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1|回复: 15

高端空调生产撤回日本,松下给国产空调压缩机技术提了个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5 09: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松下空调,约 9 成是在松下广州工厂生产。但从 2023 年起,松下的高端空调将悉数在日本本土生产。2024 年开始,松下的中端空调也将改为在日本滋贺县的草津工厂等地生产。这意味着松下空调的产能约 4 成回归了日本本土。


松下把广州高端空调撤回日本,背后是日本家电一个重大软肋。
据介绍,松下是为了顺应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也希望推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进程,以提升生产与运营效率、缩短等待周期以及额外效益。而今后在广州工厂生产的空调只在中国销售,将不再出口日本。


松下中高端空调生产撤出广州,日本家电的正常败退
从目前松下的做法来看,在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就地在中国销售,这意味着对于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来说,中国工厂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将不再是日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世界工厂了,而是本地产本地销。

日本制造业日本在二战后先后打造过四个经济支柱:纤维、钢铁、汽车、电子,日学者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中总结过日企成功的共性:首先是能够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形成竞争优势,其次是日本公司的强项是在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做持续的创新,其三是日本人擅长将多个组件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集成的产业。

但是日本的一个重大软肋是,日本虽然在制造高品质产品方面得心应手,在降低成本方面却力所不及。同时,日本企业不善营销,这体现在几乎日本的所有企业中。
松下空调输在哪了?事实上,就是输在成本控制能力与营销能力。日本松下中高端空调制造撤出广州背后,是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占率越来越低,现已不足0.5%,再继续留在这里没有意义了。


需要客观承认的是,不管哪国优质企业搬出中国,对中国制造业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现实,国内很多企业的崛起背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竞争中落败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很多外企,在家电行业,日韩家电的败退是近年来尤为明显的。

无法降低成本是松下空调在面对中国的竞争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
日本空调分三个等级:标准机,中级机,高级机。目前松下在中国市场能有销量的大部分是标准机,国内的供应链体系也只能使其标准机生产相对日本生产有成本优势。
至于高级机,从成本到用料,纯粹论性能,松下空调是超过了国内一线的格力和美的高端机,但高级机国内供应链不成熟,算总账的话不一定比在日本本土生产有优势。所以松下转移产能回去也是正常考量。

但松下又不想浪费了广州的产能,所以和小米签了个合作协议。这个合作有可能是广州松下直接帮小米代工,也有可能是松下仅出租厂房设备给小米,但不负责生产。

总的来说,成本控制能力一直是日本企业的一个重大软肋,事实上,这个软肋不仅体现在日本家电,也体现在日本汽车行业。
日本汽车行业这两年的焦虑体现在频繁拆中国车的行动中,今年日本最大的出版社拆了比亚迪海豹并出书,去年 5 月,日本 NHK 电视台拍摄了一期专题节目来介绍来自中国的神车,五菱宏光 MINI EV。拆完车之后,日本人发现,这款起售价还不到 3 万元的神车,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力,似乎更有优势。


丰田针对日本市场推出过类似的两门双座城市通勤纯电车 C+pod,最便宜的也要 165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8 万元。日本人在同样的成本下,是造不出来的。

丰田庆幸五菱宏光没有进军日本。

在中国的松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面对美的、松下,几乎没有竞争力。主要原因就是无力降低成本,把产品卖出更低的价格。
笔者搜索了天猫上松下空调与格力、美的空调的价格,无论是1.5匹家用变频冷暖空调和大1匹的变频冷暖空调的价格,松下普遍在3700元左右,贵的达到9498元。


而国内美的、格力基本都在2700元左右,价格相差非常大,笔者也对比了两者的在产品性能与质量的差异基本不大,而产品差不多的情况下,松下空调价格高出将近1000元。

价格永远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选择价位低的要选你呢。尤其是在专利技术方面,国产空调正在赶上,而空调的产能在中国已经过剩,松下的撤回只是市场竞争败退的正常结果。

中国空调产业,是时候提升空调压缩机技术竞争力了
但尽管松下的撤离是市场竞争败退的结果,但不代表中国空调产业没有软肋。根据松下的计划,作为第一步,松下将把高端空调和室外压缩机的制造从广州转移至日本。从2024财年开始,它将把中端设备的生产迁回日本。

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松下空调其实更倾向于把它的核心竞争力部件——压缩机的制造撤回了日本。
在国内空调产品用到的压缩机上,有国产的,也有日本的,国产压缩机产地一般在珠海、佛山等地,通过国内加工生产。

海尔格力美的空调压缩机的进口部件主要来自于三家供应商,分别是日本的东芝、美国的康普和德国的比泽尔。

某种程度上,日本压缩机还是有其核心竞争力在的。其中,东芝是海尔格力美最重要的压缩机供应商之一,其压缩机性能稳定可靠,技术领先。康普则主要提供变频压缩机,比泽尔则提供高端差压压缩机。

目前美的家用空调主要使用美芝压缩机(合资),格力主要使用自家凌达压缩机,另外格力空调还使用的压缩机有广州松下的万宝压缩机、上海日立压缩机,广州华菱三菱压缩机等等。
国产家用空调的压缩机质量都是比较稳定的,家用空调压缩机并非是日本厂家的天下。

但日系压缩机占有率较高的区间是8匹以上的大冷量变频转子(代表者三菱)和涡旋压缩机(代表者日立),因而在8匹以上的多联机变频常见日系压缩机。


既然国产高端产品还是要进口日本压缩机,这说明在这一领域,日本也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那么根据日本松下的撤离计划,这无疑也是给国产空调压缩机技术提了个醒。

有业内人士曾经指出国产空调在压缩机上的局限,称国外空调很少采用电辅热,但是这一技术却在国内大行其道,厂商还自鸣得意,但背后是我国基础工业能力薄弱的现实。大概意思是在你制热的时候再开一个电暖气帮助制热,电辅热耗电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最终的效果也还不错,但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这就像一个得了哮喘的人背着氧气在跑步,喘不上气的时候来上一口。但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寻找气密性更好的材料、优化压缩机性能,让引擎更强大,吸入更多的氧气。
目前国内大厂在高端压缩机领域处于追赶者的状态。这源于高端、性能越优越的压缩机就需要更好更精密的机床,配套更复杂的配套软件,更优越的材料,这个壁垒和门槛一旦建立就很难超越。

总的来说,中国家电的全面崛起,日韩被打击很大,而这次松下空调的败退,本质是产品成本控制能力的缺失,其产品卖的价格高出国产太多,但性能与质量层面并没有领先太多而导致的失败。
加上松下品牌长期在营销层面缺位,导致松下空调在国内几乎没有存在感,不少消费者甚至不知道买空调还有松下这个选项。松下也并没有凸显出其应有的产品竞争力。

差不多的产品,拥有价格成本力优势,这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一个竞争优势。但从未来核心技术竞争方向来看,我们在软肋部分的自主替代依然重要,在空调压缩机上,日本松下的撤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是时候提升空调压缩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优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不懂得使用差的材料,不懂得压榨员工,所以成本迟迟降不下来吗@尹志春

点评

因为不会减配,就比说镀铜铝管。。。  发表于 2023-6-25 09:5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铸林邀风 发表于 2023-6-25 09:38
因为不懂得使用差的材料,不懂得压榨员工,所以成本迟迟降不下来吗@尹志春

空调这玩意还有技术?结构没变,原理没变,专利绝大多数已过期,你认为这个还有技术,搬回日本是对的,必竟在日本生产成本会低,如果在中国生产再返销日本,这个会增加流转成本,
不管是家电,还是汽车,现在都不存在技术差,中国的汽油机会比日本差,不存在的事,关于说不懂使用差的材料?这个不存在,以前在中国生产,因为有税收,土地优惠,现在这些政策都没有了,所以才搬回去,
关于你说的压榨员工,还有比日本人更历害的吗,成本降不下来是正常的,他的空调在中国生产,再运回国内,两边关税,加上运费,失去了竟争力。

点评

原来是这样哈哈  发表于 2023-6-25 10:49
成本不会低吧,我们工厂就代工了大金日本国内销售的末端风机盘管。关键我们是大金供应商的供应商。  发表于 2023-6-25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压榨员工,松下每个员工少给点工资,上班时间长点,996,不给战俘待遇,成本就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企业没底线,刚开始抄人家,然后开始动歪脑筋。最后把产品做成垃圾。PDD上卖的全是垃圾,就是这么来的。

以上内容说的是几乎国内所有产品。

还有,不要说日本人不善营销,那是人家有底线!

点评

是人家法律有底线吧,去日本抓螃蟹被判刑!!  发表于 2023-6-25 18:44
日本人有底线,底线是倒核废水?还是造 假?  发表于 2023-6-25 12:19
666666 日本人确实很有底线  发表于 2023-6-25 11:3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2: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你还是做保健去吧,你独立思考的脑子呢?说的是做产品,又不是说做人。
就说你那个作坊,我见过很多,价格很有竞争力,但是质量真不怎么滴。今天不是这里出错,明天就是那里出错。像你们这样的小厂,有几个有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整天不就想怎么扣出来点钱?为了抠出来点钱,降点质量不经常的吗?今天降一点,看看没人说,没人说不是没事儿,明天再降一点。嘿嘿,春,你说我说你的,像不像?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3-7-5 13:55
春哥在墙角抽烟,哈哈哈  发表于 2023-6-26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2: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在我的感觉里松下就是空调的代名词,应该赚的盆满钵满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7: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的核心技术还有点弱,压缩机依赖进口不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14 01:48 , Processed in 0.06289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