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7 11: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洛新乐恒 发表于 2019-9-30 22:48, k: o. A" _! T8 M, M* Q
铁娘子你好! 谢谢你如此详细的回复。
& I& E2 ?! z) Z( ]. E你说的太对啦,总工设计的机器有时候搞不好,他们搞几下就好了。
$ \/ D9 f' L4 W7 ~, N' [ ... 8 H3 C% `4 H( i5 Z' T
如果是对现有产品延伸改进,被老工人吊打是正常,但如果涉及新产品依然被吊打,那说明老工人虽然工人出身,但他本身已经真正掌握了设计的要求,早期我国的科研人员很多都是从工人成长起来的。! y4 u+ ?# d2 m1 |% M! B0 X+ V
但是装配调试和设计能力实际是两回事,工程院的院士如果让他们拿螺丝刀,估计技校刚出来1、2年的都可以吊打他们,但不会有人会认为他们水平差。
% V& \1 l0 L4 b; U) x$ a袁隆平要去种田肯定也不如田间的老农,甚至高产稻的原始稻种(野生稻)不是他发现的,最早可以实用的高产稻种不是他培育出来的,现在广泛种植的高产稻种也不是袁隆平培育的品种,但却不能否认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地位。1、杂交水稻高产的理论和方法是袁老的三系法2、寻找野生稻种、进行高产杂交稻种培育都是在袁老的指导(颜龙安、谢华安当年都经过袁老培训指导,野败的稻种也是袁老发放给他们的,野败的发现者李必湖则是袁老的学生)下进行的3、海水稻这些近期的成就就不多说了。$ [0 i* c3 _) o9 u) B
作为设计师要认识自己经验的不足,但是过份自卑忘了自己的长处就不必要了
+ T8 R- w( Z }" C6 M9 R) x- F9 V2 \. r
3 z5 Z1 o2 i L, ~, B# D*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