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以HR的身份参加招聘会,身份转换了,关注的点自然也就不一样了。8 [8 }7 x! K' u1 y# F
) Q- }8 {7 B u/ ?' h0 z- _7 g
- 应聘者的年龄层次
/ D% R. R' i% d, F& V* C0 N" i% Q 应聘者主要集中在应届生-30岁和45岁以上,这两个年龄阶段。事后和同事聊起来,基本是由于小城市的地域限制和文化内涵造成的,真正过了而立之年的大都不敢轻举妄动。
+ t1 ^1 x1 \5 Y" J( y% u
, n/ K: Y5 G) `$ V" r! b( ]- 应聘者的求职欲望
3 v: m$ ?, I" }0 [ l/ ~ 昨天发了个吐槽的帖子:
3 e0 e3 T; ^, d8 C【魍生技】说说招聘会那点事儿* H5 z2 k7 G3 e4 N6 S! X/ E
http://www.cmiw.cn/thread-479421-1-1.html" J% o0 `8 U3 p
(出处: 机械社区)8 T7 W, G8 |4 m, k
其实值得吐槽的点远远不止这些。应聘者大概分为三种心态:! c$ O; C$ `2 m N( k
1、求职欲望强烈的——ta会非常认真的观察每一个企业的信息,仔细和HR沟通,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非常得体,关注的点也符合常规招聘中的各个要点;
0 F: M* [1 ]& i2、有条件好的就换的——走个过场,只关注高薪的职位,说几句话转身就走,没有基本的礼貌(其实ta的心理很好理解,就是听了几句,你们企业不适合我,我也没必要给你们面子,反正以后也不见面),对此我只能表示呵呵;7 H" O9 i& M [; G, }0 {
3、纯玩票的——带着女朋友,俩人穿着情侣装+棉拖鞋来的,问东问西,还不时相互凝视玩个情深深雨蒙蒙的,一边和你说话一边转头问女朋友中午吃什么……
6 @: Z# }2 K! A# W+ `
! i+ W: D6 ]- u& ]" v" ^- 岗位分布情况
" f/ m( v- g& O) r4 y& }' P 无论是参会企业数量、岗位数量还是应聘人数,以下类别都是最多的:5 x8 J0 b. W+ C$ U
1、保险销售员
8 q9 L- D! x, `8 p& F2、健身私人教练
; o- a9 j3 K( X# `3、房产经纪人
2 N" N' c' t0 i6 x4 h4 O, x4、KTV服务生
; T/ u5 h; f1 }* G) J5、辅导班教师" ]4 J4 p' n7 h2 C
6、4S店店员
; H. v" o. n8 q$ t# ^4 w( ?, I9 E% ?* }……; n, a1 j4 ]6 @: t, j+ x8 v6 }
(由于没具体统计数据,所以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 h) m$ n: G0 Q% J- t- x不想评价,不想评价,不想评价……& X: }' M8 E/ |0 V' i
7 p4 R4 H# L+ D! c! B f0 [$ J- 一些不一样的应聘者6 X9 M% |- q/ _* }+ ^
有些满头白发的老者是来给自己的子女应聘的,对于那些在外地打拼的子女,我是持理解和支持态度的,毕竟生活不易;可看老人们填写的表格,明显还是在读的学生,ta们为什么不自己来应聘呢?现在还是寒假吧?!多重要的事才能让一个学生在寒假里连找工作这样的事都顾不上了呢?是几天之后的情人节么?(原谅我用了这样的臆测,在此对我的良心说声抱歉)2 B a0 R2 e2 s ?" i% u
( P/ J6 P+ H/ F6 r5 M5 R
- 细节真的决定成败吗) ^/ }! _2 X, g& D
从服饰、到样貌、到举止、到言谈、到简历的风格……至少我是努力以一种客观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位应聘者的(尽管ta们走后我一直有打人的冲动)。有时候。因为一个人的能力,HR确实可以【不在意那些细节】,但前提是这个细节无关你的工作。如果邋里邋遢的人应聘化学品检验员,一身KTV陪酒小妹打扮的人应聘前台接待,口齿不清的人应聘电话客服……至少我是不敢用的。幸运的是ta们都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岗位——邋遢的人应聘了我们企业的电话咨询专员(这个人说话很会带节奏),陪酒【师】应聘了活动中心的私人健身教练(冲着“事业线”也能有不少业绩吧),口齿不清的人凭借过硬的美术功底应聘了我隔壁展位的网站美工。所以,细节真的决定成败吗?恐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i# d% Q: y9 r: _9 _
7 N$ w" P# P8 a" R$ W. t/ [8 T; E
其实还有很多想要(tu)说(cao),可忽然间就词穷了,以后找机会慢慢聊聊吧。% h E( x% @8 B( f3 V9 R3 ^
: F/ u+ S$ S# I#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