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知识,一个学生也很难理解得很好。聪明人站旁边看到便嘲笑他。% r" S) v( |$ N: W2 R& I
其实很多知识,即使这些聪明人又哪里真正理解?: q; O. E% E) `. x+ ^& P! r% a3 y/ _
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当年的艰苦探索,一步步地遇到困难,一步步地解决问题,一步步地发现新问题,这些当年工业大革命时期,欧美的工程师们经历过的一切,我们都没有经历过。但是他们经历了,并且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很多知识,很多常用而经典的结构,很多看起来简单其实原理深刻的机构,很多初看莫名奇妙,其实非常巧妙的方法(比如优先数系的应用,比如螺纹的发明以及改造,比如矩阵); Z! l2 x+ G+ W) Y! M$ q1 r
这些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我们只是在他们总结完成之后,学习了他们传授的知识,大量地学习,填鸭式地学习。我们学得快,学得多。因为人口众多,聪明人也不少,所以,看起来成绩也不错。
; k$ s3 B6 y0 }, M8 p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知识,获得了,不一定会用,会用不一定用得好,用得好不代表能触类旁通,发明新的用法。为什么欧美这几百年来新科技新知识层出不穷?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之前探索的过程非常重要,这些痛苦的过程,不断给他们灵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更深刻地懂得了一些经典结构为什么要那样做,所以,他们也就更能做出新的东西,好的东西。1 q2 V9 y/ D- ? U/ V" V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教材看上去大多复杂而深奥,但是却那么不接地气?答案就在上段。
- X* {) O+ x2 y; \# K& y/ l [8 A所以,请论坛的聪明人们,不要过多嘲笑入行的新手,机械这一行,本就属于回报相对较少付出却相对较多的非朝阳产业,就请不要互相伤害了。+ H- L. M0 L! i$ R1 \2 @% b3 E
" x) C# Q% ^+ p
- p1 O! b- J1 E* 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