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44|回复: 6

请问如何用API取得方钢表面螺栓连接产生的孔位置参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2 2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人新帖。求助前辈们。! h/ R8 t& W3 |* |
如图所示,方钢上的圆孔是利用螺栓连接的随孔功能产生的,所以在方钢.ipt的参数里并没有孔的位置变量。
" u' S$ w% j5 s需求是想利用iLogic或API等程序自动求得方钢上4个表面各个孔的位置参数(表面序号,坐标x,坐标y)以及孔径。(最终目的是连通机械进行加工。)  a( j5 A; i7 _

& n3 z. }( t: ?' w' @现在想到的是,可否直接取得孔中心的位置参数,好算出x与y值;8 I, ]. d5 {6 e8 M2 A
或者可否取得各个孔中心的entitiyName(不知是否存在),再通过测量与已知平面距离得到位置参数。2 x/ r9 C# w" A/ ~- j8 I

1 X  O& k; L* _0 X1 s* i才疏学浅,希望得到前辈们指点。谢谢。$ l$ M, O& q# J-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3 07: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图中有个“孔表”功能,您看看能否满足要求' b! O7 N0 b6 {* j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13: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雄 发表于 2016-2-13 07:17
) @2 t$ F9 |7 |. i& s; Y, E" ], V7 A工程图中有个“孔表”功能,您看看能否满足要求

4 }2 w. s9 n; n* Q9 y+ \. l5 H谢谢陈老师。我在工程图中用孔表成功得到了各孔的参数。现在想用程序引用到这些参数好编写机械加工语言。您知道有什么方法或者api支持吗?谢谢。( n! S7 p! l) R+ S" Q2 S5 Y
发表于 2016-2-13 15: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yyxz007 发表于 2016-2-13 13:20 : h, F/ h& {0 v* P$ I  m# z. Q$ Y
谢谢陈老师。我在工程图中用孔表成功得到了各孔的参数。现在想用程序引用到这些参数好编写机械加工语言。 ...
9 B/ f3 @$ O" T8 A' v$ o( g
. w* e% j+ [8 @' N1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23: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陈老师!
2 l3 k& w2 Z+ j1 e工程图+孔表+导出表格的方法确实快速解决了目前的需求,连接加工成为了可能。再次感谢!
5 @, j& Y' G, _  ^
8 p& i, \% [; n2 h% A) ]3 x聊一点3D自动化的感想。
; l% K' K; w1 Z% x8 [, _. [因为工作,半年前开始接触Inventor 2015,制作了一些中央空调机组的模型,包含了实际组装所需的几乎所有材料部件。, W5 h) @& d- x+ X& j6 L' M- f  x
因为每座大楼都需要特定的空调机组,所以公司的产品类型为一品一样,每一个都独自设计。同时力求缩短设计耗时。
8 C( Z; D4 j9 b( F- o现正在尝试使用3D设计,而若实现流水线化,模型制作不能大幅慢于现状的2D绘图,模型生成就必须高度自动化,同时自动生成平面图以及加工数据。
1 H- g/ L# `, X3 T( y! f: X7 N, Q& g' N. b' r( T
现在制作的模型,近2千多部件间高度关联,大量的表达式,衍生,投影,自适应,螺栓连接的随孔循环阵列,用iLogic抑制来选择部品,同时参数与Excel大量关联来计算变量,力图高度自动化。可代价是更新特别消耗时间(每次10分钟以上并带有一些抑制失败)。不知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自动建模。
: I5 K9 E% o" t+ V1 p  N
) m8 C# {  h) P' g( H在自动出图和连接生产设备上,工程图+孔表+导出表格确实解决方钢角钢等的NC加工。若要进一步追求自动化,实现自动生成图纸和大量部品的加工数据生成,减少设计者的操作工数,不知这方面Inventor是否足够支持。
! J3 Y/ k3 `5 s1 ?8 z
6 ?/ a) G- u; I业界上不知有否类似这种高度自动化设计的例子,合理效率的3D设计自动化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是我最近特别想了解的地方。
发表于 2016-2-14 06: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效率的3D设计自动化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iPart和iAssembly所表现的样子。这不属于多数设计的模式,前提只能是“目前所有的成员都已经系列化”的样子。别的都不可能自动化】
发表于 2016-3-7 1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你选错软件了。要实现你说的自动化,PTC Core (Pro/E),NX(ug)什么的很轻松。甚至直接无图加工。" e5 _- e5 D! K0 q- x
直接生成G代码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4 12:46 , Processed in 0.0675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