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20-3-28 16:17 编辑 * [5 I; x2 S3 u# i
/ I- D5 z' T7 n
1 \4 V* l% U6 ~9 U9 P1 s
髀肉之叹,一个“中年肥肉男”的不甘与坚持 9 X6 ]" x) }6 }0 D* Q8 y. P5 W
1/5 打不死的创业者
1 X* n$ v. w6 Y0 v- |$ s, v8 q1 O( B( b, y+ F5 \3 n
23岁那年,刘备离开家乡,立志要像先祖刘邦一样,闯出一番事业。
U0 e- b6 m7 ~' b" U+ D
不过,对比其他势力,刘备50岁以前的经历基本上用两个关键词就说完了,一个叫“屡败”,一个叫“投奔”。 0 Q" L: K. y8 a, s
30岁,依附公孙瓒的刘备,被袁绍打败,投奔徐州牧陶谦; 35岁,被吕布偷袭,全家老小被俘,反过来依附吕布; 37岁,再次被吕布打败,投奔曹操; 39岁,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擒,投奔袁绍; 40岁,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投奔刘表; 47岁,曹操占领荆州,刘备在当阳大败,差点连儿子都丢了……
2 ?7 _1 ]3 r$ y' B$ s
直到50岁时来运转之前,刘备的地盘不过是江东七郡中的五郡,其中的南郡还是借来的。 7 z( ]" @( g5 p
三国的英雄里,被打败后再重新振作的,很多;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一次次惨败,每次都是只剩下几十条人马,常常连老婆孩子都丢了的“英雄”,就刘备这一个。
& L2 O4 N- s& Y% I3 ?& A' b
不过,如果跳出这段历史,把刘备想象成一个“创业者”,这个失败率一点都不奇怪,Funders and Founders发布的调查显示,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是20%,第三次是30%……
2 E" t/ v1 _9 c$ I: U! O+ f4 E
刘备之所以也名列“N次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天不足”。“煮酒论英雄”里提及的曹操、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都是有背景的创业者,要么一起家就自带地盘,要么有大把的社会关系。 ' ]4 u" ]# a8 W+ j1 @ H0 e
而刘备呢?平头百姓一个,编草席为生,他的“皇室血脉”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社会资源,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 ?' Q/ }/ f7 L4 N5 g' S: ^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朝中无人,再拼命也没用。刘备23岁拉起了一帮人马,但直到30岁的七年间,都毫无存在感。 先天不足也就罢了,此后20年间遭遇的一连串败仗,难免让人觉得刘备的能力也有问题。
+ e; P, J. H) G
有人说,失败不能说明什么,刘邦不也常常打败仗吗? 3 I1 g' J! k. G+ Z3 v4 X
差别大了,刘邦的历次失败,都能保住人马和地盘,在战略是成功的。反观刘备这二十年,基本没有什么战略,被A打,就投奔B,被B打,再投奔C,吕布、曹操、袁绍、袁术,个个都当过他的盟友,也当过他的敌人。直到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后,才定下了“联吴抗曹,横跨荆益”这样一个几十年不变的长期战略。
; d2 M+ i& }" w' O- e
这就引发了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刘备打了败仗之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第二、为什么刘备这样明显的“枭雄”,每次都会有人收留他? 第三、为什么刘备这样的“常败主公”,关张赵三人始终追随他,还不断有人投奔他? 事实上,这正是古今创业者们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 7 K( s- r5 A0 `9 P7 o
2/5 刘备的“护身符”
7 k3 V( s% e6 G5 S0 V6 z# d+ j! J" D! B5 t2 M* G
按照刘备后来的战绩,他应该在前几集就“领便当”才对,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却是在一次失败的出兵中成功地救了一个人,这个人,今天家喻户晓,当时也是仁义与道德的化身,“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 # B4 n9 Y" R9 U& d8 J
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派人求援,神使神差地找到了镇守平原县的刘备,虽然背后就是袁绍的威胁,他还是派出了大部分兵马去救孔融。
4 o$ K8 s: }+ |; b# E
从军事上来说,行动完全失败,刘备救了人,却丢了自己的根据地,但从政治上来说,此举却让名不见经传的刘备成为乱世的清流,军阀中的“仁义之师”。徐州牧陶送给他一支人马和一块叫“小沛”的地盘,邀请他共拒曹操。后来,索性把整个徐州送给了他。 5 v* J9 o, z! N3 ?- E6 L
虽然在这个“有枪就当草头王”的时代,“仁义”两字无异于“找死”的代名词,但对于刘备而言,至少带来了两个好处: / c) @8 [& T& M3 v, G
第一、成为刘备最好的“护身符”。
! X: n; i/ V! {9 k' ?
刘备第二次被吕布打败之后,转头就投奔曹操去了,曹操手下有人主张“及早除之”,理由是刘备“有雄才而得众心,终究不会甘居人下”。 # r* ?! o9 J) R( X
不过,曹操不傻,以刘备的名气,与其杀了他,还不如把他“养”起来,人是没法儿用的,但至少不能成为自己的对手吧。
7 y6 C1 G5 \$ l
所以刘备这样明显的“枭雄”,每次都会有人收留他,正是因为既不能杀,也不能放,只能养着。 3 E0 { l9 ]0 X: h
同样是惨败,吕布送了命、袁术、袁绍都送了命,只有刘备保住革命的本钱。乱局之中,多一条命至少相当于五次机会。 + I& Z# W# y, ?! O3 M) K5 `
第二、让刘备成为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4 I) C+ c4 t" ?9 S0 D
无论三国的,还是今天,一个人都是干不成大事的,必须是一帮厉害的人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作用,聚合起来成就大业。
5 G9 ?; s# w8 L' ?( \. f2 _+ r
所以每一个想建立一番功业的人,都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创业,一个是追随别人,前者的目标是吸引后者,后者的目标是“跟对人”,这就让创业成了一个生态链。 ( r) s1 M3 y% d
在这个生态链上,核心是创业者,围绕创业者的,有合伙人,有投资人,有喜欢创业公司氛围的员工。
; P2 z1 |4 o5 M' [6 C# C9 b
有很多牛人创业失败,因为“创业生态链”上的追随者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很多能力一般的创业者,善于拉拢一帮人一起干活,反而能成功。
3 |* z6 X' R0 W1 }
总有人说,善于用人是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但问题是在创业早期,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呢?
1 A: V7 h. ]" B2 L# F
创业者好像“生态链”中的一个旗手,要么让别人看到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一群厉害的人,要么让别人相信自己日后会找到更多厉害的人。 * s, E& m' s0 q7 Q
刘备就是后者,而“仁义”就是这个金字招牌。 8 P' a9 @: A0 z. ^1 s5 S
不过,金字招牌只能吸引人才,想要留得住人,还要有人格魅力。 8 K" k9 k' ]; W" ^9 @
3/5 刘备的人格魅力 ) ~% {' }* d) _0 r
" F" f2 ~% q* a
除了这个“仁义”的名声之外,刘备还应该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最好的例子就是赵云的加盟。
$ [8 e' ]( b# B- O8 l% @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人,后来刘备以缺少骑兵将领为由,向公孙瓒借用赵云。这一借,就让做赵云成了刘备的终身粉丝。
a+ m1 }. T- A4 u. Q
赵云后来因为兄长去世而返乡,再次出山已是七年后,正是刘备依附袁绍的最落泊的时候,赵云仍然选择了看上去最没有希望的刘备。
+ [5 V& c, Y9 g7 I
赵云后来的战功远超过张飞,可无论是官位还是封爵,始终被压着一头,但他基本上没有任何怨言,这不得不说是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在。 $ u, U6 \, i+ M& x' l
刘备的人格魅力,不光是对于将领而言。他每次被人打败,都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连妻妾孩子都丢了。但神奇的是,只要他能够安定下来,过了一阵子,被打散的士兵又陆陆续续地回到他的身边。 8 h5 q3 [0 c' D; R; i
这个特点对于刘备的东山再起,有很大的作用。招募兵勇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刘备又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兵力能快速回血,等于又续了一次命。 2 q$ C6 d+ `9 A. }6 L
很明显,刘备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
- l. V" [ k6 F5 n$ d1 m4 e
首先,他的名气不小; : m" R7 e) B* y! Q
其次,他明显是一条道走到黑,不会中途放弃; & h# a: @# [# _
再次,有牛人肯在他身上下注; 2 H6 @+ w9 W3 T4 s$ ?7 P) D8 A5 y
最后,这个人对手下确实很够意思。
1 X3 ~7 W) s! r1 ^5 J! J! G$ a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刘备将忠兵勇,又为什么老是打败仗呢?
( j0 P" C9 G) b: [
4/5 佛系创业者
; b. |4 K, O! @* x1 J( V5 {
3 u2 j# G* q$ B6 a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刘备手下,关张赵,加麋竺、孙乾、简雍的组合,从徐州开始成形,一直到夺取荆州四郡,中途除了多了一个诸葛亮之外,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3 Z, p* E8 a# k! E+ p' K# F/ t
为什么这十几年始终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呢?
4 Z! k0 M: }8 h6 a/ e; L" h/ |! ^
先总结三国时代军阀的“发家轨迹”:先以武力控制一个地盘,再在这个地盘里招募军队,并以赋税养兵,同时寻找谋士武将。再通过战争抢占更大的地盘,一方面可以征收更多的赋税养更多的兵,另一方面也给手下的文臣将武以更大的晋升空间,还有更多的资本广纳天下人才。
- D9 _6 X8 l7 e3 D. e: A# H
势力扩张中,“地、兵、将”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发展,少一个都不行。
. n. M& N9 P$ y5 v+ \
而这三者中,地盘又是一个先行条件。刘备的问题在于,起兵之初,三个人都缺乏军事经验,没有把“稳定的根据地”看成头等大事,出兵太草率,先丢平原、再丢徐州(同样的问题后来又导致关羽失荆州)。
& l( L5 q1 {- n/ ]* d6 C
刘备的一次次失败,表面上看是兵力不足。其实不是没有募兵的能力,而是没有养兵的地盘和赋税来源。
. }* N% I7 C6 h& l/ \% j4 b
而兵力不足又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才的瓶颈,关、张、赵都是铁打的营盘,其他将领自然没有出头的机会。 6 C" Y) d1 H; \3 {
这也是创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团队的“老人”明显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但苦于业务收入增长缓慢,不足以支持新鲜血液的加入,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 o1 d( J0 s+ q' f; [3 N8 Q
更重要的是,刘备还不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好好的徐州,上万人马,却因为张飞的一个低级失误,丢了,从此没了立足之地。张飞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却没有任何责罚。 + X- W" a* e) S% o
刘备“宽容大度”的性格让他成为一个典型“佛系创业者”:打到哪儿算哪儿,被谁打败就投奔另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罩着”兄弟们,有酒有肉一起吃喝,有苦有难一起顶着。 2 h: B- ]5 X1 s% X# k! r
直到那一天,刘备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一个近五十岁的“中年肥肉男”了。 6 g, P, B% g# Y5 O. _1 _! A
5/5 为什么刘备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创业者? ( m3 q' i9 [" o3 A! ?1 z- M/ n0 S
6 H, \9 G4 M- a a0 W这一天,刘备正在陪刘表和一帮闲人胡吹天下大势,刘备大概多灌了几口黄汤,上厕所时发现大腿上长出了肥肉,才意识到自己好几年不骑马打仗了,而所谓的建功立业遥遥无期,不由悲从中来,痛哭一场。 ' Y; x/ C. I3 C/ ~. K" B( o1 R; _
再佛系的人,也有被惊醒的一天。此时的刘备,终于要直面自己最大的弱点——缺乏人才,尤其是谋士。
7 F9 w6 E- I) G7 v7 \
这才有了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才有了隆中对的长期发展战略。
6 ]0 U9 m% |7 A1 F. j, Y
更重要的是,在依附刘表的七年里,刘备跳出了“地、兵、将”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在荆州埋下了无数暗线,等到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刘备收获的不仅仅是荆州四郡,还有黄忠、魏延、杨仪,蒋琬,费祎等“荆州系”的核心班底,和“元老派”一起,成为日后夺取益州、汉中的重要资本。 " E4 R2 O# N& x+ _ J3 J5 I
说到这,就可以谈一谈一直留到现在再讲的主题——为什么刘备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创业者?
; D+ u& @" S: Z' R# C
假想一下,如果你大学毕业开始创业,二十多年间,每两年经历一次财务危机,每五年次倒闭一家公司,从京漂到深漂,房子被抵押拍卖,车是朋友闲置的破车,老婆没享过你一天福,你没问过孩子一次功课,十几年的兄弟拿着一大把正在变成废纸的期权却没有一句怨言……,虽然江湖人人敬重你一声“刘总”,但心知肚明,所谓的创业梦,正一点点变得渺茫。 - u. {" @" O; _4 q; t- S
更可怕的是,你并非没有退路,凭你的资源和人脉,放弃创业,到老对手那里领一份年薪几十万的顾问闲职,轻松实现中产阶级的生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 f- z \ {; s- h0 ?
试问,如果你是这个近50岁的胖子,你还会在坚持创业,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吗?
' q* p8 O; u5 Z c0 ~/ j作者|人神共奋 来源|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 ?4 u1 f$ F3 ]7 z3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