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2-16 23: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reetigher 于 2014-2-17 00:12 编辑
1 ?7 Z3 j! V) w+ iLIAOYAO 发表于 2014-2-15 11:59 
0 `+ d: X7 O. k3 Z P1、现在模具加工后的成品情况是如何?
$ t' c% j7 w- a2、检查各工序加工后的形状与尺寸,要落实实物的实际现况,重现于CA ... 谨遵大侠指点,逐条检讨:# n* D+ K: |% V6 y
* F+ C" p2 u9 S3 n' }& i9 `1、现在模具加工后的成品情况是如何?
. x6 ^; K. k1 L# t* C! E c8 M工序:翻直角边,缩口(预弯),拍平。
: Z% B. E" {) I在第二步起皱(外圆圆周上每间隔一段起褶皱)。200t都无法拍平。
! {( F3 u) ?1 b9 X( z4 R6 v7 z4 F+ K9 E& O" h( G2 }- B. o
2、检查各工序加工后的形状与尺寸,要落实实物的实际现况,重现于CAD里。3 ]3 ?% @' O# j0 h; Y& t$ M
翻直角边第一步OK;增加了修边工序,可以说缩口预弯的前面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 M( p6 r% o `: C
预弯设定45°,60°都不行。根据废品的起皱情况分析是没解决多余的料如何流动的问题。 C1 \& a( [& V8 S) V5 `0 b
3 {. c, L, H2 d5 U, b! T/ D8 W3、依据上述各工序逐一讨论确认设计值和实际测得的差异,并适当修改之。" h% O. ?- q- w, W- V3 S. K& L
图纸是设计方设计的。更要命的是对方没提供样品。 N' r7 x( A$ B5 O9 z
设计方提出可以工艺剪口,被我们拒绝。
( u& E9 M& h$ b5 \; Z7 I我们提出来降低翻边长度。我们现在可以做到3-4mm。成功率不稳定。& U# T& K$ F5 L, a5 _
/ G H2 s2 s/ ?& {& A
4、检讨压平工艺需要的压力和实际使用的压力差异。
; T# e8 m+ c4 k* d ?因为有550t油压机,可以说压力绝对足。4 z. v: \: m( X& F) K
如果第二步OK,第三步无虞。) ^3 [. S: _# _7 [; E5 ~5 U& O
一旦第二步起皱,此处超硬,并且反弹太大,后续已无法补救,只能送废品。6 _, W3 Z9 A4 L' m3 |7 `
4 M# z" D b0 D2 g2 W% _9 m5 |5、检讨模具和机具变形量的影响。1 ?& X8 _* R+ }5 j7 S( j, `
模具和机具的方法都试过。其中剪圆的圆度不够,以后可能用模切;现在只能应付打样。, e% `- a* @! h) }
另外拉深出来的外圆(第一个工序之前的半成品)可能还不够平直,新增了压边筋,以期有所改善。但不好说。
+ V: [5 e, N* i, ^# h
7 l1 D x0 L. ^ k7 h/ a L根据2的检讨,以及大侠的缩口工艺指导,现在想用旋压试验。
" G% B0 w9 @; T4 O9 B8 S谢谢!
2 D: [& z% P5 @- C4 q( K9 @
! n/ X7 P0 L+ J( c0 ~0 J$ ]; f
7 C7 E7 n: z; m( c# U4 q&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