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75|回复: 27

按工时绩效考核在非标公司一线行得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2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来第一站 于 2017-8-30 23:56 编辑 + t) ]2 T) F/ u7 V5 R! M$ `4 u

4 U& `# t+ _5 |( n9 e6 a    大家知道有一定历史和规模的公司在对一线工人的绩效考核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办法。, W; |% J/ z2 S! g8 i/ x
    拿机加来说,一般是工艺人员出完相关机加工艺文件都会给出相应零件的机加工时,车间主任根据每个月加工零件的工时总和计算上报绩效。
2 }6 o2 K7 i) [4 ^  t    装配车间也是一样,严格来说,装配也是要有装配工艺的(关于装配工艺本身其实有很多值得说的内容),普遍的做法是将常规产品模块化。
+ z, |# s0 E7 L" ?比如:+ ~6 W) ]& U2 d( _  V8 j
    调整安装一套滚珠丝杠副包括两端的支撑座和进给电机,完全可以参考以往装配经验给出装配工时,再结合实际乘以一个系数,线轨、模组,气缸以此类推。9 u% i9 ^4 P3 [9 H
    装配一个齿轮进给箱可以根据它的变速等级,大小、复杂程度归类给出合理工时及系数。
9 F& F, b& O2 |+ U/ M  u等等吧,其实很多东西都有相通性,时间长了认真总结总能找出相似规则。- e; I9 F9 A: ^6 l
    这就会对工艺人员要求较高,首先对产品结构要很熟悉,对典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工装,检验及检具量具都熟悉其使用过程及方法。
! w9 o4 _1 O2 b4 y6 y2 v# n    当然也少不了和经验丰富的装配钳工师傅请教,时间久了上下部门相互协调慢慢就会总结出一套好的装配工艺指导和工时标准。
5 _1 O6 @, g6 Q, s4 q+ Q
9 @: s; Q* V: d6 ]* M9 j
    这样就不怕车间工人磨洋工了,一套设备下去图纸和装配工艺都有,基本的工时都有了,至于你装十天和一个月基本工时不会变了。1 O1 s; |1 x. e% j/ v1 D
    至于有人会说质量,那是另一个部门该管的事了,我们的做法是关键功能部件装完要找质检检验签字确认后装配才能继续,还有出厂检验。
% k7 L( b: G0 R: i) |% Q* {    如果既没有工艺部门也没有质检部门,机加靠师傅拿图纸自己发挥,装配随个人经验那以上都无从谈起了。5 I/ x, q9 ?$ l; s" O% E
3 @6 F$ C  Q" `) d( W+ h

  N1 S( i+ l6 p) T" u: V0 ^- Q; I: H7 W0 r9 Z
0 r2 R9 E" H& R% {

, k6 k5 t  {8 ^6 t" H8 v1 l2 G4 N- f5 A  Z$ Y
( x, ]! v* a' _; _. i3 X
/ J0 X. N7 _( {8 n' ^: Y
, g7 B! b* y+ B" J2 k9 D3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ExplorerEzreal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07: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系数谁定?合理吗?

点评

工艺和装配部门协商,系数可变动,但基本工时要保证相对稳定  发表于 2017-8-31 12:17
合理又咋样?额定是一天装5台,你都是装6台,你认为你能拿到那一台的奖金?要不了多久那标准就变成了6台。他又7台,要不了多久又改为7台。  发表于 2017-8-31 08:17
发表于 2017-8-31 08: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 P. T3 F/ j6 K/ ?. }" [1 l/ i, B毛主席说:党是人民的党,国家是人民的,作为共产党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z9 N# Y0 b8 e9 h) L2 F$ u/ B现实是:你懂得!

点评

正解!非标是最不好定绩效工时的。  发表于 2017-8-31 09:30
顶。  发表于 2017-8-31 08:18
发表于 2017-8-31 08: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以前公司,生产车间是按工时计算,因为工时好敲定,按图纸来就行了。装配车间是按项目计算,因为工时不好敲定,而项目好敲定,一台车载钻机,多大型号,啥配置,公司内部组装价格多少,明码标价的,几个工段完成这个组装,不管你多长时间,就是这个钱。

点评

现在大多这么干法,承包制。工人也有干劲。计工时是做的多就成傻逼了,以后天天得干这么多才行。  发表于 2017-8-31 11:32
发表于 2017-8-31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干技术!远离质检和工时定额之类的东东。
  V* U( @7 x. D! N9 ?! ~
发表于 2017-8-31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不太合理呢,弄这个还不如做其他的

点评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时间一定会遇到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7-8-31 22:51
发表于 2017-8-31 1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很正规的公司应该能实现,但是小的企业不一定就能实现这样的工艺!
3 y3 Y4 D* w1 l4 v8 `3 Z8 }- J- z6 L
发表于 2017-9-1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遗城落梦Ω 发表于 2017-8-31 11:23+ @2 j: d  S7 [3 F( U
一些很正规的公司应该能实现,但是小的企业不一定就能实现这样的工艺!

, J, A9 T# x0 _/ c: `) Q) Q- X3 K1 t是啊,主要是成本问题,有些部门不能产生 明显的效益。就像老板宁愿选择20W 招一个销售经理,也不愿意拿18W招一个技术大拿

点评

对的  发表于 2017-9-4 11:06
技术不值钱,关键看能不能把手里大家都做一样的东西卖出去才是人才。  发表于 2017-9-4 10:42
发表于 2017-9-1 16: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试过,开始都有热情,后来就互相眼红,琢磨找漏洞

点评

人的原因。  发表于 2017-9-4 10:42
发表于 2017-9-4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好说吧,要看产品量,产品量大还好说,产品量小种类多,定起来就复杂多了。
$ ]0 a# y$ T# r3 {0 W$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7 18:51 , Processed in 0.06149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