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22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hualaoyao 于 2011-11-22 10:29 编辑 ! \' c6 C$ X: E5 l# n; L2 n4 m
8 ` P0 L9 S9 ?1 q5 O
在这里向你请教下几个问题:3 [6 h* ?8 [+ ]- ?5 m2 b& E
如图1所示,红色的齿形是数控车床车削出的,蓝色的是磨削出来的,从外观上看来两齿形大体一致。所以车削毛坯是没有问题的。
" ^- ~6 L/ c' Y+ F) } 图2为在相同的转角和切削半径的情况下,两种齿形点间的距离,由此图可以看出车削和磨削出的齿形的差别。还可以看出蜗轮转角较小时,两齿形间的距离较大,随着转角增加,距离在减小,这也就是为何车削出来的毛坯在磨削时先磨入口的原因。
9 P2 ~2 {8 B C# N1 t 由图3砂轮瞬时接触线的位置可以看出,大多数接触部分y<0,位于蜗杆中间平面下方,而车削时车刀顶尖点始终在中间平面内,即y==0,所以车削出来的不是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即使通过不断变换蜗杆起始转角,车削出来的蜗杆的瞬时接触线最多是条空间定倾曲线而已。
. ~. D9 T. _7 z4 N5 W 图4为一种二包滚刀的齿形图,其与蜗杆的齿形是一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轴截面内的齿形是一条外凸的曲线,而不是直线。而且蜗杆在每一转角处的齿形都是不一致的。以喉部的齿形为准车削出来的蜗杆仍然不能称为平面包络环面蜗杆。
) ?) J1 I# I p
6 T) x5 N% k% K/ T- K0 j7 D* \, s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首先我不否认你车削出的不是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但请通过理论或实例证明给大家看下,这样也有利于推广你的技术!/ Y$ ~$ B* k8 l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