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29|回复: 6

SMT全自动上板机生产工艺,怎样才能缩短加工周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1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怎样节省人工呢,当然是自动化生产,结合SMT(就是电子行业的元件贴装)行业的特点,本公司开发成功了全自动贴片机,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效果良好,下一步进入批量生产环节,因设备部件要求加工精度高,工艺复杂,是生产周期较长,影响产品销售。
1 B3 Q6 {! a( e; v; a: G5 N" q  `) J
各路老师提供好的建议,怎样才能缩短加工周期?必有重谢。
$ R* A6 ^' `# P3 ^$ y  G# z
$ G$ M$ X4 e- q& [$ [* q$ n& T/ H
1 n0 [) b: j: p6 s- Y# G- Z; C
补充内容 (2012-2-13 18:49):4 ~. C$ r, K# Y  n7 h# Z
我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样的加工手段来降低成本,加快工期,因为部件及多又复杂。* ^/ U9 X3 b3 D9 x  W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司的网站看看结构,上面有视频,这是网址:http://www.icpif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帖子应该有些逻辑性,否则大家不知道你说什么,哈,
* X& l0 X; X$ z7 A7 L. [; v/ ~+ i' b
: K) q' l* P; F& B5 V% d1 你公司成功开发了SMT设备,这东西我用都用过好多年了,早年是小鼻子的,后来是棒子的、台湾的,各种精度都有,不必新开发,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国人不是贴片发展的强国,人家贴片发展到新一代了,才要新一代设备,  P8 a" z/ T, }& R5 A

. [! I+ @( _" D0 S2 既然已经开发成功了,投入运行效果良好,那就已经是成功了,还捉摸什么?技术哪里不成熟?既然不成熟,就是没有成功,到底成功了吗?你确认成功了?哈哈,
$ y1 V# V+ s# v/ M( a1 S( X* W% l$ F: b/ c  P2 ]
3 这东西的加工精度就不能降低,现在的帖片规格越来越小,零件精度应该是越来越高才对,你怎么会捉摸缩短加工周期?这不是要降低产品质量吗?你把质量降低了,那不是把一个你原本开发成功的东西弄的不成功了吗?这东西就应该是一个精度高,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的东西,这样就对了,
4 Y  ]( s/ W0 z; m
" k# D+ q# E& f- g看了一阵,不知道你希望什么?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质量吗?假如那样,阿拉劝你还是好好玩这个东西,好好玩有很高的利润,为什么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呢?  为什么有银子不赚?这个不理解,哈哈 ,你希望把它做成地摊货的价格?那就真没有利润了,

点评

SMT 设备现在国产的还是很少的,精度上不去,速度上不去,说什么都是白搭了!  发表于 2012-2-11 14:45
发表于 2012-2-11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了解了解关于元件和板子精确对位方面详细的技术资料,大侠可否讲讲?
发表于 2012-2-11 15: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而为赢 发表于 2012-2-11 14:44 7 i( Q, Q, z6 M. Y1 ]" t8 V
我想了解了解关于元件和板子精确对位方面详细的技术资料,大侠可否讲讲?
* P9 N) U* V2 F1 }& h' [
哈,大虾,这个东西是这么玩的,器件有专门的检测仪器,PCB有专门的检测仪器,这两个东西可以分别控制质量,板子上线之前是必须检测合格的,
5 }. E! s2 o' V8 P$ S& m4 g2 w$ y0 `6 J+ h! }
检测PCB 的设备,可以对位置度,刀具孔,通孔,通路的尺寸,以及层对齐,和这种轮廓度,厚度,扰曲等进行检测,
$ f+ c) Q& N3 h* M, C+ @
, ~* N; m4 \" ^% @8 k贴装过程,靠设备精度保证,即你那个设备的‘缪值’,设备精度够,板子与贴片精度够,理论上应该是合格的,
( d5 J) _0 h( v& C% x9 A% S  i5 v' Q" C' \1 ]; L2 P, Q
但贴装到底是否合格了,对于是否贴装合格,靠视觉系统、X 射线检测系统再进行检测,X射线系统可以有录像功能,便于追查系统的贴片错误,6 T4 f* Z: ~9 S! q7 |. W

3 Z- }& q' i9 {* z4 ^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具体怎么玩,用那些东西,看具体的对象了,
发表于 2012-2-11 15: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是要精确定位PCB板子,有工艺孔或视觉定位。3 K+ l; N7 N! Y+ W( p
然后就是元件对中,最快的是飞行对中,在取完料后,喀擦拍照,比对出各偏移量进行补偿。飞行对中就是这个过程在必须的移动过程中就处理完了,等于不额外占用时间。; Z% N& g+ ^1 u8 Z! Q
总之,就是机器有视觉了。

点评

焊膏是立体的,据说那视觉还得进口。飞行对中搞透就通达?悬啊。看了看一些国内的论文,主要是图象处理篇幅比较大,原理没什么复杂的。但时代有点久远,不代表现在的主流。最大的感受是:TM抄袭太严重了!  发表于 2012-2-12 20:32
螺旋大虾高人,阿拉还说有空去了解呢,谢谢了,看来以前了解到的不充分,以为是立体成像呢,想复杂了,实际是平面的,锡膏那个是立体图像,这个我见过实物,  发表于 2012-2-11 17:23
事先涂在板子上的锡膏,是要进行3D影像检验的。我就是很想详细地知道“飞行对中”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能把这个搞透彻了,基本上贴片机就通达了!  发表于 2012-2-11 16:54
确定了,不是立体的,是线性扫描的,就象扫描仪一样。  发表于 2012-2-11 16:52
哈哈,有空研究一下,前些年做手机生产时研究过一阵设备,后来不玩了,要了解一下设备了,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发表于 2012-2-11 15:54
俺只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知道这么个东西,也没深入过。有深入过的可以讲讲。不是立体的吧,只需解算出角度偏移,和中心偏移就好。  发表于 2012-2-11 15:37
没有深入研究到那个贴片测量系统,我听人家讲,一个贴片头就有几个测量,形成一个立体图像,而不是平面的,有时间研究一下,哈,看看到底怎么调解的,大虾知道那个是怎么计算的吗?阿拉没有研究到哪里,太深了,  发表于 2012-2-11 15:27
最快的是有多个贴片头就有几套光学系统。  发表于 2012-2-11 15:20
飞行对中好像有许多个光学头,以前我记得有6个的,现在可能还多吧,那个‘飞行技术’是一个单独技术,也就是一个算法,  发表于 2012-2-11 15:17
发表于 2014-10-25 2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学习
发表于 2014-10-28 13: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视频!不健康的网页链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21:47 , Processed in 0.06510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