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1|回复: 18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研究难获诺贝尔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7 0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中国的诺贝尔奖这么少?
' O' W* O0 o) A$ j5 M
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1 j& N4 S" i+ B8 u9 {' `
庄辞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负责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科研人员申请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资助周期是4年,一共可拿到约60万元的项目经费,平均每年就是15万,“这意味着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可能都负担不起”。
% \$ x  r6 C. X3 O# d/ |/ `1 s1 B
在“基本上没有实验、从事纯基础理论研究”的理论物理所,庄辞观察到,科研人员收入中有近40%需要从科研项目中支出,这就导致如果不争取项目就没办法保障自己的收入水平,“甚至在北京的租房压力都很大”。
) o( c6 x* {$ d, R9 _2 e
她感慨,基础研究领域能做出成绩、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一般是30多岁,而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却困于“追求短平快项目”的浮躁内卷之中。

% K9 X0 w& t  t0 X/ [
今年2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召开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闻会上坦率称,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需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找。3月,国务院发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科技部重组位列改革工作首位,也再度让人们聚焦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的基础研究向何处去?
3 K' i6 K2 p( ]0 C- P9 h1 G6 c% h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0 n1 \  B1 G, k. _' v% J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4 _+ T8 r& U) C3 S
激烈的项目内卷
6 D! M2 K' T* @$ U/ \  S8 d1 r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已连续多年在两会上呼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研究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
6 C3 l1 z2 r" `2 {! I" f1 \) Z% z( p' c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0 U9 X+ M) |, C- g1 F

6 o3 P5 ]; R) p# t0 c; d7 K$ H- C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 d1 d) {/ \5 l; c$ ~) j1 k/ W
一切围绕项目的资助体系中,研究机构的运营、选题方向及科研人员的工资薪酬都和项目直接挂钩。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凑人头费”,也就是给课题组的学生和博士后发得出工资,还必须不间断去申请新的项目,造成一定的重复资助。

4 ]0 @9 J+ y  C, @) D: b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一拿到项目就有钱、没有项目收入很低”的现象在大部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很普遍,因为财政每年一次性提供的基本事业运营经费“只能保底”。比如在高能所,这笔钱主要用于“给员工发基本工资、基础的基建和修缮、水电支付等”。王贻芳说,高能所基本是靠竞争性经费活下来的,从研究所(课题组)的科研经费来看,竞争性经费占比几乎是100%。
1 @8 B0 z: Q. h  T
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2022年初,高能所支出总计25.7亿元,其中基本支出4.38亿元,占17.04%;项目支出21.04亿元,占81.80%,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的运营和科研经费中超过80%来自竞争性项目。在理论物理所,2022年的预算也显示,项目支出占比接近70%。
& L7 b% f# I+ w: n0 Q7 D0 D3 V
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此,理论物理所90%以上引进的人才都有“人才帽子”,比如“优青”“杰青”或“百人”“千人”,这些都是分属基金委、中科院、中组部的人才项目,3~5年内会“自带”几百万元的经费。如果没有这些“匹配经费”,仅靠研究所自身,很难让科研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和维持相对体面的薪资水平。即使如此,目前理论物理所的现状仍是:很多科研人员根本招不起博后,项目经费较充裕的人一年可能也仅能负担一名博后的费用。
' J+ I3 O/ f* f% N" v6 b
2021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园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超快电镜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调试设备。图/新华

( q5 {4 s/ |  z8 X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国家三令五申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要“破五唯”,尤其不要“唯帽子”,但问题是到了基层,无论对科研人员还是研究机构,都是凭“帽子”发钱,不可能不重视,甚至研究机构为维持自身更好运营,也会鼓励研究员多申请各类人才、科研项目,单位内部的排名或奖惩也都和项目直接挂钩。
! e6 j. k' m' }/ U" z& N* s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2 x2 l2 j  X  S7 k; s- @
“现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科研项目内卷局面。”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B3 k8 I& _! k' C) S0 n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最后一定会形成“马太效应”,“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
; N# E6 ^; X( j' v  C, a
2018~2019年间,时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的郑晓年到中科院各所调研,发现“存量资金”比较大,且科研人员不愿意花存量经费的现象很普遍。“我问科研人员,你为什么把这么多钱留在手上,他说我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争取到经费,没经费就没绩效了。”
  o+ `0 |% d9 J: }$ f, K) k! [! m- B  V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2018年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杨卫曾指出,对于有限的、且增幅逐渐减少的科技资源,我国科学家目前通过相互竞争,呈现的是一种近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然而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应当是宽松型博弈状态,能鼓励更多自由探索,激发颠覆性成果。

( K$ D% o, S; m9 S& S6 Z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7 09: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确实需要改变,就像航发的开发,改变后就突破了。

点评

航发相对自己是有进步了,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比欧美俄,甚至岛国都是差距很大的。  发表于 2023-4-27 09:50
发表于 2023-4-27 0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央视的青少年节目,大部分是思政和文学节目,基础科学科普节目少之又少。

点评

天天讲思想,很少鼓励青少年动手做物理实验  发表于 2023-4-27 11:58
发表于 2023-4-27 09: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县委书记县长每年能贪污多少钱?我估计最少20w,平均可能50w。公务员裁1/3能省多少钱。

点评

wrn
某个小学学的校长贪污受贿2.2亿,  发表于 2023-4-27 11:10
估计后面添个0  发表于 2023-4-27 11:02
鹰大你太保守了,县长根本看不上这点小钱,镇长都有这个数  发表于 2023-4-27 10:47
发表于 2023-4-27 1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 发表于 2023-4-27 09:49
7 ^( G7 d! O$ j3 w. `& y( v一个县委书记县长每年能贪污多少钱?我估计最少20w,平均可能50w。公务员裁1/3能省多少钱。

7 \$ d# ]5 X! Y* E) J鹰大,远不止这个数,估计起码得翻倍以上。有句老话: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都是有遗传基因的,传统。, }, i* m) Q& ?6 x  }: O

点评

要看地区~  发表于 2023-4-27 10:14
发表于 2023-4-27 1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 发表于 2023-4-27 09:49
7 i0 c$ g0 D/ p一个县委书记县长每年能贪污多少钱?我估计最少20w,平均可能50w。公务员裁1/3能省多少钱。
6 O; q6 X2 Z' a. G+ t3 Y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A! k, w2 ^2 D& n% ?1 {8 x5 U
我一直想为什么在中国这么多贪污的,国内外比较,也就想明白了。水至清则无鱼。
- W' C; {9 q4 z" t! `3 u没有足够的钱,就会出现贪污,有人的地方就会出现,不单是中国。
3 c3 L( X% G& V6 j对穷国,贪污是正常现象,比如有些国家走海关是必给小费的。对西方国家,好象没有贪污,实际是从制度上来保证的,首先保证钱够,所以一旦出现贪污就严惩。比如米国有些法案,确实说白了感觉和贪污无异,只是保证利益集团而已。, T. c  H5 K6 g# Q  H

点评

没有人嫌弃钱多!  发表于 2023-4-28 15:20
钱够了也会贪污  发表于 2023-4-27 17:01
发表于 2023-4-27 1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青茶 发表于 2023-4-27 11:18; d3 N3 j# m; p# ~: n( ]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 n7 X) K9 x" w( P9 l/ _我一直想为什么在中国这么多贪污的,国内外比较,也就想明白了。水至清则无鱼 ...

4 W5 l# L# R( j不认同贪污是因为 没有足够的钱,社友可以了解下日本公务员的薪酬和工作强度。
1 w: i3 S0 i. k4 R  {. N5 i' |. H

点评

日本贪污甚巨  发表于 2023-4-27 12:53
发表于 2023-4-27 12: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步 中小学生 培养对科学兴趣爱好,自己动手做试验8 r5 X9 |4 j$ x6 X! y/ {! \
3 |9 ]) {4 i$ z0 C( E
课程安排上 增加科学技术的课堂
9 X6 r; _/ [6 x( d2 L' H+ O3 f$ h) r9 J5 y# i3 T
第二步   考试时 可以增加动手+动脑配合性考试 启发思维 创新的考试! S$ D, \6 j" }- N

: O1 X, X* J, v- o$ B/ t: J第三步 大学需要招聘 偏才 怪才 不拘一格的招人
发表于 2023-4-27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 发表于 2023-4-27 09:49
" z" ~. e2 r9 s3 E, |% ^0 S一个县委书记县长每年能贪污多少钱?我估计最少20w,平均可能50w。公务员裁1/3能省多少钱。

! T2 M; B- u. t8 \- ~* m. p你种文字也能发?不怕像天涯一样封了
% j, T5 f  `0 }& D
发表于 2023-4-28 09: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堆虚头八脑的各种高大上名词,不如一句搞基础研究的月薪不低于1狗来的实在。
1 l( O( s+ l' p# U呵呵,看个乐呵得了,谁信谁傻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7 01:58 , Processed in 0.0704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