、传动平稳性、反向间隙(俗称背隙)等指标,但机床上用,这是必须考查的,同样也要考查其精度保持性、互换性等一堆指标。这样,国产的又面监挑战了。
0 M' R+ D2 f: e" ~6 g
再说一下,机械行业,特别是机床行业,是个务实的行业,不是吹吹牛,喊喊口号就能做到的。
! L, k- e2 ]4 N# c0 g5 A
并且,机床又是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涉及的领域有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电气、加工、工艺、热处理、微电子、数控技术等等各领域。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性能。

" Y3 Q) z, b9 \: H# J% ]- ^1 Y,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17: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钱看,向厚赚。
发表于 2019-8-27 18: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决定一切。。。
发表于 2019-8-27 18: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到工作好多年,一直三五千一个月,接下来内容我就没看
3 W# o4 o/ z3 s1 b3 D8 }$ H! c目前机械行业,非标设计,刚入职的大学生都月薪4000了,这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的价格
- }( y6 R  t" f/ q然后再往上就看个人能力了,有干了十来年一直七八千一个月的,也有月薪两三万一个月的' ]9 j: {+ K" ]' Y9 v7 \- i1 c
所以说,要么楼主经验之谈是属于过去很多年的事情,要么就是传说中的地域差别造成的经济收入差别,要么是这些拿钱少的人干的事情很水
发表于 2019-8-27 20: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问题适用于整个机械行业的问题,分析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国家层面的事情轮不到我们屁民操心的,对大部分人而言工作真的只是工作,自己能过好点比什么都强。
发表于 2019-8-27 2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cb 发表于 2019-8-27 18:10
1 ~+ d# D6 `2 ^9 Q当我看到工作好多年,一直三五千一个月,接下来内容我就没看# r9 v' x+ ]4 [) i( M
目前机械行业,非标设计,刚入职的大学生都月 ...

: J4 L/ J; S  S4 Q8 Q5 d9 d! @我觉得非标还是不能代表行业的,你说薪水高,换算成时薪说不准还不如卖菜的,不是长久之计。
5 _. a4 Y4 }& d
发表于 2019-8-27 21: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床是可以看出来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的,因为需要的零部件大都精度要求很高的,例如主轴轴承,操作系统,丝杠,滑块,伺服电机等等,目前这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还是在发达国家手里控制的,所以我们要加油,任重而道远啊
发表于 2019-8-28 08: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话,国内的机床精度确实不如国外品牌机床。汽车也一样。
发表于 2019-8-28 0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点意思,不过夹带的私货有点多啊。200万成本的机床我们会卖800万(德企)。其他不纠正了。
发表于 2019-8-28 0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咪小新 发表于 2019-8-27 20:406 M/ {1 i3 \% f& ?% f* Y
我觉得非标还是不能代表行业的,你说薪水高,换算成时薪说不准还不如卖菜的,不是长久之计。

+ [6 X4 q7 y6 r! K+ E不如卖菜你也要看哪种啊,批发商干得好一年也能几百万呢
: ~$ q0 [; l+ B& D/ k还有你说换成时薪,那你可以算6天8小时,我相信这应该可以算正常非标行业工作时间,然后薪水你算一万一个月,- W; c! `* o2 i( h, ?
一个月算24天工作时间,合计时薪52元一小时  E5 e- x9 R1 z- V% z# u
然后其他机械,我算5天8小时,薪水比楼主说高一点,6000,一个月工作20天,合计时薪37.5
) w7 ^% r0 Z# k7 U6 T0 E: J你自己看哪个时薪高?  i) f" J1 i) W

+ x/ l* T' @& H  x' A2 t;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5 14:55 , Processed in 0.0789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