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开发,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别人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要能够妥善处理和接受,这是成功的保障之一。
5 w# H; T- Z) `- O+ ?% I5 F
1 _1 g- Z# n3 u0 ^, j, I6 v# ]一次开发一产品,有一个总成在某长度方向上由5、6个件组成,而间隙要求控制在±0.02。这种情况,通常做法就是最后用垫片来调节。在评审会上,老大认为会影响装配效率,要求以加工精度来保证,组装线上装完就必须保证间隙。
$ x0 J0 i& |) X R( I, v
! G6 c5 v6 i9 i7 ?0 s: ?- u1 k老大永远是对的。大家也都没有开腔,不用反驳。老大问我可以不。我说可以,只是分摊到每个零件的精度要求就高了,供应商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老大只要设计上能达到,不要管。9 m. ^2 o: Y/ B6 Q% l7 q7 t9 E
$ ?! S, E* F) T, C0 Y
于是这一问题点作为专项敲定。图纸出来后发到机加车间。车间立马就找上工程来了。工程又来找我们。我说这是老大定的,工程当时也在,要不我们一起去找老大?车间立马就蔫了。
, c/ q/ v |7 z! f: R" z- X' N G/ C- q: h
另一支靴子总要落地。2 U1 i3 q# x. l# z
0 w {3 `3 N- K8 ^, Z: [/ t! v# s* I V! [
小批的时候,品管卡得严,全检。基本达到要求。大货的时候就出问题了,全部卡在这里,根本做不走。因产品出不来,问题就反映出来,召开紧急质量会议。因出第一批货,老大参加了。经过一番争执,最后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都不开腔,老大也不开腔,气氛有点尴尬,空气凝固了。$ j8 }' o3 w" {8 O) S+ {
- {2 L# U$ l' y, W! O
沉默了一阵,老大对我说,你来说怎么解决。我说要不这样,这批货急,先将其中的一个件统一的车短,然后用垫片来调节,先解决眼目前问题。后面再找供应商来谈精度保证问题。老大然也。2 d/ L1 O; H4 Q1 k7 F; u
; k1 `1 `$ N0 M后面自然就是调整公差,还是以垫片调节。当然不会有谁再去问这事,老大更不会主动来提。2 p" N. U/ {: H/ x8 a2 g
# ~$ p7 t. J0 b6 d' a
后来有一次开会,老大说毛教员从来没有认过错,我如果不开腔了,证明是我错了。我在想,其实毛至少有三次承认过错误。3 G, w) j( r8 j
( V& X$ @) P% y& \2 r$ D
有些事,路是自己走窄的。说一句,“哦,这点我还没想到”其实一切都化解了。
9 Y' G$ [0 B" z/ a
( |& O9 K0 c4 r8 j# [犟拐拐就是出不来。
9 C C: o; U: ~: t& e+ D4 Z
- \2 d+ n2 y% c% N7 G*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