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时候,你是,“差不多就行了”,还是,“差一点都不行”?
/ ?% y+ h+ T# x1 D9 T
+ k) U) A3 t w' O% M8 a“这项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差不多”“还可以”,像这样的对话,在国内不少工厂里经常能听得到,员工完成工作的时候总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 j* ?3 Q5 v+ |0 l% {
" D2 f9 m p; I* a# `9 M' z问
2 h. c! i( y5 g“这套模具的型腔怎么有明显段差?”
/ z0 R+ F& Z0 r* c: Q9 I6 |7 n* ]答5 M U! E" f- w9 F6 x& H
“差不多,只有几个丝,不影响使用的。”
; g( ~6 d- [# A2 n- j
3 P' c7 A' y" R6 T6 N% }7 T) X+ K$ v, A3 F' |
问
. _# W6 k' c% l6 Q“图纸上的尺寸标错了,怎么没有改好就发下去了?”
0 q9 z% g* }. k5 J. `答
; w. {; M. q! M“我已经给加工的师傅说过了,差不多的,他们会改一下。”% M8 M9 ~. `$ L! ]' F4 y3 f
% h$ L" G* Y# P2 l7 p6 ^2 b问
' l$ D! e+ W" V3 R6 `* b“今天加工的模仁怎么这么多的刀纹?”
6 v! i4 t( t. f0 e7 ~# Z/ I4 v答' j5 o8 m& I* z* t% c
“差不多吧,拿去给钳工抛光一下就可以了。”# |' G: M2 [ \* k! m( \& i
/ F z& T% W/ ]' s6 H, _问
9 a# {4 ~6 V" Z. O9 B# w& B3 U: ?. W7 ]-“这块模仁放电怎么打偏了?”- k( h# ^9 B5 \! I X, }' l! `
答
. T/ ~- p' y L7 J“没关系的,拿去烧焊补一下就差不多了。”
& @/ V" w+ q5 E1 S+ ?! f
) I/ o- S* K- H% t0 T在这些“差不多”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工作行为变得不严谨,总认为很多事情没必要去追求精细化。最终结果是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致使工厂的加工品质游离在不稳定的边际。8 h2 j- Z; a& t, m7 u: g/ m8 J9 v0 W3 E: A
: i: ]& O6 Y+ L9 Q7 |' @; M0 x
事实上,一旦“差不多”思想成为你的习惯,在你不想“差不多”的时候还摆脱不掉。当大多数员工都有“差不多”思想的时候,这就定型了这家企业的加工水准!
$ ?$ R( t! o( F, b4 p! X6 _5 M- q9 s
没有温度概念,差不多能谈加工精度?
" N# i0 n# D* }' ~( W) P没有设备维护保养的概念,差不多能谈品质稳定性?
5 e$ V) {! N0 Q" E9 S9 F好马不配好鞍,差不多能发挥设备性能?
2 H; H# w# H+ j+ g; u8 j没有测量标准,差不多能谈高品质?
- n& U L' x5 W1 W9 A( x1 i+ \; T" A
“差不多”其实还“差得多”。
: h- W( G5 P1 Z) D* k! K0 Z9 z2 p# p1 P, b. } {. w' ?
什么是高精密零件?首先不需要去测量,如果零件外观有划痕、有打磨痕迹,没有标记等,零件肯定是被拒绝接收的。对于产品尺寸,必须严格依据产品图纸的公差要求来检测判定,用数据来说话,而不是取决于人为的经验判断,即使是不影响产品使用的部位,不合格也必须修正。0 c5 g+ Z, L" a
^4 I* ~/ Y' p& [
工厂里这种“差不多”思想直接降低了工作标准,对企业乃至个人发展都极为不利。总想着走捷径,存在侥幸心理,加工过程中不作尽善尽美的努力,却想得到完美的结果,那结果自然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偶尔有个别投机获利者,也往往是得在一时,不会长久。
1 C4 n" X; |$ Z$ q
h1 F9 Y/ ^+ Y“差不多”就是有差距,这种思想会让工厂品质渐行渐远,最终差很多。有时,我们所缺少的不是技术、设备、流程,而是缺少消除这种“差不多”思想的决心和毅力。: |* k1 [, q$ ^, h' j, j8 W
* X+ H A* x6 ]6 Y% j消除“差不多”思想,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事无巨细,每做一件事都认真尽力,力争尽善尽美,这是一家工厂具有竞争力的共同特质。把工厂的这个通病给大家提出来,望大家重视并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