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单位现在遇到一个问题:9SiCr材料的工件(直径9×高50,粗加工后进行)在经过真空热处理后进行硬度测试(硬度计为时代产的型号为TH301),采用园平台测量上端面硬度为HRC57-60。4 ^, p, J5 w0 |! W; z- O; A4 {
6 ?; \* x% W! W9 l" V4 }+ b0 C& E F因产品批量大且此硬度为重要特性必须记录每一件产品的硬度值,故工艺安排在加工至精加工前必须进行每一单件硬度值(工件数量为260件,至精加工前经过的工序为线切割、外圆磨、研磨、激光刻字)。3 w P+ _4 r; S# c
. y& n+ B- I! Q+ g
再次进行硬度测试时工件为直径8.15×高19mm,发现采用V型台支撑测试数据为HRC59(已经过曲面修正后的),当采用圆平台测试工件端面时为HRC62,两种方法相差3个单位,而工艺要求达到HRC55-60。! Q0 _' l+ Z1 `! U7 l
6 h# |* x0 k( l$ p7 H, `! M现请教问题:
6 `+ k# J: l2 M3 U' ~6 w1 [# b" }! D3 E0 G. j# I4 Y
1、测试圆柱曲面并经过修正后的值与直接测试工件端面的值为什么会相差3个单位?跟什么有关?影响因素有哪些?
; {2 v- D7 i- g: o! O3 t, Y2、圆柱面与端面测试两种结构哪个更准确些?(按国标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出现不一致时相信哪个?)( f# v; d1 \! E# P
3、采用V型台支撑并将圆柱面磨成一小段平面时,该种形式是否需要进行修正?修正是针对V型支撑结构的还是针对圆柱面的或是V型支撑+圆柱面的?* T6 g1 Q' T C. n+ g3 [% n* j
4、另:因为国标对很多具体的细节均为给出明确的规定,希望大家能够探讨下硬度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单位主要用到的是HRC;
7 |* ~8 G2 T' C( G/ c9 T5,另根据我搜集到的一篇论文,关于9SiCr气雾淬火后性能分析指出:内部硬度略大于外部硬度(科学与技术工程刊物发表),大家是否做过相关试验?是否同意此种观点?气雾淬火与真空热处理的区别是什么?9 x7 Y* k5 X"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