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弹性工作制,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16: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非标的,很期待以后能较自由的做事。现在每天上下班赶公交很郁闷~

点评

嗯~才转行过来,需要学习下。不过还好学的是机械,进度能快点。另外,离35岁我还有8年半~  发表于 2011-4-9 16:56
35岁以前一定要做到:-)  发表于 2011-4-9 16:52
发表于 2011-4-9 17: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向往这种工作~不过现在估计还没到时候,咱还太嫩了点儿,很多东西要学
发表于 2011-4-9 2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iamqius 的帖子
- S% j& K* M* @& N* z! ^! s- F% r- M& |
厉害,!RERERERERERERERERERERE
发表于 2011-4-9 2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是啊。目前国人诚信是个问题啊
+ J/ M! x' F( T) U) q  B) i
发表于 2011-4-10 07: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不错!啥时候实现呢
发表于 2011-4-10 14: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弹性工作制,让员工可以自主地决定工作时间,决定生产线的速度。如瑞典的VOLVO公司为发挥团队合作的效率优势,从1988年开始,将装配线改为装配岛,员工从重复枯燥的流水线上解脱出来,8-10人一组,灵活合作,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一切(包括生产时间、休息时间等)。有资料介绍,德国有25% 、瑞典有20%、美国有15%的工作场所实行这种弹性工作制。
. L2 t/ Q9 _+ V' H* V" O, u

点评

富士康事件时看了些资料 才了解些"装配岛" 的优点  发表于 2011-4-11 15:41
发表于 2011-4-10 14: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用工形式的多样化,不定时工作制、非全日制工作制逐渐将传统的“工作时间”变得越来越模糊;工作加生活的办公模式更是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发表于 2011-4-10 14: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从事弹性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销售、公关、设计师,还有记者等媒体从业人员都在其中。确定弹性工作的工作时间、地点和内容越来越有必要。
发表于 2011-4-10 15: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作团队或许确实需要“头脑风暴”等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不过,一旦团队成员就具体任务分配达成共识以后,面对面接触和永无休止的进度汇报或许就不再那么必要了。当然,前提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适当的工作环境设计和强大的信息技术作后盾,鼓励团队成员间展开高效的互动协作。例如,某一设计团队已经开始借助基于互联网开发的工具来记录重大的设计决策和研究突破,从而废除了冗长的团组会议,加速了产品开发的进程。& _* ]0 I4 z7 i( _* [# {1 \1 p$ A
    如果弹性工作概念能成功地为设计工程师们接纳,那么,从事企业并购的专业人事也好,全国性咨询团队也好,其他知识工作者也能同样拿来为己所用。今后十年内,弹性工作概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为改变数以百万计人们的传统工作模式作出贡献。
9 R/ K) p/ U3 R: {+ D$ a; t  R; l
发表于 2011-4-10 1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的共产主义,什么时候可以到来啊,还是先练好本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龙九禅师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6 20:48 , Processed in 0.06193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