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13|回复: 35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35:U桑和董君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4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ection 5.
  G) `. j% U, k/ g有一次,我与U桑聊天的时候,向他问了一个问题。& a* I% Q& Q" y2 I4 I
我感觉,我在日本接触到的一些人,他们的说话方式,5 F$ D6 b0 H! s' K, P
会感觉比较巧妙,比较成熟,比较siccaly一些,
  p6 q# a$ d# \) B; M我问,这些是学校里教出来的么,
- E4 @( `5 [+ y6 \- lU桑回答我,日本的小学里会有“国语”课程。
% Z- J; c/ r: {6 t+ `3 }9 v我估计也就是类似于中国的语文课。; I! ]7 m, G4 ~3 i$ A
U桑说,国语课程里有一个教育方向,# i6 J- V. i5 I: g
是要去弄清楚“对方想要说的东西是什么”。
- {) J/ f7 {3 G. ]) ?- q6 n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0 j) t& G0 ?! B# [1 W我们的语文课里有阅读理解,但是貌似感觉上还是有所偏差。
) D1 r7 |* |5 h
4 M/ A* Z& l: w6 M! I$ j不过,我觉得“通过观看书面上的文字符号,来使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
- C9 o/ N% q$ p. D+ F" [/ ^这个因果关系暂时我不是很能够同意,
* J* j2 L5 G7 S0 ]1 j我更觉得,是日本人生活环境中,大人的谈话方式比较逻辑,
: h% G# w* q4 ^0 a+ \) \1 g然后小孩子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吸收之后,逐渐提高的表达水平,或许吧。
4 y, C+ P. b! Y6 o. X4 Z# g" N1 Y
另外,想到的是,“弄清楚对方想问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个课题。
8 Q& V$ @/ ]2 C1 ^& T, p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 _7 M# C: }& T* _8 s) i% V有时候,别人问了一个问题,自己回答之后,对方说想问的不是这个,而是某某某某;6 V3 H( F6 Z1 P  G7 X# J0 r
有时候,自己想知道某事,于是向别人问了一个问题,结果对方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 N7 N6 r" y) x- A! g$ G9 E9 l这两个事情其实是类似的问题。7 U# g8 q5 }6 H5 U1 M
提问和回答,是我们生活中的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 K. o+ g) n: |2 g5 T7 |
把它们做好,却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做到的事情,总会有各种各样gap的发生,
2 w- t9 {. ^1 X" L. ]( g; {如何把提问和回答做好,是一个需要修炼不断改善的课题。
7 l# k# F& N& x2 O/ V
; {7 s' @: k! r5 v' ~6 l. \# s- O! q+ x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在松下公司,& c- W6 r& n' E( [4 ^7 ~
当时松下电器在中国分公司制造的产品,有使用中国工厂制造的电机,
! l3 x$ @2 Z0 A% k4 [2 ~6 K我的上司发现中国那家厂家的绕线涂胶固化时间比规定要稍短一点。
' ]. _2 G& @1 g4 A$ ^& `: h- X$ y所以上司让问我用中文打电话给对方,是什么原因。3 D2 U! p3 a$ C% l
他不是单纯地让我去提问,而是同时对我说,对方可能会有怎样的回答,0 g" [& a5 y$ U' {0 M
要么是说,对方有技术计算和规格标准和实际业绩表明这个时间是可以的,. e' h( b8 @1 z. R
这样的回答可以接受,
* C( Z3 N$ b; W9 i% ~不希望的回答是,当时由于生产交货期比较紧张,所以缩短了时间。
) `6 p# d8 V( Z4 Y4 y当然,我提问的时候,不会是把答案说出去,只是心里有一个预期的答案。8 o4 \! ]) M1 X: _) Q5 }
然后,当时对方的回答是属于前者,并且把技术标准发到了我的信箱里,
$ B- ^1 `, }4 N6 [( x我的上司也表示可以纳得。1 O% x7 t4 L* ]! `! L6 x& _
这种问话的方式,我感觉比较奇特,之后的工作中也会模仿。/ n% v5 ~" C, \, S5 }
提问的时候,把回答的几种模式也列举出来,或者把提问的目的说出来,
, Q5 P+ o$ y5 P+ o或者是可能出现对方弱势回答的时候给对方准备一些退路,
# s5 [" q! [: S% r# ~$ o这样可以让回答一方也容易一些,容易做到更好的沟通。% y7 b4 k& ?& d% F% ]

. F) c+ L8 s* J0 M9 i有一次,我与外协单位的日本人打电话,谈论技术问题。
, Y' o! c! ]" Z# m4 _我在提出问题后,给出参考的答案模式,
/ C1 }' [$ V9 b5 j9 X3 V4 j然后让对方根据这个参考答案的内容,去选择正确内容来回复我。  h) K3 N; m8 M# k- }
我问对方,电磁阀AP的公称寿命,是电磁阀ADK公称寿命的二倍,
( q( C' u( ~+ s2 K这是因为什么。- p8 e8 l8 m( _5 K, G- P0 h2 i" f
同时我也知道,他不会马上知道答案,5 K2 X) x- c2 S! D, F. `% p
于是 说,比如说是材质不同,对空气有特殊要求,' b' D+ b7 t0 H; H: b, Q  }) C. l
还是说,因为结构不同,所以寿命不同,
& e2 z* E8 d7 Y1 I7 j" s还是说,因为动作方式不同,牺牲某些性能来实现的延长寿命,
5 m. X% I* e+ A8 E3 k1 f希望他向商社去确认一下。
3 I) B" A( q- |, A5 M3 O* @3 P( n
6 N  E' m. \. A) R$ w" H8 F% c比如询问某个高度数值的时候,' i- X0 X. m6 A1 L! E2 j& e
我们会询问,“那个高度的925mm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J' E! j4 q# k2 M: q9 t
我知道对方也不是马上能够答出来依据,
& L8 m6 k) y  A# ]然后我们会加一句我们提问的目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调高一点,
* z, W, s; U: p7 i+ P: H1 P  F8 L  会不会有别的问题,麻烦您帮我们确认一下可以么。“
% E3 K9 X1 K0 W. j; z0 v8 A: p单纯的一个问题描述,有的时候不能够把询问目的都表达出来,6 \+ P2 N% Y+ r! k; n4 |
或者是让对方不好回答,不知道回答之后会有什么后续。
: Z; L( |  A! {9 {所以,把最终目的或者想知道的内容提示给对方,会使交流更有效一些。3 U$ j4 U, U+ ?- U: Q7 p

/ q, @: ^" p7 e; {. A7 B另外,客户打电话给我说设备有问题,夹紧装置报警。$ q' o' {* N3 o
我想知道油压压力表的数值是否正常,
2 I; H+ V4 M6 y  z3 z4 P! L& e( w以往我是直接问油压压力是多少,对方往往没注意看,# y  E# _, w. t2 _, L
直接说“不知道”又显得不好意思,就说“好像是某某兆帕”。  ?7 M/ M6 g0 [: z
数值也不对,也不能够来判断问题所在。
: H7 ~% W; h, W! h后来我改变询问方式:油压压力计你有没有去看一下,还是说,还没来得及看。" K2 p/ X( z- f1 [
然后他会说,还没来得及看。6 M( x+ {: q/ t, n. b- O
然后我说,那麻烦你帮忙看一下后面液压站的压力表,再给我回个消息,您看可以么。
& E6 r9 r" D3 Y( `! A, ^这样得到的信息会更准确一些。
! a/ y( U! S- o0 A. Q  u) L- Z1 J; j4 f' e. o! `
Section 6.
- P1 k' R, q3 `2 r& W4 P8 z7 u6 o; |然后,U桑提到,国语课里另外一个教育的内容是:! e5 t; P# z3 J
“通过论理逻辑的方式去陈述事情”
6 u) M5 Y& g) i6 Q“因为某某,所以某某”,( R: u, \2 b# c; A! W! t
这样陈述事情,比单纯地说出结论更有说服力。
8 O* V/ [$ S* G3 r8 W/ r( U; j$ c! g
关于这一点,我的感受是的确如此。
; L. ]6 R) o! b" D8 k8 Q在这个系列的第一话里也曾写过,
% T) I+ {  ^- t* A: l0 I: Q3 G我在超市里买菜的时候,看到有小孩子在跑,
# E9 u& b; r0 N6 t这时家长要小孩子别跑的时候,是会加上理由的。4 U0 r0 C  R% u8 `" T) \, ]; b
“因为危险,所以别跑”或者“会撞到人的,所以别跑”。- B6 a% G$ H# ~1 m+ @* g3 }
就比一句单纯的“别跑”或者“再跑我打你”要更有效一些。
3 {9 Q1 I* a; E; A9 P% U: B0 G4 l5 p3 \2 @/ g) ^
我遇到的一些日本人,在陈述一个事情或者要求做事情的时候,! r/ [$ ^: \% L/ W
往往会加上一个“里付”,翻译成中文是 论据 的意思。- Z# [8 ]- h% {
我留学时曾经在厨房打工,晚高峰繁忙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菜码,: D# o" t4 s% M( K
每次都是在忙着炸鸡块之余,看看菜码没了赶紧准备一些,
$ m) B# \# k7 `4 k, V有时候忘记准备了,一旦来点菜了,就会手忙脚乱,
8 f1 A5 d* N0 A# ]& {有时候大厨会向我喊,提醒我赶紧准备菜码,6 V, H0 ]( p. W6 a+ K
我有时候能够自己想起来,不用提醒就去准备,9 _' V* O5 @% }  [8 z
又有一次,我看到菜码用完了,就拿出洋葱准备再切一点,
' I4 E! [6 V' p" h心里想的是:你看,我不用提醒也能注意到这个事情,多聪明呀。
5 V; T  q0 }0 v大厨过来对我说“不用准备了”,
: f( f( [$ \7 F  E1 k我当时一楞,
/ f* ]; D3 }% n' _/ q  U) Q7 A然后他马上补充了一句,“已经八点半了”。
3 q/ @6 k6 g8 G' U/ ]9 u+ j我一看表确实如此,也就认同了。
0 @1 _' c! ?" @就是说,因为过了高峰期了,所以不会有很多点菜一起来的情形了,
* U: M# D  n& M: p/ T- y( c& H因为不会一下子需要做很多菜,所以不需要提前准备菜码了,6 K6 |7 h* e$ Z* W  Y
这就是用一个因果关系来陈述的事情,使人更容易纳得。
0 c1 {- Q$ b6 m; ^( d" ]" { 5260.jpg_wh1200.jpg
; ]! a3 Y2 d9 Z( K
3 q- F* U) S7 T$ U) [再比如前面在提到一亿日元的时候,2 t- U+ L# `% ^8 _2 I; N
董君直接打断我们,说我们是错误的,我们俩当时到最后都没反应过来,
; f' y+ y7 E. E9 i- _5 b2 Y其实他可以加一句理由“一万日元纸币可以兑换六百人民币”," m0 q. B4 @; h9 B, E: U( D
这是我们出差兑换时常用的数字,
/ x  G( |$ I4 ^* H* ^) S4 S" @4 Y) _# C$ M; L如果有了这个依据,
, ^: c1 c/ D1 y8 @7 Y这样我们马上就会算出来一亿日元相当于六百万人民币了。) O. _: G+ G5 _2 @% j% z2 A5 C
能不能找出来一个好点儿的方法,是一个需要灵感的事情。
0 g# T  M  C9 a1 L- V7 G4 V2 o1 }. Q# ?, Q9 s
U桑还提到说,日本式的communication,2 E1 Z% A! |' }" a% {
会比较注意“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 v- k) b$ H; a( P# t
当然了,也不会是全部日本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S9 r( v+ e" V, n, J8 ]

7 B" j* `& S1 I! H( I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挺关键的,8 D" ]8 i0 U( J/ n4 @: D8 v! E
我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去的第一站是福冈市,
; u7 c5 s% f0 z在日本来说,算是一个偏僻而纯朴的大城市。" O* G/ U- e0 c! E' h! Z. C
我在那里遇到的许多人,在我询问事情时,都会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3 f) L2 m! H8 a( ]" k* g# M( S
给我确切有效的回答,或者是帮助到底使我解决问题,
. }$ F* U' u# Z9 k这点使我感触颇深。
1 a9 x- q" m( }0 U( t1 d/ w! e后来我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也漂泊过一段时间,! e* U) X; P. t2 Z. X8 B
接触的日本人,在交流之中也会有这样的倾向。
, ~. o9 I" k9 h这也是我在日本学到的东西之一。  k4 s* {4 F/ I% b- c9 L
& B9 N' V7 u; P* G, t* _1 }6 G! u
比如,在考虑事情的时候,& c3 ~  t; K0 p* \8 w
如果考虑的范围,只在自己这一边,缺少对对方的考虑,' H5 L9 {; q; B# Y9 @! n( V
那么,事情进展之后,就会有不好进行的可能性,
6 n0 o9 p5 G2 Z3 X/ ]- Q可以参考的一种方法是,自己这边考虑一些,为对方那边也考虑一些,7 H1 q: X6 I; P) ~# b5 @; a
这样给对方也留一条路,大家都好走一些。
0 M1 L4 Y  \: o另外就是在双方讨论问题的时候,考虑一些对方的立场,也会更有效一些。+ U9 @% j- p0 p  Z

2 }7 B' S0 M( d* B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也会预想到,: V$ z$ l" I( `1 W7 R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如果什么事情都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那样做真的好么。
) s- V/ b6 q# n4 b# o关于这点的解释是:
2 K2 j- H. s/ {) Y# k# m& h一个理论,如果进行不合适的外延,那么它将是不适合的。
1 Y* l1 \& x+ n2 j4 m5 R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用一个极端去否定另一个极端,并不是理想的做法,
, u3 A' {- x, t% K# [0 \- d说黑色不好,不代表“要去做白色”,还有其他的红黄绿灰可以选。$ M, I% ^2 J+ h% }7 s9 r
“完全从自己立场考虑问题”,或者“完全从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6 i, l9 j, t( q) g  n8 K* \
这是两个极端,站在某一端,或者过于偏向某一端,都是不好的,
; a, C, D2 T+ [* Q我们要做的是,在它们的中间找一个平衡点,来把事情办得更为顺利。6 i" [2 |1 ?+ B% X. Z

# I' Q0 e5 W8 c( @  o9 KSection 7.
# m! Y, ?3 S5 Z) G然后又提到了董君。6 ^9 u2 M2 p' j( W% l
U桑说在与董君进行问答的时候,
9 v- J, y) \! B' g& Q董君的回答会有“偏离”的情况。
  n2 g! M2 X2 |, |1 z就是说,提问方想知道某个事情,* t) `+ l  J+ |7 U; l; u! n
但是得到回答的内容却是偏离的,
- G$ M5 V( ]6 D# h$ ]% J/ P7 F针对问题,董君会回答一些看似有点关系的事情,
# Z( _# K  y9 X( P但是“想知道的信息状况”,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1 M  {( v% F- T" b
; z8 K9 V2 Y- c* g% q( K( x有一天我给U桑办公室打电话,是董君接的。
: w5 G; L* g+ Q; ?' f3 b( I我询问,U桑不在么,% |1 J; |" |5 L
董君说,U桑现在不在座位上,
- q" W* g- J4 U9 _我询问,U桑什么时候回来,
2 J. @. M* r! t, R( ~$ g. L: w+ b董君说,U桑4月3号回来。9 @9 z, R- Q* Y
实际结合上下文,我问的是U桑今天什么时候回到座位上来。) w/ T3 k( s# P- M" q2 h, E8 G
但董君回答的是U桑明天出差的返回日期。$ x& T( M- F2 |; A: V
当时正赶上是董君与U桑要去日本出差,董君刚刚帮着订完票,所以他这样回答。  E9 b0 [; O( t$ \1 G' l5 G2 H2 E
这就是对前后文理解的偏差。
. J6 `1 X( L. K9 ^6 o社会人有一套问答的逻辑套路,( e- L/ C2 ~# ~
如果你不在这个轨道上,就会答非所问,就会被扣分。
8 W8 O8 X/ l& Q1 m7 {
! ~9 n- ~& L6 A9 c% p& r我给U桑讲,有一次董君给我打电话,提到他某月某日从日本回到广州,) V9 H) I  y+ p- ]% j1 `
我问他下飞机后行程是怎么安排的,几点到天河。
" N% \, U5 `! l0 z# x6 `9 k9 q  s董君说,“从白云机场出来后坐地铁去天河汇合倒是也可以,
% W( j: M9 w# \9 w, v但是有个客户来邮件了,说让他在成田空港免税店买个马桶盖子,
9 C6 N, Z$ a2 V' m. D7 \& h9 U6 d由于客户那边是大领导,和他们公司业务联系比较多,
. S' H1 ^5 N# v7 ?; g5 F如果耽误了事情那不太好。
' m7 b! L2 W  e如果买了马桶盖子,那个东西的箱子特别大,
, y5 V! [" ?: u: d) M* W& ]坐地铁不方便,考虑要不要打车去天河。“0 V+ A6 M6 F, U/ u& `* Q/ Q# g
我听着电话心里着急,心里想,
6 ~4 F: g) P, Z' ]! I- W" |0 F+ L. y8 k你说那些箱子什么的都是多余信息,直接说个时间就好。: q$ t" C# g  X$ U
“客户要求带东西,有可能坐地铁或者打车回来,估计一个半小时之后到”。
: o! Z3 A/ E7 j" g/ w: T这样说就好了。他东拉西扯地说了许多正确但与我无关的信息,让人着急。
3 j/ Y0 a1 G1 @4 h) x* _所谓回答不到点子上,就是这样。
' S7 L/ O5 H7 Z6 ]) x0 Z5 s- O, c2 x& P* v
U桑说董君确实是这样的,
9 X/ Z! H2 b' D+ ~/ L' s2 aU桑对我说,他对董君的感觉是:2 U( e  }2 X1 Q' n3 ~3 v' f
如果你刚进公司,表达方式不好,让我教你,倒是可以,但是,& H/ ~# p  p1 u
第一,你是以30岁的社会人身份进公司的,不是新毕业的学生,8 K" Z, c8 |% k: A
    “你30岁之前需要学到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让我现在来给你教。
9 v- c& c7 ]- K" M; `5 f- k: Q) G第二,让我教你也可以,但是在我教你几次之后,
" x' X$ {5 ]# G3 E6 Y+ V2 v) M    如果你根本没有表现出听取吸收和长进的意思,
( }3 a; @* F! c$ s9 [: [  A, k: M    那么我何必要浪费时间继续给你说。+ @6 w. t- O- m& I, `4 Y
我问U桑,这种类型的人在日本会不会有。
, k/ X+ f4 s* s7 B6 y! c6 ~U桑说,基本没怎么遇到过,应该不太多。+ H$ P1 H5 t2 s3 R
我说,那就算日本的大人比较成熟一些,$ @  T9 c8 l2 P; T) e6 E* P
那么日本的中学生会不会是这样的呢。' p/ |3 s# @6 }# `& F6 `
U桑说,日本的中学生也是比较siccaly的,3 j# l. |" U9 K" @
表达方式做到这个样子的不多。
' r. {* @) f0 ?- s+ H
2 H5 T  t. R: e4 J9 j. X' t所以说年轻人参加工作走向社会,3 |% c7 j7 e  r4 I
一个是要注意去斟酌改善表达方式," [8 \. W7 K% r' B) e/ J
另一个是在别人教你的时候,要让别人感觉可以继续教下去,才好一些。
5 ?6 M* I1 g+ K. D% p( B# X5 k
& o  W; Y# D# u/ W4 U* W5 [/ g$ T2 ]: Q+ W$ L" c6 ~
2 [% K4 o7 J  h) Q% f# v+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03 收起 理由
紫辰耀宇 + 1
雷霆小资 + 1
吉吉几几 + 300
果果0122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jishu|主题: 57, 订阅: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3: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提高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甚于专业水平
发表于 2018-11-14 2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晚发的贴子,先顶再细看!
发表于 2018-11-15 07: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体会。。。反复阅读多遍,收藏了。需要学习提高自我
发表于 2018-11-15 08: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的文章
发表于 2018-11-15 08: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子大侠辛苦了。
发表于 2018-11-15 08: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ZZ大神的分享非常精彩,受教了。不过我对“siccaly”不是很理解,这是哪里的简写吗?
发表于 2018-11-15 0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神的故事令人收益啊,膜拜学习。
发表于 2018-11-15 0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海无边123 发表于 2018-11-15 08:26- B, o" I7 \* ~8 l9 t
ZZ大神的分享非常精彩,受教了。不过我对“siccaly”不是很理解,这是哪里的简写吗?
  t4 v& g1 H6 Y
来源子子大侠以前的文章:7 r3 L8 e: A" {
***********************************************************
$ m& U/ R  \! p3 W# n$ J( u; J+ _1 ?
6 F! {8 p4 F0 N( R; G"早晨上班,迟到了一点,我到教室时,事务员不在教室里,$ G* c" x( x+ R7 q
于是我悄悄走进教室坐下来,当然,被发现,被批评了。!1 q3 F& L, P3 T  h
晚上打电话和朋友聊天时,我说我上班有迟到了。2 P1 v3 v. m, G0 Q  ~( M8 \1 O6 U4 C" |
然后朋友说我:“你已经是社会人了,要siccaly一点。”
  N" h9 l* U0 {7 H0 psiccaly,是日语里的一个副词,意思是:: f" j- E+ M) t" p- r- j
“要紧张而不要随便,要认真而不要顽皮,:
8 V! q4 e( w4 m8 B. Y要坚持住而不要放弃,要有责任心而不要幼稚,
0 O- d) k) I0 K要自我约束而不要放任,要好好做事而不是毫不用心”。: e/ h! c( k6 x4 q- V
多么好的一个副词。5 _. ?  P7 V" Z+ ]
看看那时候的自己,看看一些刚来日本的小留学生说话办事,+ s& V, i& |5 |3 k; k3 V
就会觉得,siccaly是一种需要偶遇的宝贵的素质。"

' J9 l0 ]  V5 y9 h3 C; v) A. f. }
http://www.cmiw.cn/thread-393840-1-1.html
$ G& w* f9 w. P( l
+ V4 _, T, h: ~

点评

谢谢,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8-11-15 14:2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子子61961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5 0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14:43 , Processed in 0.08169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