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h2 G: h9 M0 q! D X/ W: v/ `& E$ [# k0 p% S
座椅扶手结构原理大巴车的扶手结构很巧妙,扶手可以台上来卡住,再抬一次又可以放下去,很多人会好奇这个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 T3 [; x; Z* U: ^
+ n# U( m- m' P0 P6 c" H$ d
3 H' m( ~9 Z9 L放上这张图不知道大家看不看的明白,网上很多人会拿这张图说明这个扶手的结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看不懂这张图表达的结构形式,以及如何应用在座椅扶手上,实现这种功能的;
/ r5 \& D9 O) b7 |) g2 B) M , s9 o+ o$ x% [. Q
$ P4 p" t: b, |8 _' X5 A9 g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于扶手连接一体的棘爪上画出扶手的位置和形式,以及座椅靠背的位置,这样这个结构在座椅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座椅扶手与之相对的关系就会很明确了; 3 \8 K- V6 O8 X6 @. f6 o; v
再次结合上面的图片,弄清楚下面三点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 M& m/ V! ~' R0 D8 Q. i6 k
1、座椅扶手和棘爪是固定在一起绕轴转动的; 2、棘轮以及挡点是与座椅及转轴固定在一起的; 3、活动盘绕轴自由转动,但受挡点的限制; " L% {) L# h1 e' L$ A4 k3 @
如此是否就看明白了这个座椅扶手的结构呢,我们再从动作上描述一下动作的过程,目前图示状态是座椅扶手卡住的状态,此时上抬座椅扶手,棘爪由扶手带动绕轴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棘爪落在活动盘上;再次下压扶手时,棘爪与活动盘一起在扶手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由于活动盘的作用,棘爪不会卡在棘轮上,所以扶手可以顺利下压下去;当再次上抬扶手时,棘爪时时与棘轮配合另外推动活动盘顺时针转动到挡点位置,此时扶手再次卡在水平位置并不能落下,再次上抬后,便可再次下压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