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 L) z+ M8 Z/ }8 q
从技术方面来说,简单的EMS功能就是电控版的理想化油器特性:通过曲轴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等得到发动机的基础运转状态,再根据实时的发动机温度、环境温度、负荷等情况,辅以闭环控制,就能得到具体的喷油控制参数;通过MAP图、查表法、实时发动机数据等确定好点火时刻后,基本的发动机控制就没有问题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而且国内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林林总总的各色企业,估计搭个架子把发动机转起来估计也都不是难事;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一家国内的企业在EMS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呢?) t# I) O( a+ r- P
) d* I6 J' s, N1 r! H
二、
% F" g4 P; \) Q$ I7 T从系统集成来说,EMS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零部件选型、定型上,国内企图染指EMS行业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个人,都没有能力、资本和国外发展了多年的航空母舰(BOSCH、DELPHI、SIEMENCE、MagnetiMarelli等)相比。在EMS匹配所需的外围零部件上,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与这些“大亨”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单位在EMS研发方面比起外人来有了一个不小的“短板”。' k, g0 t3 r( \( r! Q f9 C
/ I$ z% B* }/ r$ {
$ @/ n9 g2 C# ~: I" k& G) g
三、0 j3 q: ], z, H
从生存环境来说,国内EMS发展环境以及其他相对高端一点的汽车电子产业都面临一个信任危机。无论是EMS、ABS/ESP还是SRS等等,由于国内以前的基础比较薄弱,一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竞争,导致国内所有的主机厂潜意识就认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就是一片空白;再加上中国人固有的毛病――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国内的新兴汽车电子系统一概不接受、不支持,这就导致了国内这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得愈发艰难(当然,有点偏颇,主机厂也有很多其他顾虑因数的)。
; f+ j9 q6 v* T } 4 V; c4 X4 S- m$ d2 [8 K# R( S
四、
2 q# ^ H. `+ w9 i总的来说,无论是EMS,还是ABS/ESP等汽车电子系统,在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系统集成配套、技术支持、售后市场支持、后期完善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起步,也慢慢开始从国外那些“大佬”手中收回了一些“失地”;但是,总体的发展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这其中,既需要在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同时也需要国内的主机厂对民族工业加以关注、照顾,让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一片沃土。当然,如果国家政策能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进行更有力度的扶持;同时,这些关照也能落到实处的话,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幸事!) _' Z& R: Z& [3 c
0 `7 o: L0 ]( d. D0 @" C4 o4 b
个人的一点愚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院校专家加蓝领工人,即“专家”加“泥腿子”工程。现在的汽车电子产业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连比尔·盖茨的微软都会经常出现些漏洞,汽车电子系统中难免也会有各个高高在上的“诸葛亮”所没有设计到的“小环节”;而这些“小环节”,也只能通过“泥腿子”们不断的测试、试用、试验,才能得到不断的发现、改进、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