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57|回复: 39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29:错误指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6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29:错误指摘; S8 g7 ?4 m+ P' U" A, y

# F( ?' a9 c  {5 A& w& C一个团队,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时会有人出现错误,需要去进行指摘。
+ d7 N- a6 J9 c3 o关于错误指摘,在日本见到了一些特殊的方式,想在这里叙述一下。* T# J* ?( D/ c9 Y
+ c0 ?+ x: j) i. @
Section 1., f4 I: T2 j6 ?( p5 f; [9 v7 o
在这里,首先罗列出几种情况。
- z  l6 g0 M- D* D* ?+ m7 \' T; T指摘者(正确的一方),被指摘者(错误的一方)。5 }9 v- R( Z) S! K
他们的表达方式及回应方式,可以考虑到会有如下几种排列组合。0 v: E5 u. s6 v( \( o) e3 W

7 s% r8 a  |; p9 gA.指摘者 用不留面子的强硬方式去指摘,
' x: v8 o2 o/ Z" {6 I$ J, p
3 l9 z: a$ E$ e  M# Y+ g7 x! N          被指摘者 陈述借口说出自己这么做的原因花时间进行辩驳。
: i, ]! H! s5 b0 F7 n0 k: m7 ?. O) D/ y
B.指摘者 用不留面子的强硬方式去指摘,
% Y6 O" q$ w) b6 V) a5 T4 g
) S$ y$ |6 t8 B+ {  z' h          被指摘者 直接认错同时被伤面子心情也不愉快。. S) y5 T0 B3 [2 D* P5 h) O

7 w2 j( ]; p, s. Z$ R0 [  o8 OC.指摘者 用不伤面子的柔软方式去指摘,
9 K0 E$ y8 c  D2 Q  g8 N' T, ]& w3 ?8 I/ B7 m
          被指摘者 意识不到这是指摘认为问题无所谓继续陈述借口说出原因等。
* X' h5 T/ X5 ]! x1 g: \
. ^$ s9 |( {) N% ?, mD.指摘者 用不伤面子的柔软方式去指摘,
2 ]/ K& z( u' t5 |$ V# ?/ p: S
$ [: R1 A! U7 I) r% O, T6 I          被指摘者  明白对方给自己留面子了所以赶紧认错修改改正。; s9 a4 ]* ?4 z+ e5 v
1 @  U! S# o$ |1 G" u- U
然后再来具体阐述一下:7 ?# }: ]2 }8 \* V6 z4 X5 X

! \' T' y& z; U! KA的情况是这样的,# @9 R1 Y. a6 S5 {3 z! T; g* N/ @
一方发现了另一方的错误,进行指摘时,使用生硬直接的方式,用祈使句或者反问句,
2 ^, I' X& L4 q% h# [' c+ k$ O          “你说的是错的”“你说的根本不对”“你做的不对”
1 N8 D( `# N9 B/ y* E; S: b# o5 n! \          “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这么做对么”“你这根本不行”
4 X1 f0 B% |, a2 S0 P          “你为什么没做”“这个你都不知道么”“你说这怎么办”& B) C7 y( }9 u4 g. U; _( U
          “你做的这是什么东西把它改了”“你赶紧去做某某”
6 A- H7 P4 |- [; S- c& O          “你看你做的这是啥”“都是你的问题”“你傻啊”* ~4 y, M' U/ @# c4 b9 z

, q1 V: |% E' j# n* O/ g/ W然后另一方被训斥了就会感觉很跌份儿,然后开始进行辩解,6 K4 D7 J" z# `& k
陈述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做,当时有什么什么情况。, J. q5 o. N- P
然后双方再继续花时间相互辩驳,最后弄得不够愉快。9 f# \1 X0 w) C. e4 s1 F
其实问题已经明确,当时做事的结果是不对的,是需要修改的,
. c" p/ v. [' J" P但是由于双方方式不当,
3 q6 ^  {( c* |% l6 ~* W3 U导致指摘和辩驳的过程往往会变成了一个面子之争的过程,
5 J) ~+ U/ u9 t; L一方得理不饶人,一方打死不认错。
4 B8 M. L0 h: _5 S2 x8 j花费了时间,而且使双方都不愉快,事情解决得也慢。; \) X2 \! K' c1 W! X7 ?

+ V0 Q* G! u* L而B的情况,虽然时间上能少一些,9 B0 _# I5 C! n# K8 c+ c0 t9 b, t
但是确实是被指摘者被人批了一通,去改正去做事也不愉快。- a3 a/ G" \8 G
1 F, a% \0 e: ?  X! o5 i
对于C的情况,是说指摘者花费心意去做去照顾对方,把问题说得轻描淡写委婉一些。
0 T) A- t' F& E' G/ s# ]5 m但是由于被指摘者“领会不到意图”,导致了如下结果。
$ l% j9 i3 u+ o# V. E6 K第一他没意识到问题,第二他认为无所谓,7 f- L0 ~, _4 p, R4 d
第三他没意识到对方是委婉的给他面子的,第四他认为对方的话是多余的。
& p0 }$ K) \+ T5 S4 e那么就浪费了指摘者的一片心意,问题没有迅速解决,' t/ J; n: Q; ?  f$ O! y
同时指摘者付出了善意却被浪费,导致一种不愉快。
4 q) ]2 ?5 J/ E1 N7 {
% k4 p6 J6 a$ L6 ?! C, w( ~, S这里D的情况,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过程。
1 e9 F3 C& J0 n8 W8 A/ P# N一方面,指摘方,花了心思付出善意,做出一个台阶,) \2 W8 _) c: p% s( z
一方面,被指摘方,心里认清是怎么回事,没有什么不快,赶紧把问题解决,0 Q, b6 u) Z- T" S2 r5 X# T
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皆大欢喜。; ?- |0 g7 E. G# _  Y5 e

8 M3 f! Z) T8 k由此看来,这个错误的指摘,这也是一个需要“双方”进行努力的过程。7 _- @( I3 j, `' y) R3 _: R& p
如果“指摘方”不去努力用心,那就会是A或B的情况。0 y# x, a1 p% B0 N) ^5 i# e3 R
如果只是“指摘方”进行努力用心,而“被指摘方”却意识不到,) L4 a5 f+ p7 e: ^1 P, i
    那就变成了C的情况,浪费了心情。, Z3 ^6 |* _* [6 @6 t0 c! ]
如果“双方”都努力用心,才有可能得到D的结果,更好一些。
; M" B' b3 `' d0 L  k, o( Y5 o  t1 c+ ~  s$ p  K' h; ~
我在国内所接触及所见到的经历,貌似是A的情况稍微多一些。( N  W. O! R; m( p! L" h! V
为了一点问题,由于双方都直白不去委婉,3 Q# O- q* y$ ]# _# X9 J
弄得即伤面子,又多花解决问题的时间,还不愉快。9 ~6 e' u  E7 O- t' a6 I" M$ S4 E

+ M$ G" b! m+ e. S8 X4 l我在日本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新的方式,才知道原来对于错误还可以这样做。
/ a. O6 X5 [- z% u9 `3 H0 E刚开始留学时,在语言学校里,我切身受到了D方式的教育,$ P# b) N3 W2 [- i0 x3 ~. Z
认识到,原来“指出错误”的过程还可以是这样的,
/ U# r9 V8 t4 r/ b% a& t3 P指摘方如果用柔软的方式,那么指摘将会是一个可以是让人愉快接受的过程。! ?7 g6 U7 _/ @! N
$ D, Q$ R; Q3 {. Q) j3 ]

2 v! C$ ?1 p1 j( @5 R
% e# o# m/ y% W' p在语言学校的时候,有一次我做得不对,我的班主任把我叫过去,
$ K6 T+ E8 Z: y她用很轻很温柔的声音对我说,
( s! Z1 x6 _9 Y3 ?& ?: K  t" v“子子さん、あのね、ここで自転車を置いていけないですよ。# Y9 i3 k- L; ~9 D0 Q( p
通路の邪魔になりますし。ごめんけど、駐輪場へ移動してくれませんか。”
+ A- J6 ?- k( H) t6 X翻译成中文就是:
8 d$ n2 y. T- l6 q, R0 Z7 Y“子子桑,那个,这里放置自行车是不被允许的。行人路过时不好走。
" |1 L- M1 i3 H虽然很抱歉,但是你看把自行车挪到那边的停车棚,可不可以呢?”。
, [! u7 \, F4 s# i+ M/ b
+ D- b5 R$ r7 i, k4 y! k' X明明是我做错了事情,但她用轻声的方式来进行阐述,不给我压迫感,
! a* {" ^7 A/ l7 q+ Y7 R在指出问题,陈述原因之后,带上一句道歉的话,然后提出要求,
5 v9 _1 k  v; S' ?0 T并且最后用征求意见的方式让我去改正。
: c' R# u. f7 m5 ]这样,我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也明白她给我了足够的余地去下台阶,( x/ m9 s- x0 L* W9 {
所以我必须赶紧借坡下驴,向对方道歉然后然后去改正。
2 a  s7 c* K4 Q2 J
' [9 i: P2 v1 _% d+ x8 w后来我在日本的公司里做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7 o8 A# C: X9 j% P& }$ c我画图的时候有个地方没有去确认外购件的新型号尺寸,
+ H% f6 U1 w3 \& z所以高度画的不对,需要改图。
5 E4 V! D' ~7 U, D- D# {) Z那个和蔼的领导对我说:2 C5 t' ~6 @8 O% z  G
“这个地方外购件的尺寸好像不太对,0 o/ K: c4 r- m
要不,你看能不能重新查一下新型号的尺寸。”1 C+ \+ D* r8 s/ h. t8 P
7 v, H+ Z& ^- y1 ^
我基本上听了前半句,就会想到是自己漏掉了尺寸确认过程,
8 _1 P3 W8 D4 p$ E- @2 h# ?没有必要去辩解说什么原来的尺寸就是这样的,3 [3 f' i6 o& k
应该没问题吧,新型号的尺寸有变化么,没必要说这类的话。
# V$ f! F1 E5 b* H3 G" J7 |% j而是赶紧答应下来,说对不起我忘记确认了,6 ], K, @7 }* _" M1 \) C* O+ V
然后去查找尺寸然后去改图。
$ {0 X+ y8 ]) r' ?# z6 q& h  M% c% |) G/ z' i
这样处理方式的结果就是,
% j; H1 U! D9 j+ i减少相互的不愉快,减少伤面子扯皮的时间,
, O9 l% a4 ^; e/ ^尽快将问题改正解决,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 ]7 m# b& I- G' |; X
- C) n) x! F' G- [Section 2.& P, X+ b/ L8 g& ~% _
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影响,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原理。* z3 F1 J% @# E+ {
, @9 b, {+ R" l: ~" j- e5 l1 ~
同样,也可以试着说有这样一个基本原理:- y" L, L: H" g9 {% [
人类在做事的时候,% M7 {0 m* P0 W, o
都会在某个时候有“做得不正确”或者“不知道不了解”或者“考虑不到不充分”的地方。
- G0 J# H( z, g% ^
" Z6 I+ A1 }' W% e6 K6 ^5 S然后,可以继续阐述的是,
  X- T& u8 }* c; N& N3 ?接下来,指摘者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9 t9 Q, o9 t, Q- }  q
指摘者是对的,被指摘者是错的,# K; G+ T$ D" \* G! Y
所以被指摘者的立场,是较低的,因为他错了。' k7 k+ C$ E- Z  n2 ]
指摘者的立场,是相对来说较高的,
2 w0 q2 j1 H  Z/ b  I: ?- ]3 j理论上,指摘者,可以采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进行指摘,毕竟对方错了。
# j5 _4 C' }2 A& R% ? ' z. K4 O9 `, k/ J0 t2 h; S: G
image001.jpg
, T" s1 d( r# D
" r" L% m; Z/ T! u然后,这个时候指摘者采用的表达方式,将会决定:
8 [5 {" E* e, p) o6 @$ e双方的心情,以及问题解决所需花费的时间。4 n( B( s$ M0 M: [9 S, W4 E% k7 b
在这个事情上,日本的一个变态的地方是,即使他处在立场较高的地方,
" _3 i1 a7 ?2 Z, k5 m( b9 {他也可以放下身段,降低自己的立场,来阐述问题,并做出下台阶的路,2 E9 L4 k( L7 H4 z( m
这样可以给对方留有面子,让对方容易接受,让问题顺利解决。
2 d1 X) Z. Q- J: S- W3 R这或许是他们team work的长处之一。, Q. a1 B. i6 g! p7 o* a
( M  v  E& ^6 W+ n
我再次意识到这个表达方式的差异,是在2006年4月。3 v! C6 X$ e4 b2 I" Z# w6 v
当时我结束了留学生活,将要离开福冈去名古屋那边参加工作。( c( V0 k$ N& y0 f+ L" \$ S3 s
离开的前一天,我把行李都寄走,然后到语言学校的中国同学家住了一晚。7 F7 R6 J/ |0 u3 h0 |9 q! V4 H
那个同学是我语言学校的后辈,比我晚来一年。
6 [$ d$ e8 k2 o  d9 x那天在他家里吃中午饭,我吃完一碗后,到电饭锅那里去,自己盛了第二碗,
0 M5 Z; y6 ^& P6 H4 D9 ]+ g过一会儿,他也去厨房盛饭,然后他突然回来对我说,1 L/ f- c: U1 g& f$ p1 U* x
“你怎么把锅底露出来了?电饭锅正在保温,露出锅底对电饭锅很不好的!”
: u5 V3 _& G7 S$ f0 s我听明白之后,稍微有点culture shock,
( ]8 [, y: c) ^/ K! [6 I) h
+ z1 z! v# m/ m8 l4 N" N; d9 F: r& d) @因为我那时刚刚结束大学研究室的学习生活,那一段时间与日本同学接触较多,: o4 k8 l. a& ?' W
周围的氛围都是日本式的communication。
/ w7 ?+ U0 r1 L, V$ G9 J这类事情,日本式的表达是:
' U$ ]$ j! Q7 k6 r“那个,电饭锅正在保温状态,如果露出锅底会不太好。”
. }) }$ A2 y, V' D然后我听到后会说,
! M9 K/ L9 o2 T: s" i7 y. T“啊,对不起,我没注意到它在保温,抱歉啊。”然后这事就过去了。
) f' P" i/ K# z同样一件事情,两种表达方式,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 F7 b1 i4 [: T0 q% N2 b& w
当时我意识到,也许在中国式的表达方式里,这一点是需要改进的吧。
8 a( |9 L( w0 H/ Z
& a/ k4 n' J2 Z9 ~: V! h& Z' ^当天还有一件事情,4 \2 G+ X2 B6 C1 M+ \6 ?
同学家的窗户是水平推拉式的,他让我把窗户关一下,
& i1 k3 c( \  g5 }2 }  o我就把窗户推过去,然后顺手把中间的插销给锁上了。. g* M; u' X! `
我心里还自满于细节,关窗户时如果不锁的话会被挑理的。6 r& G/ K8 I. q' R/ w
然后他就说,
# v1 G3 |7 F: }" i0 u. z“你怎么把窗户锁上了?我每次抽烟时都是躺在床上把窗户从边上推过去的,
. S& u! M" `% c. z你给锁上我就推不开了,还要下地开锁开窗户,多麻烦呀。”# ~9 t& O  {- R# _6 v
, }5 p3 S: p: t' x8 c
其实这件事情也是可以换种表达方式的,
1 I, W- H9 _5 I, ^0 @可以说,
' L  `6 S2 L4 S+ D0 a“你把窗户插销打开吧,这样我抽烟时不用下床就可以推开窗户了。”
7 \. Q3 V+ x* @2 y然后我道歉一下,拉开插销就好了。$ ]4 q% ~$ S! f" Q: K1 E; w

" w1 z8 }$ Y7 c$ @0 ~( G5 Z当然我和他关系还是很好的,离开福冈之后我们也有很多联系。6 y0 A& u! Z3 L8 e6 P  w" S; K- b
这里只是举例说,有了那样的一个契机,使我意识到了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 b: }, l8 ~: o5 S/ J3 u  K8 z( h
从而告诫自己,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说话的时候要怎样怎样,不要怎样怎样。0 a: \1 j' y# j. o4 g

6 n* T. ^+ p/ H; jSection 3.
0 S& N0 R. X0 D4 R* P; N
前面在第十话的文章里,写过在浦东机场被人问路的故事。& S. I1 E* Q# L$ u) h, ]
就是说,甲和乙进行谈话的过程中,$ H1 c1 b- @% c6 r4 @
当乙出现一个小过失的时候,这时候对甲来说是一个两选的机会,
8 Y$ z, F5 {; d$ ?一条路是揪住问题不放让乙感觉难堪不快对甲萌生怨意," G" D; o7 b0 V* g5 m% V) Z3 R! r
一条路是婉转指出问题从而使乙感到愉快欠甲一个人情。( P1 d; c6 Y% F6 [: V* M3 W9 R
两条路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 r6 ~. O. O9 L& h  i
7 a1 @3 I# o2 n& Y$ k8 y" x& j所以,我们也可以试着这样说:
8 `  R2 H4 ?+ Z' S在我们与别人做事的过程中,
- g+ f" F5 E- X  e当你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 Y: M/ h$ \& K$ F, }/ F当你是知道,对方不知道,, V6 |( m" X: [8 l- ^) [% |% t9 j  V  t
当你想到了,对方没想到,3 x( N1 @# P( Q
这个时候,你的表达方式,将会体现你的水平。
/ t. I# r6 H+ x: W- G+ u9 H# x$ \4 A2 c6 N9 V
有时拿着这条标准去旁观周边的谈话,会有很多感受。
8 b# M- C" m) h" A# Y9 f% _+ w' E& M2 N
有一次我在客户公司做工事干活,有外协单位的人一起干活。
/ `0 K& D; \5 T$ `& _, k+ u. z有一个工件,我说这里有干涉,需要把这个工件拆出来,切掉一块,
2 k+ k, w. z+ `3 k# N' e结果那个外协的人反问我:% b: }6 v' N5 Q3 a* I5 n0 G
那个地方漏油的事情你考虑过了么?
6 [# x: j5 |. M$ ~' X$ c切掉一块再装上的时候发现结构不行的时候你怎么办?6 g# ?: B/ x- u- Q  l+ _
当时的问题我是心里有谱的,所以我只是轻声地说,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8 E" J/ U- T; G. q: P) e- {1 b结果他笑出来了,说你如果不事先想好的话,到时候返工你自己做吧。7 e: `  M* _# T* v$ E& Y) S1 _% J
他对于我的有可能发生的失误,是采取嘲笑的态度,这种方式是不好的。9 B& t( F3 T9 F3 Q& u& c: B8 ]
当然我不会去计较这些。4 f& }& u" c/ [6 V: N
只是觉得,一个人的表达方式,会决定将来的路是否会走得顺利。
7 ^. u, u. Q+ B6 K. v2 |如果单纯地强调自己的机智,而使对方感受不好,2 x8 r! _6 C+ N- Q* i1 ]
那么将来或许会在一些应有的机会上有所损失,
( I  J4 b$ u3 s3 V0 c9 a导致自己把路给走窄了,而不知道原因,
; g) @7 E1 g0 w5 }' \3 ]0 m' i然后以为社会就是这样。这其实有点遗憾。
4 |: u) W, J2 Y; I+ o: ?& ]  Z# s2 K. f! j
Section 4.! s1 a& R5 j7 b% L* [
继续说几个后来工作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好一些的表达方式。
0 Y, p1 F, }/ g/ v1 S) m, q4 @6 C3 q8 i
我们有一家客户是台资企业,他们的技术人员都水平很高。& K% J( J+ d* F
有一次在那里处理一个油泵的问题,
/ J( h  R. E' i6 h! g4 V油泵出口的阀门被我关了十分钟,然后貌似好像不出油了。
% R# `5 O$ t. @9 y. H我把泵的出油口拆开,再装上,然后启动油泵,7 c: @4 R: j" }1 G
结果看到泵后过滤器的出口,没有油流出来。0 l3 f, S+ s+ H" W6 X
我当时很郁闷,因为这个类型的油泵在别的地方就这样坏过,
8 F/ q. ~( a- c堵过一次就打不出油,只能更换,而当时这家台资企业还没有备件。
  ]9 k2 Y4 q/ j6 m% ]9 X我和他们的副理一起看这个问题,  J# }5 l) S! C  P& F: g
我说,对不起这个地方没弄好,可能是坏了,我在国内帮你调配一台备件吧。
" E9 v; P% E/ M0 Y* |7 L  a他说,再运转一段时间看一下。
3 J, Y" k+ \9 I3 C8 K然后两个人就在那里等着,/ A  ~" {) W/ K5 e- A+ o
过了五分钟,漫长的五分钟,( @# R& F& Y6 c
五分钟后过滤器出口汩汩地流出了淡黄色的润滑油。
6 m. a' E0 L: k1 c# J7 \" a然后他轻声地说了一句“好了出油了”。
6 h0 N+ H' j" W2 _! b& u这点我很感激,# \. U+ E5 V3 ~7 y
他没有说多余的话比如“你看泵没有问题吧,看把你急的”。
& [( v% V" N/ q* Z0 S  o对于对方的失误没有过分的指责和嘲笑,这就是有水平的表现。# Z/ I7 O# I0 E0 [4 U- n
* A+ Q1 q6 |, i0 c3 O5 R
还有一次,去北京市学院路某所访问,和他们的某实验室所长聊天。
5 }# F/ F" P5 j他们以前问过我,说日本有的厂家用模具来制作螺旋齿轮,2 m: D% x5 {$ n" h, A  J
问我知不知道怎么做的。6 }* `5 z% r5 e' ]& c+ l5 O& @
碰巧参加东京展会的时候我看到旁边展台有类似的产品,就咨询了一下。3 A2 |6 Z! `4 d7 D7 X9 p
这次与所长聊天,我自信满满地对他说,! r% t" M# Z/ Q) Z
你们上次问我的问题,我找到相关信息了,
+ z! K% k  o2 N) k/ [( q是模具进行加X处理之后进行成形,然后松开模具将产品取出的。$ T: E$ J" ]! P5 O
我本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给他介绍了一个新的信息。
7 h2 ]+ J& z$ P. z- c5 `6 \) A结果所长问我,那成形之后产品是怎样取出来的呢," [+ R2 b9 e9 J- E# b3 m
螺旋齿轮是可以旋转拿出来的么。
0 h7 v8 F4 o' q! _这个问题我不清楚,我不确定螺旋齿轮是像螺栓螺纹一样还是单纯的斜线,- B! a$ K3 m4 K) Q! z
于是我说,这个我倒是不太了解。# Y$ ^: e8 S! G+ ^% B1 p
然后所长也没说什么,把话题岔开了。5 F' I5 c4 i/ X4 T. B: K
之后的谈话里,类似的还有几个知识点,) t# I9 P" W0 i+ Y6 O, ?
我陈述到一半之后,他问了一个相关问题,我不太熟悉所以就没法回答,7 {; f+ y) x" U1 ?3 x% w
他都是浅谈则止,没有追究,没有嘲笑,我感觉很庆幸。3 c+ [/ w8 z7 e5 {: C5 P) z
之后他提到一个他们工件上的接触面问题,: K* ]) `# ?  w' }5 T
碰巧我有所了解,于是简单提供了一下思路,3 Z: Z) L- \# l; i6 i0 K2 X
他觉得很有收获,对我表示感谢。, \6 g# ?' R5 S1 E$ V
那次谈话使我感受颇深,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个高手过招,对方点到为止,
) M4 H& @5 w  x8 i/ z( S没有要分出输赢一棒子打倒的压力,可以愉快地进行聊天,各自都有收获。
; ]0 {  m9 W( L! y$ C4 k4 |; C  G% \
有一次在东京参加行业展会,我到一家氮气弹簧的日本厂家展台去参观,
- J4 z- ?! a" y2 P因为我们也用他们公司的产品,所以就问了一点问题。
9 s* b, i9 G; M! c4 i当时是一位美女担当来为我回答的,
0 q& J. z" }5 \9 S我说油缸顶杆,在头部端面那里有螺纹孔,
& `. P6 L% Y1 t/ l. Q  ^在这里拧入螺丝连接其他零件,是否可以。
% \; o2 i- x) _) d; U4 m' o她知道是不可以的,但她不会直接的否定我,
* n; \/ ^. o7 d" w- y她用温柔的语气回答我:( M& c9 T% d3 p! S- U6 D3 z1 ~
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哦,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太好的,
) k9 T- b! A* M* b因为那个螺纹孔实际是吊装用而不是连接用的。9 Z! x6 K" ]6 a# ~
如果在那里连接其他零件的话,9 I6 R, k8 e8 F& H
那么被连接的零件在运动时,有可能零件会受到径向的位置限制,# G% h) u+ I" _8 P
这个位置限制会同时施加给活塞杆,9 ^' y6 [4 S( S9 s& S
从而传递给活塞,让活塞也受到了径向的位置限制,
: H9 [6 H$ d/ \8 _) B那么活塞就会有不正常的摩擦缸壁的倾向,. x. M$ U: F; F
这是不够好的。) j) ?) v3 b* f" X; _. `3 T
我说,
# {5 p+ c& ^# ^/ F+ G原来如此,明白了,非常感谢,您的仔细解答,
; H; L* q. ?8 T' d以后我们如果在前端需要连接的时候将考虑采用其他的方式。" r9 O+ D2 @8 y2 Q- n& y" a  v- b
& f# `: b+ k  p! x) r: x1 z
然后我看了他们公司的产品目录,又问她,
$ S2 ]* M6 L- }0 V; P7 X油缸后面需要连接固定的时候,是用油缸上的哪个螺孔,  e0 i+ b/ k, P% p/ W
她看了看样本上的图纸,对我说是那个3/8的螺纹。
/ z+ [/ s; f. u5 M1 w8 b; e* \我听到这话就知道她说错了,3/8是管螺纹,是不能拧入螺栓的。
, K( ~7 e) a$ b$ {* i5 L1 \( U; T当然我也不会生硬地指出她的错误,' Y4 d- h  H/ e) x
于是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用很轻的声音对她说:4 [  D" j5 A6 M! P
哦。。。嗖嘎,不过,这个3/8的螺纹,好像应该是,连接油管的管螺纹,1 j+ z$ m6 p9 N) N
在固定油缸时准备使用的螺孔,或许应该是
) u; p2 D- f& @+ U- [4 K旁边写的这个M8的直螺纹,会不会是这样的呢。
0 s: G2 s" B3 L: P, ?她听了我的话,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仔细看了看目录,确实如此。
/ S5 K5 F5 S" y然后她说,2 a7 n5 a' Z. w9 c- t0 ~5 M& ?& O
哦,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呢,抱歉我弄错失礼了,+ V* ]# w' b. @& u. O8 Y/ H5 @' n7 W* c
同时抬头给了我一个明亮而充满感激的眼神。
0 I9 y" x- t  V& n# t( B2 |0 E0 f0 t; x4 O7 B3 {' R
在公司里上班时,有一天给外协业者打电话,问一些脱模剂装置的事。
, R4 ^' v- E# ]; |% I) Y; b5 e. \我问,回收槽里的液位计最低位检测是为了什么目的,您现在知道么。6 y. `( o2 `: ?6 W& D' _
对方说,这个是干什么的来着,现在不知道哎。+ a0 T" O2 U" I4 D6 g& s) u
我说,哦,要不这样,您确认一下然后稍后给我回个消息,您看可以么。) [6 z8 Z0 S; I& }3 a# T9 f; y0 X
就是对于“对方进行担当负责,所以应该知道”的事情,
' ~' j" u, U7 x3 {( }5 x对方当时不知道的时候,让他说出“不知道”是一件让他不愉快的事情。
( }) [4 B+ W! m, {- ?" S7 X; g这个时候不去过分的诘问,而是指出一条路做出台阶,& i3 X5 s+ C: X. v4 e! H& d
这样双方都好走路,也可以得到想知道的知识。
2 \' I/ o: n( F8 S' \& l% l  @$ @/ p/ ]* M( H( w- I8 z; l
另外一次还是这个业者,7 t: r; g, G- S0 o8 p( s
他们设备里的一个磁选机保险丝出了问题,我问他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 a& r! ~1 ^/ z0 S, _2 t# U1 `6 B他说“有可能是因为断续运转导致每次启动电流过高。”
  Y% a& v( K6 k1 E* r& D* p我听到后,心里明白其实不是断续运转,这里是连续运转的,9 x  _% }8 f: T& ~! o
当然我不能说得太直接,于是用很轻的声音说,
- U6 f) ^* v! |$ b! t“哦。。。也有可能,不过那个设备这次的设定好像是连续运转的。”# a$ n% _8 L2 k5 E" k
他想了想说,“哦,好像是的。”
4 \  \; f* L0 Q5 w2 j然后他说,“也有可能是客户电压不稳。”* q4 _: w. |4 B( H- _( _
我知道这个理论也站不住脚,于是轻声说,
0 E/ N, g0 R. X* b8 `% g$ d2 j“哦。。。也有可能,不过有一点在意的是,同样一根线路过来的电,
/ L; a+ C8 i" F/ J2 J* e# D& d+ |* N别的电机没有问题,只有这个电机出问题,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
& I* j7 l; z, }然后他说,会再次向电工确认一下。
. t; m* W9 k/ L# l0 c# j/ b7 @( M这些就是给对方留有余地的说法,
; _- m  o4 `! v  m- _可以使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一些压力,能够更多地交流信息。
0 d  ^8 @8 {3 p% J- x
: a3 F  b3 p* i  [+ h- {& GSection 5.
8 i# `" S* k  H. |0 R& N
在陈述一个事情的时候,除了直接本身的叙述,还要考虑它周边的可能性。
2 s; u' M! T6 |' G3 }) m往往会有人对一个说法进行一些外延,然后找出它不合适的地方。% J2 i5 m; |) z% I
前面提到,对于错误的指摘,需要用柔软的方式。% Q7 p: O4 v: x3 K
那么就会有人提及,对于所有错误都去用柔软的方式,真的好么。
$ I: o3 ]" v9 J当然不好。
, d% o( {% N+ u8 H9 c' j" y, C3 p7 H' ?1 c% I; ~' G$ G
对于错误的指摘,- C* J: B4 ]7 a" R" T& T2 ?
有些情况是可以去进行柔软对应的,( k3 X/ q* W& P: q- t$ X
有些情况是需要强硬指出的。3 a* L, s' y6 C
本文只适用于前者。
9 O# z1 B2 A  X6 ~
: P* Q2 @0 O9 }: W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往往需要强硬指出的较少,
5 j6 m# O) r/ R/ M大部分的,遇到的需要指摘的地方,8 M8 e: W0 ?. _1 ^) n3 j* V8 I
其实用柔软对应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8 e& c/ _( U9 w/ ^
我们可以去观察事情,把它们区分开来,看看眼前的事情属于哪种,
& h! n7 L) Z- i1 N- a0 V7 ^然后决定如何去对待。
# a: a/ H& E) G- H
7 v. o  l; w' W& mSummary( F! q* U( k* t) k% Z5 r  |/ `! M  g
关于“指摘错误”这件事情,& f3 K) o! H# f; p
前面的叙述都是针对工作中的“同事客户”来说的,
; F  C- b, Y" R6 H5 K$ _. a* r其实范围也并不只是这样,
, l# r6 q& g: I3 ]还可以扩展到我们的“个人生活”之中。9 i( G) [' x6 V8 w
" Z5 ~: Q  s% Z$ E5 [- l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与家人朋友之间,
0 i8 y" r* D1 T, e$ l也会有着许多的自己失误或者看到对方失误的时候,
6 n( }7 m4 z/ q8 s9 @. J2 s  V, }这些时候,2 ~5 Z3 s* H6 b8 l0 a. s! f
我们如果能够在开口之前,用心去斟酌改善一下,指摘时候的表达方式,
; |+ x" c' c/ Z  {( N( F1 I' R那么,或许会使我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感觉,更好一些,
7 z7 ?. P+ V1 t$ I这样,或许就可以使我们与朋友之间减少一些不快的感觉,提升生活状态,' n6 q& ~* d5 w$ x
同时,也许可以使我们的人生也更加顺畅一些吧。
) b4 r& b& W% z4 R" c
, Q3 O$ P* Z$ Y- w衷心感谢您的认真阅读。. S- \( |4 |3 S7 g. z1 Q
如果有可能,
. W" M2 q1 k3 c. k" u希望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参考。
/ I2 g' }0 x$ r# S* w$ _
- p- H! Z" o( p* e3 l, S  T' t以上。4 k- V  E  V& F0 \1 f0 p+ x
' Z! P! C0 Z/ ^( u+ e0 F$ J
By 子子
, X  g9 ?- ~9 x
7 e& q3 Q  [9 Q3 t2017.4.16" I6 p) L5 P' I" s3 ~; u6 w

2 Y% u5 |4 m. S% D3 z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504 收起 理由
yhtseng曾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为之奕 + 1 待人接物有大学问!
hmhnh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guoyou + 1 感同身受。确实是这样。膜拜中,,,,
老鹰 + 50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6 1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学习下
发表于 2017-4-16 13: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因人施教看悟性
发表于 2017-4-16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这些心得分享真是难得,非常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17: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摘错误”这是常有的事,处理好了皆大欢喜(有可能出成绩更突出)、处理不好、被指摘一方怨言甚多!感触良多呀!+ A4 o1 t7 J4 g2 t

; B3 |8 _0 V* [7 T4 _& `+ q3 K4 L& Z1 z# B4 X7 K
谢谢楼主分享,thanks!
发表于 2017-4-16 20: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6 2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大侠心思细腻。暖男
发表于 2017-4-17 08: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4-17 08: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的文章,句、段格式很特别,可以将写作者的思路更清晰的传递给读者。9 S* J; k" {! R0 c- t, `. Q/ l
另外比较感兴趣的一点:这种格式,是大侠原本的风格,还是受到一些不同文化的影响!
2 s% i: F  G4 M+ t% O工作中也碰到不少同事之间因为对文字理解出现偏差而产生的争执,此刻我在想:或许在工作邮件中可以采用大侠的这种格式。

点评

谢谢您的详细回帖。写字的格式,是在日本工作后形成的习惯。在日本公司里,看别人写邮件都是这个格式,所以也就模仿这个格式了。  发表于 2017-4-17 21:32
发表于 2017-4-17 10: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阐明了工作,生活中得饶人处且饶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7 13:53 , Processed in 0.08217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