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乱侃宽厚板,侃是很容易的,大家谁都可以侃,专家、教授可以侃、设计院的家伙可以侃,连钢厂的家伙也都可以乱砍,就连象鄙人这样的市井‘混事之徒’都可以出来乱侃宽厚板行业,看来这个行业是发展得有些过热了。说归说,侃归侃,最终是要把这东西落实到图纸上,出来真实的设备,设备还得好使,轧出世界一流的船板和X120的管线钢,诸如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厚板的‘Z’向性能很卓越,到这时候再问:还有人吗?会议桌边上是空空荡荡,一个遥远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找洋人吧!" L7 X9 ?& ^$ c6 `* |
& M& N8 @+ k) {
我们经常愿意说的一句话就是:洋人发展得早,所以我们赶不上!这话说的没错,洋人发展得是早,美国卢肯斯公司的5230建成投产于1918年,它的产品广泛用于大型的战列舰和航母,日本和前苏联在40年代也都建有自己的宽厚板厂,分别都是5300的。9 H; [* H, B6 m# a# Z) Z
3 D; h3 F. j, r/ j
为什么我们总是跟在后面?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早年的东西我们就不多说了,它可以被追溯到太后、战乱、蒋介石的腐败、文革等因素。现在总该是升平年代了吧?国家又有用不掉的钱财,怎么还跟在洋人后面跑呢?
& e( q; ?, e, f7 K7 k) b( Q/ b3 C0 ?7 D
说到上面这个问题,就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搞工业的习惯、人员的素质、行业分工、学生学习的专业宽窄都有很多的关系,以至于我们整天跟在洋人后面学习,洋人用我们的钱发展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水平,再把这些东西用在中国市场继续盈利,获得利润以后继续发展技术,成了良性循环,造成我们永远都跟在他们后面跑,老也追不上。
' N" q* V: b- f" S% ]8 D
* O# b) w: w3 i+ r) X; t% p+ q 我们的行业分工分成钢厂、钢铁用户、设计院、重机厂,钢铁用户用的材料要按国外标准执行,即使我们有标准,也基本是套来的,没有自己的冶金冶炼体系。重机厂制造设备,但不熟悉冶炼和轧制工艺,设计院可以做工厂设计,但设备设计能力比重机厂还差,因为重机厂给洋人干过活,有零散图纸,这就造成整个行业链的脱节。
, m$ N0 v" b0 j3 N; q6 J$ e% V1 E
再看德国和日本,他们的循环体系是连续的,许多的船厂和钢厂是一体化的,属于一个大的财团,需要什么类型的船板,会和钢厂共同研制,使用的好,以后这就是标准,并推广到世界范围,大家都得照着这个炼,照着这个轧,这无疑又为钢厂找到了世界性的出路。: f, c' A3 N5 \/ }4 B
1 h* e. x! g' Q# G 而在设计、制造行业,洋人本身就是一体化的企业,早年有美国的麦斯塔,从水压机到轧机,统统地做了,后又有SMS—D,也是属于统统吃下型的,从表面上看,他们设计能力比我们设计院高,制造能力比我们重机厂强,许多人都不解,这是为什么,难道洋人有三头六臂不成,其实,洋人也是逐渐练出来的,80年代的时候,西马克远还没有今天这样强大,如果不是我们把宝钢项目给了他们,今天你就见不到世间还有个SMS—D,它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其大部分经验也是来自于中国市场,我们成就了它,把它推上世界级的钢铁行业承包公司。只是可惜了,我们自己却没能积累下什么宝贵的经验。
) u8 W3 `1 J1 N, p" t8 { W, q. u2 {( ^. P3 z
设计院的家伙和洋人谈判非常吃力,尽管他们熟悉工厂的布置,知道‘水,电、风、气’的管路走向,但洋人和你谈5500牌坊的应力分布、液压AGC的大缸、大的锥齿轮箱、轧辊的辊型控制及原始辊型的磨削、冷却的方式对板型的影响,热处理的方式及辐射式全氮保护加热和淬火机等东西,你就打心底里佩服洋人知道的多,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洋人行吗?说行也许行,但细看,侃爷是也!不过就是见得多罢了,他们知道蒂森就是这般轧钢、这般冷却罢了。
/ @( ~" Y& x; I3 j7 e$ |6 y3 i: d" U8 A" C1 L
洋人翻过头来可以再战我们的重机厂,重机厂的家伙不懂轧钢工艺,洋人说要多大的力才可以矫直厚钢板,你也只能听着,等洋人作技术设计,有了技术设计再拆成详图干活,挣的就是辛苦钱。' g3 B7 `5 u, ]+ k7 ]# ~/ `
* U. \2 `3 Q) F
洋人把我们各个击破,再统一整合起来,美其名曰叫‘技术总包’,核心的东西是给你用,但不告诉你实质内容,你能琢磨就琢磨,琢磨出来他也不告你,许多国人还害怕有什么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有些是有,有些就是根本没有,为什么?洋人自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8 }0 D4 b( a3 l( P
) j' k" N; i e M( r 洋人卖给我们的5000宽的矫直机,接轴可能会因为过载而断裂,而安全装置并没有起作用,矫直后的钢板的板面会有很深的痕迹,外行人看了不解,洋人疏忽了吗?不是疏忽,洋人很认真的,只是这设备是世界上的第一台,有些理论问题他们也不明白,但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功底,看到现象以后就知道是为什么了,洋人可以很快提出修改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并从此获得经验而进步,再卖同类东西的时候就没有错误,使你以为洋人很神,神乎?依然是侃爷,只是用你的钱长了他自己的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