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轧滚珠丝杆(以下简称丝杆)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俗称。台湾谓之转造丝杆,欧美称作滚压丝杆。无论是冷轧,转造还是滚压都是以产品工艺特点来描述的。/ D' k4 Z; |8 C2 \) k
在讨论还是采用方面不要以单一特征来相互诋毁。冷轧丝杆与磨削丝杆应该是各有千秋,他们之间没有完全替代关系。如,滚珠丝杆发展到今天,体形丝杆仍然在大量应用。关键是,清楚了解产品特质,恰如其分的应用到装置中,达到装置的技术设计要求,使装置在市场具有竞争力。) b0 U [- L" r/ j/ A
滚珠丝杆是二战时由美国福特汽车高速首先应用于汽车,后被德国购买了生产许可权。中国是在六十年代由前苏联引进该项技术,首先应用在机床改造项目。这就是中国丝杆导程有4mm,6mm,而国外一般是5进制。这是简易数控机床改造时留下的痕迹。. b( J: w3 o9 Y4 P2 i5 L
至于冷轧与磨削之间的优劣,我个人的看法:在当今中国工业制造水平中,产品的工艺性往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R1 i' p' X: r
1)冷轧的工艺性优于磨削,表现在产品的一致性。欧美丝杆,长6000mm,中经值误差在0.005mm。这一点,磨削丝杆是无法实现。或者花极高的代价换取,这不符合市场价值准则。7 g( ^7 m! J1 W% D7 G& x$ {) b
2)任意300mm导程误差,目前在P4级精度以上产品,磨削丝杆容易实现,而冷轧丝杆按目前工艺水平,不能保证每一条都达到。/ `2 Q+ j2 S B
3)P3级别以上丝杆要检测单个导程误差,要进行动态检测,这一点冷轧丝杆比不过磨削丝杆。主要原因,冷轧丝杆是外圆作加工定位基准,轴端跳动误差高于磨削丝杆。而磨削丝杆是采用圆棒料加工。先做好中心孔,以中心孔作为加工定位基准。所以产生动态效果的区别。
# d6 {" v$ _& b" y+ Z! R& m8 S 4)使用寿命比较应该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从我参与的一次冷轧丝杆实验,直径32mm,导程5mm,长度1000mm的单螺母滚珠丝杠副。转速1200,载荷200KG,常规润滑,平直运行8个月,120万次。经检测,丝杆磨损0.01mm,钢珠磨损0.005mm,螺母磨损0.03mm。(下次再谈冷轧丝杆与磨削丝杆工艺特征)。! g1 o& [9 \- |! c% G
5)从商业角度看,由于冷轧丝杆的工艺特征,特别适合批量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大。产品不受加工母机长度限制,产品长径比系数大,最大可达1:200上。因此细丝杆,磨削是无法与冷轧竞争。
' _' Y! c2 I t/ T 6)价格优势还在于冷轧丝杆几乎没有原料消耗,也符合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5 O7 q% u0 \2 I& k
以上浅见,不妥之处,欢迎网友指正。8 U" H: r1 C* @$ ?6 Z V0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