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23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在出差,不好意思
1 _& j! ^) D) C/ i- M9 ^, d0 D" u7 q$ p
我想确定的是,目前你们使用的钝化液有这个问题?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有Cr6+产生?
* H$ l, F0 Y2 q; G# P8 n有具体的报告确定吗?我是说SGS,CTI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报告?8 M' ?7 c- P$ X0 p8 t
: f5 p- ~& B [# \
从我05年接触三价铬钝化到现在,我只听说过假的三价铬钝化液,没有听说过真正的三价铬钝化液钝化完的工件会在钝化层中出现Cr6+的,从来没有过(确切的说是从来没有因为六价铬被客诉过,哈哈)
% u4 r- Q; D) v7 J2 |1 c* d7 ?( U) t0 U, _( [
至于上海交大的那边论文,一个是08年的论文,时效性本身不谈,光内容我看着实在是为我们的大学悲哀,上海交大啊,居然这种狗屎论文也能发表,* s! E6 M, B* v i
首先,点滴法是有测量问题的,不能作为最终判定,
# O$ v$ K1 M7 `' C2 ~其次,试验中采用了多少螺丝,每种测试的时候出现六价铬的螺丝数量比例都不做说明
3 y* y0 A" o7 I. A# h+ i还有,其实我看到他说6-10微米的膜厚,三价铬彩锌钝化,在08年的时候就可以做到250小时的中性盐雾,我就呵呵了,不愧是上海交大啊,就是牛逼
Q K7 d9 N( b& e( K0 y最后,这个方法定性分析也是有理论极限的,一般是1-2mg/Kg,而欧盟的标准是1000ppm,哈哈
$ M( `$ x2 o+ i* v1 J( y$ X" h. { d
所以。。。。( [6 J1 _* l1 y+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