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02|回复: 28

马来西亚吉隆坡“聪明隧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7 0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zy77 于 2013-5-17 08:43 编辑
7 S- `% |( S) H2 _
0 _" [5 T$ h0 x4 d! M7 X4 c! ]. |7 ?近期南方大雨,多地内涝,想起了大马吉隆坡“聪明隧道”8 w8 F+ {* _% \. W) w9 S
       大马吉隆坡“聪明的隧道”技术实际上是个三层结构,底下有一层是永久性地排水;第二层平常用于通车,但到了5年为周期的大洪水的时候,第二层通道就变成排水通道;到了特大的极端性暴雨、甚至20年一遇的暴雨来的时候,他把整个车道全部封闭,把直径12米的整个隧道全部变成了排洪。这样能够迅速地把洪水排出去,城市免于积水,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排涝问题。
3 i1 [# C; M" t( a7 o+ i0 U
隧道截面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0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在中央九台播过纪录片,片名好像是《不可思议的工程》,有没有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直被虐 于 2013-5-17 09:08 编辑
5 ?* h- S. H$ w$ D5 M- ]; c% ~" u. H- x9 ^- m+ N
要是在中国,你敢在下面开车吗?反正我不敢,除非在下面加几根承重梁。

点评

可笑  发表于 2013-5-18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久没看央9了。

点评

是喝地道战中的很像啊  发表于 2015-2-26 22:08
不过为啥这种结构让我想起了地道战?排烟,排水。还能打击敌人。  发表于 2013-5-17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好水汽对道路路面和结构的侵蚀,这种侵蚀是缓慢,但不可逆的,会造成终身损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有顶级工程师,有充足的资金,却翻不过贪官的手掌~~~

点评

干任何一件事 到了天朝 那就是王大娘的皮蛋  发表于 2013-6-2 19:56
对,听说青岛的地铁快玩完了  发表于 2013-5-17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测此贴楼下各种贬损和讽刺,高频词汇是:“国人”“天朝”“要是在中国”,就没人夸一下这个工程师么?他是哪国的?这种结构如何?

点评

所以,单就结构本身,并不新鲜,因为我们过去地道战也这么搞过。就设计目的来说,多少有些新意而以。  发表于 2013-5-17 10:16
实话,不太敢苟同这种设计思路。倒不是结构问题。想想当初我们怎么评价三峡的,和现在的结果。我现在很相信一点,你可以做很全面的计划,但永远赶不上变化。因此,我决不预测未来如何。  发表于 2013-5-17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1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个很好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10: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年前都江堰是化腐朽为神奇,现在很少有了,目前水利工程不是专家想怎么干都行,而是领导想怎么干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3 11:54 , Processed in 0.0922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