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告奋勇写钣金件外观检验标准,参考了无数网上找的到的 检验规范/标准。总结了一些表面缺陷,大家看看有无不合理的/可合并的/漏的# \4 ~ N& C* A: F
不需喷涂钣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 h' E6 N! I) X
缺陷定义 彩虹效应:镀锌有可能造成变色或“彩虹”效应。 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不同区域的颜色、光泽程度不一致。 刮伤:零件表面的呈条状的浅沟。 压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痕迹:指基体材料的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灰尘或油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斑点/沙粒/绒线: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凸起/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模压痕:因成形模具在零件表面造成的工艺痕,所有零件的模压痕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均匀分布于成形/折弯区域。 ' g a/ H* d; a* C) X3 v( \% o" k
压痕 痕迹 凸起/凹坑 模压痕 可以合为一个么?
% v0 p3 P$ R1 n5 ]: j. n
, [" s6 L0 s1 h: U8 f+ ~4 K4 n( B
( p: R, v2 I( C, |" W9 v* J0 [
液体/干粉喷涂外观标准 缺陷定义 杂质:喷涂层中夹有异物。
' D+ u* B7 p6 K0 u6 }4 g凹痕:基体材料压痕(包括接刀痕,模压痕,折弯压痕)造成的喷涂面局部凹陷。
8 ]* F, z# R/ X" [$ s# ~! G& h剥离:噴涂表面局部脫落。
: T1 u' W2 F/ F
刮伤:喷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露出金属底材颜色。 & y8 H& S9 t4 ]
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局部堆积凸起,象桔子皮样的外观或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 F7 U, a1 i5 O$ a4 T+ D' I
流痕:喷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9 a* P: ]% Y9 ]3 C% p i {7 S
变色:喷涂面颜色(深浅)不一致。
3 a3 p, j J1 {. q+ L+ u) Q针孔:涂层表面可看见类似针刺形成的微小孔(不能露出金属底材,如露出则视为剥离)。
, \/ f2 Y Q) U% _0 q( |气泡:喷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凸起。
& h& m" a/ t5 x( a污迹: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不干净而导致零件喷涂表面有污迹或颜色不规则。
. @5 j8 ^. z6 ]6 c9 n
挂具印: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在喷涂表面留下的印记(不能露出金属底材,如露出则视为剥离)。 擦伤:喷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金属底材。 开裂:喷涂表面有细的裂纹。 麻点(缩孔/鱼眼):涂层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等(不能露出金属底材,如露出则视为剥离)。 厚边:喷涂时在产品边缘或内折弯角处的涂料堆积现象。 色差:喷涂颜色与标准色板样的颜色不一致,不均匀。 , Q. ^2 U% N5 T; U! T
在有的材料看到,针孔就是麻点, 有的则分开, 可以合为一个么?! }8 I' ^3 T, z/ V$ d- j
% }3 X: o' }0 \2 ^
' u" O) h7 H" s' E3 D W7 S! @
7 k% ?: J6 ]) |
) U, q/ ^#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