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楼上国际化社友前面几局话的观点不能认同。- ^1 X, l( r) Y6 @. c, Z- B
楼主所反映的事,其意义远远不单止是某个产品误差几个丝的问题,其实这些事在我们机械行业普遍存在的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产品质量落后的根源。因为他所反映的那句话:“这个(零件)超差了几丝,还能不能用?”,到处都能听得到,相信您也听到过吧,我听到的也不少。/ d, H- i& N5 Y5 r
不过,我的态度可是很坚定的。7 Z0 C% n6 _6 w, K
1、为什么要分国内国外的呢?图纸面前,一视同仁。超差就是超差,就是不及格,即便老板问我,也是这个答复(真的试过一次)。6 }! a( q1 _( o/ G i6 W; y
2、为什么是自己装配的,这产品就可以使用了呢?
* ~& w( B) I, m( T我举一个实例,我公司之间曾经有一批零件,也是差那么几丝一点点的,没有出货。有一次工程需要,组装部件,那时好心的生产人员及质检,就逐一调整装配。送到现场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纷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闹得维修嘛、不是(因为零件的互换性问题),不维修嘛、更不是(客户不放过你)。最后全部更换,成本更大。
. [% n' I P% I! }3、我认为更不能为几丝的问题与老外沟通,这样子的话,他们会认为你没有一点原则,以后还会找你做生意么?
% A8 Q8 q0 @, l% w0 X, u+ I) Q; Z最后的办法,所有不及格的产品统统倒垃圾堆里,并教育好员工,才是长远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