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成形极限

关于倾覆船的救援,一个想法不知靠谱不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 1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呱呱的等待 发表于 2015-6-3 19:42 & _" x4 ^9 x* u8 ^* V
应该可以把船吊起来 或者拖上岸啊    看着现在船的位置就靠着江边上
$ U7 t( j4 ]* w, P" Y外行 不知道有什么困难……

; v: ]; p$ I3 J  X" I% {! s我也搞不懂为什么不吊起来呢?离岸边那么近,又不是像泰坦尼克那样的大船
4 u6 ?+ [, h# H' j6 z1 y; k  W
发表于 2015-6-3 2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浮动船坞,几十万吨级的,很大,装得下几万吨的大船,能潜在水下将大型船舶抬起来,然后排水,就可以对大型船舶进行维修了,在海上维修不了的,还能将它背回码头
发表于 2015-6-3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卷风。。。 。。。 啥时候中国长江中游的水域变成美国中西部的干旱地狱了。。。
  g& G/ ^1 H) O! ?5 i3 Z' F$ ?' \
: p$ E5 p2 [6 {# c' k; W/ l
这事儿让我想起上海那个楼房倒塌的故事。。。

点评

大哥,别想,想想都可怕  发表于 2015-6-3 23:17
发表于 2015-6-3 2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里面,常规的做法一是浮筒,二是气囊。就这两个办法稳住船体。至于要弄上来就直接了,两个大浮吊,配合好了一提来就行了
发表于 2015-6-3 2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2个问题:8 ?2 R9 q0 U1 V
1、倘使塑料布能兜过来,船上层的桅杆、天线等尖锐物会否戳破浮力塑料布?$ W3 P( X, W9 R, H3 t/ A
2、船身似乎已部分搁到江底,塑料布如何兜过来?
5 P: I0 j0 I& l$ _2 V
5 D$ C, K  V: M就算以上条件达成,塑料布能否吃住1200吨的船体浮力另说。还有施工可行性、时间等等。
% U6 l- U* ]* y
8 f+ e' |/ k6 X所以整体起吊较为可行,船体保持原体位先起吊浮出至水面或者2/3,潜水员进仓搜救人员,然后翻正船体。这样,如有幸存者,可避免2次伤害。$ d& {& [2 x2 S; V" b

! u( O% }" h% B$ u* `, L6 G5 ^
) q' {+ \! b' _7 B6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剑南春17385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3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将船从中间锯开,或者用灌入少量石灰从而使船分开两段,不知是否可行,这是我的看法,希望各位能用我们机械的方法来解决。
发表于 2015-6-3 22: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沉船救援只能从下到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船内残留空气的不流失,也避免未断裂船只的二次下沉。从上方开洞,内部空气迅速流失,既不离于救援,也容易引发二次下沉,同时下沉时产生的强大涡流还会让救援船只和人员陷入危险。假设浮球浮块的作用仅限于防止下沉,对于救援来说,仍应从下而上。
发表于 2015-6-3 2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地求生的感觉,不管怎么样,这真的是一个很有创意的ideal
发表于 2015-6-3 2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船修好了还是可以继续用的。把船锯开两节本身就很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W* q. u( \! z& M* E
船虽然完全翻过来,但是船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气穴。蛙人就是要进去,找到这些气穴,营救幸存者。3 }  H& c# M2 h2 e
现在船没有完全沉下去,说明里面的水不很深。有很多手段都能达到目的。
' C5 T) B! u  H, I! F) H4 ?所以没必要把船锯开的。
发表于 2015-6-4 12: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得多结实块塑料布啊,就20米深的水,你算算要分布在塑料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多大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12:04 , Processed in 0.07798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