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46|回复: 18

中国的ECU---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4 22: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电控方面真的那么差吗?
; J( T" p8 p& ?: `8 U3 i' b国内的ECU都是有国外做的?!8 Z0 X. s8 q* r+ _- P- @: T
包括传感器到软件设计。2 b$ R  m( g# R9 u8 {
论坛里有搞电控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2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成君 的帖子

我们老师是这么说的(ECU都是国外产的)% i0 t+ g  F2 S
传感器估计有部分是国产,但都不是核心技术6 W: b5 O4 V6 B2 j9 P: O- n6 k7 V
ECU软件内部好像国内搞不定# |3 @. m" A7 I8 o4 g' B
外部设计都是些技术含量不高(相对而言)的活
发表于 2008-10-8 18: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都是国外的吧
1 P% x" r( j+ ?/ @反正我们公司做电喷做了1年半多了
  E, }* r. A3 I: b" P也还没搞定!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9: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给我们上电控的老讲,国内ECU全部都是进口.而且,ECU报废之后还要返还给国外的公司。国外对我们的封锁太厉害了。2 O4 ^" d0 Q% r4 f
传感器部分是很多也是国外,国内的加工精度不够.比如说我们做实验,氧传感器和空气流量传感器,都是bosch的,而且是进口的.1 g3 R; {5 m( }% O  X: c, y
国内做不了软件部分.很多控制算法,国内还没有搞懂.
, [% t4 n  W$ k4 g( @我想在论坛上,确认一下老师说的是不是事实。( |1 ?$ ]% l  I% T8 h+ ~5 q
感到国内的汽油机和柴油机ECU感觉有点绝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机械兔子 的帖子

老兄,是汽油机的电喷?
5 J& ^$ G3 R# r! V油量控制,喷油正时都做了?
发表于 2008-10-13 08: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联合汽车电子是做uce和传感器的。。。bosch占50%的股份。。。上汽好像是30+。。。里面的核心技术应该不是我们的
发表于 2008-11-21 1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ECU内控制算法,是不是主要决定于传感器等元器件。我们ECU做不好,是不是就是应为传感器做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norman1984 的帖子

呵呵, 算法比传感器更重要。4 o; U, C5 e7 r5 W& n
传感器部分中国的加工精度不行,传感器不行控制精度肯定不行。
6 i2 B. g9 u8 b: l6 \# kECU需要做大量的实验,ECU里参数有8000多个,所以算法部分很难的。
发表于 2009-1-7 1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4 L) z+ M8 Z/ }8 q
从技术方面来说,简单的EMS功能就是电控版的理想化油器特性:通过曲轴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等得到发动机的基础运转状态,再根据实时的发动机温度、环境温度、负荷等情况,辅以闭环控制,就能得到具体的喷油控制参数;通过MAP图、查表法、实时发动机数据等确定好点火时刻后,基本的发动机控制就没有问题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而且国内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林林总总的各色企业,估计搭个架子把发动机转起来估计也都不是难事;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一家国内的企业在EMS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呢?) t# I) O( a+ r- P
) d* I6 J' s, N1 r! H
二、
% F" g4 P; \) Q$ I7 T
从系统集成来说,EMS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零部件选型、定型上,国内企图染指EMS行业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个人,都没有能力、资本和国外发展了多年的航空母舰(BOSCHDELPHISIEMENCEMagnetiMarelli等)相比。在EMS匹配所需的外围零部件上,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与这些“大亨”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单位在EMS研发方面比起外人来有了一个不小的“短板”。' k, g0 t3 r( \( r! Q  f9 C
/ I$ z% B* }/ r$ {
$ @/ n9 g2 C# ~: I" k& G) g
三、0 j3 q: ], z, H
从生存环境来说,国内EMS发展环境以及其他相对高端一点的汽车电子产业都面临一个信任危机。无论是EMSABS/ESP还是SRS等等,由于国内以前的基础比较薄弱,一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竞争,导致国内所有的主机厂潜意识就认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就是一片空白;再加上中国人固有的毛病――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国内的新兴汽车电子系统一概不接受、不支持,这就导致了国内这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得愈发艰难(当然,有点偏颇,主机厂也有很多其他顾虑因数的)。
; f+ j9 q6 v* T  } 4 V; c4 X4 S- m$ d2 [8 K# R( S
四、
2 q# ^  H. `+ w9 i
总的来说,无论是EMS,还是ABS/ESP等汽车电子系统,在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系统集成配套、技术支持、售后市场支持、后期完善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起步,也慢慢开始从国外那些“大佬”手中收回了一些“失地”;但是,总体的发展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这其中,既需要在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同时也需要国内的主机厂对民族工业加以关注、照顾,让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一片沃土。当然,如果国家政策能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进行更有力度的扶持;同时,这些关照也能落到实处的话,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幸事!) _' Z& R: Z& [3 c
0 `7 o: L0 ]( d. D0 @" C4 o4 b
个人的一点愚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院校专家加蓝领工人,即“专家”加“泥腿子”工程。现在的汽车电子产业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连比尔·盖茨的微软都会经常出现些漏洞,汽车电子系统中难免也会有各个高高在上的“诸葛亮”所没有设计到的“小环节;而这些“小环节,也只能通过“泥腿子”们不断的测试、试用、试验,才能得到不断的发现、改进、完善。
发表于 2009-1-8 0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与千行 于 2009-1-7 17:53 发表
5 F0 w3 i' _  L! {% M( r+ l; L一、
1 ~; t; ?. x7 s9 n) L+ o从技术方面来说,简单的EMS功能就是电控版的理想化油器特性:通过曲轴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等得到发动机的基础运转状态,再根据实时的发动机温度、环境温度、负荷等情况,辅以闭环控制,就能得到具体的喷油控制 ...

2 G1 O. T$ t- d# Y! r: E- m, B楼上的是自己写的么?见解很深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4 13:26 , Processed in 0.07274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