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见 于 2015-3-5 22:02 编辑
$ p5 q8 h, X; x# a+ X$ j
* a- m F# H7 ^七)乱标精度" ?& B1 x+ H/ A, d4 M s
x' J1 n# T/ P, E+ l两三丝的精度,被乱标成微米级。这帮画图工,不但乱绕液压图,而且乱搞零件图,到处是无意义的尺寸,也就罢了,还乱标精度,这就是没文化,没品,没责任心的表现,他是不管给加工造成多大麻烦的。: |1 ]$ ?, `8 G3 i
7 L5 z6 U0 T: ]2 a八)零件不通用
% E. Z# _; C D/ g- s5 C9 X# q4 l$ V l% ~5 m" N+ R9 [/ u
你随便看一个地方,哎,这个地方用20的镙丝,那个地方能用18的镙丝,长度还差不多(就算差较多,把什么台阶改厚改薄点,也能让两处镙丝长度一致),这个缸径105,那个缸径110,又造成密封件不通用,等等,这还是一个型号的机器上如此,至于不同型号机器间,比如280T的顶出缸和200T的顶出缸,可以通用的,但画图工—— 我年前在珠海一家公司看了几天仓库,做灯具的,说是有上千种零件,我一看,比如梅花镙丝,有七个的,居然还有六个的,五个的,等等,傻逼,还是上市公司。 一年来我策划对东莞某厂的技改,很纠结,就是先搞简化还是先搞创新,经过分析,创新有市场风险(技术没问题,但太简单恐不易装逼),但简化极待解决,机器上三分之二的零件可以扔掉,做了后对企业的效益与管理能产生重大影响。 我策划的简化工程,一大内容就是零件的通用性,规定若干镙丝型号,各种零件所用镙丝,不得超过这些型号,对密封件也如此规定。还有自制件的通用,总之是一个较大的工程,但工作量虽大,操作起来却容易,没什么技术可言。这个通用性,以前我只考虑到管理方便,比如采购和仓管,但后来想到了对资金的占用,可以少备很多料,你不知道客户是要大机还是小机,两套零件都得备着,如果大量零件通用呢——, }5 ~, I$ X9 H* i9 ~* [
. Y# w; z% r1 G1 f以上等等,画图工把零件表干得驴吊长,画图工有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