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0|回复: 7

金刚石镶在钢板上?靠一层镍裹着,这就是电镀金刚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7 09: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铅笔芯很软,也很容易被折断,有这么一种物质它跟铅笔芯同样也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却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这就是金刚石。
由于金刚石坚硬和稀少的特点,所以自古人们就将视其名贵的宝石,而经过切割打磨的金刚石被称为钻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之一。
, e7 q: w4 X  Q$ n6 ]
( C' e! Z% k5 W3 i' L- n

% ^; E% Q7 W! O, v. S
金刚石的硬度非常的高,用它几乎可以在所有物体上画出痕迹,金刚石既锋利又不易发热,所以也将金刚石用在工艺生产中,如将金刚石包镶在各种工具基体上,用来制造一些打磨和切割工具,这种制造工艺就是电镀金刚石。
电镀金刚石
电镀金刚石是利用电镀原理,用镍将金刚石砂粒包镶在工件上,金刚石会被一部分包镶在基体上,另一部分露在表面形成牢固耐磨的工作层。
. d  d3 p1 f- u( z& T
电镀金刚石的目的,是通过在金属工件表面包镶致密的金刚石颗粒,以增加切割和打磨能力,利用电镀金刚石工艺制造的各种磨削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玻璃以及建材等行业中。
( l- N7 T! a( K
. @5 m. x. @# ?, j. n' x  {

图片来源:pixabay

. u- N5 j% [  U. K" L6 \6 K9 f
金刚石的形成都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中形成,所以金刚石的产地比较集中,产量也比较少,天然金刚石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电镀金刚石都是使用人造金刚石颗粒。
磨削加工的发展历史
2 Z0 |' J- z. m, U( y
人类使用各种磨削工具对物品进行加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期古人利用锋利的石头,动物骨头以及棍棒等工具,进行打猎和切割食物,这也是最早的磨削工具。
/ U( o7 E* w  [0 D( R* s. z
据记载在元朝时,中国就出现了一种利用天然胶,将贝壳粉粘在羊皮上进行打磨的工具,这是有记载最早使用的包镶式磨具。
/ }% G$ w/ }2 `# s* S
自从人类发现青铜等各种金属以后,就开始利用其更加坚硬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将这些金属加工成各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磨削加工中,从此人类也进入了利用金属磨削加工的新时代。

7 N) U! o# l0 F2 e; [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被加工的材料硬度越来越高,普通的金属磨削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了,于是人们开始寻找硬度更高的材料来作为磨料。

* M' U: s2 X0 {7 M# w6 h/ W
% N% n* N5 k4 W7 {( X
# X! [- e* m( s/ v1 L! q
也就出现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如天然刚玉,人造碳化硅以及硬度更高的人造金刚石等磨削材料,将这些材料磨成细小颗粒后,烧制或者包镶在其它金属基体上形成一定形状的磨具,以此来进行磨削加工。
. }, S( T  t$ o/ l- R+ S& ]
电镀金刚石的特点- ~" P0 b) @. `8 ^
利用电镀金刚石制造出来的产品,由工件和金刚石镀层两部分组成,所以用这种电镀金刚石沉积工艺,能够制造出各种结构不规则,小而薄以及精度较高的磨削工具。
  h$ i7 k- ~# ~, D
电镀金刚石通常采用镍作为金刚石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剂,会将金刚石的1/2或者2/3牢牢包镶在工件上,镀层就会非常的坚硬,这会让电镀金刚石非常的耐磨,金刚石也不容易脱落。

; V+ @5 s+ \# M
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很高,能长时间保持金刚石颗粒的锋利度,所以使用电镀金刚石制造的各种磨削工具工作效率也会明显高很多,并且还会更加耐磨。

8 h. U+ h1 G1 C
, X. \" v5 p9 q4 Z
$ k) N$ n' a6 e
电镀金刚石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是通电后低温沉积的工艺,所以不会对金刚石产生高温高压,就不会对金刚石本身产生任何影响,这也保证了金刚石的质量不会降低,更利于提高磨削加工质量。
5 v5 j  u  b  g8 f; \
电镀金刚石工艺流程" c/ e3 y8 j# t0 }1 N
金刚石原料
根据需要的电镀金刚石工具精度选择相对应的金刚石目数,人造金刚石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出带有菱角的多面体,并且呈现出黄绿色。

; _& [- L( U' R: ^. e2 f
为了保证电镀金刚石的质量,还会使用专业的磁选机,从金刚石颗粒中吸取出掺杂的各种杂质,以保证金刚石的纯度。
" S. V7 D9 N/ a9 E1 M8 Q# b
除油
用工业碱来除油,将烧碱放入水中加热煮沸30分钟,再用蒸馏水清洗2~3次,去除金刚石表面的油污。

& @6 P7 H$ o0 n- P# B
电镀金刚石的工件也需要除油,通常将工件放入加有烧碱的超声波清洗机中,将水加热融化烧碱后清洗超声波清洗30分钟。

2 F6 U' e  d1 K' ?+ L
预镀
为了让金刚石与基体能够牢固的结合,所以在电镀金刚石之前就要在工件表面包裹电镀层。(基体以碳钢为多,也有用不锈钢板的,不锈钢是必须预镀的,碳钢不预镀也行)
  L* O. q& p' a
将电解液进行加热到50℃,将工件放入通电的镀槽中,金属镍与电镀液发生反应后,镍离子会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电镀层。

" j7 u/ ~& }/ e

! X& A# C: w# @5 d- [' @: a7 U
! ~: h6 H. N7 k/ U
电镀
要将金刚石沙粒包镶在工件电镀层上,通常有埋砂法和落砂法,落砂法每次只能完成一个面的上砂,所以比较适合单面电镀金刚石的产品;而埋砂法是将需要电镀金刚石的产品埋于金刚石砂粒之中,所以比较适合圆柱形或者不规则的产品。
# e* X& A, c: ^6 D2 v% n, S8 \
但是它们的原理都是相同的,电镀液和工件通电后,将金刚石砂粒堆积在预镀好的工件上,在电场的作用下镍会分解释放出镍原子,沉积在已经有金刚石砂粒的工件上,表面的金刚石会被逐渐包裹起来,形成金刚石镀层。

7 P, O( Z- U* Q; H1 n3 ~
水洗,烘干
电镀完成后要用清水将产品冲洗干净,因为金刚石砂粒之间会留下一些电镀液体和金刚石砂粒;最后可通过热风将产品表面的水分蒸发掉,一个电镀金刚石产品就完成了。

' T0 e9 m9 N- |+ f; v1 n$ f5 m
& o3 S, D  m) g
2 [+ ~7 O$ X; i8 S8 k9 }( `( R3 e3 c
电镀金刚石和电镀还是有区别的,通俗一点理解呢,就是用镍把金刚石颗粒包裹在工件上,关键点有三个。
; c8 b  m" b# w& V8 w) h
前处理一定要做好,除油不干净会导致附着力不够,
电流的大小影响非常大,电流过大容易烧焦,过小镀不上。
电镀的时间更是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比如需要把金刚石包裹到2/3是最佳状态,时间短了没包裹好金刚石容易脱落,时间久了包的太多,金刚石牢固
了,但锋利度没有了,打磨效果下降了。
下面来看看电镀金刚石放大后的画面。

! _- ]* ]% W6 b- I
这是平板上的电镀金刚石

; T% I. e9 l, h# r9 E

( ^$ \# k" x; x; b, s: k# U
; Z- f1 @+ F3 |8 u" V' ]' S
这是圆棒上的电镀金刚石

; ~- |0 t  {4 E4 X, T

+ ], w" b  R9 F6 {3 n/ m. i" s& L

, u( ]1 a2 `+ M! E+ T$ y
整个生产感觉就像炒菜一样,火候是关键因素。
! |+ v+ p* Z1 x0 F" ^7 T" M2 Z( F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对电镀金刚石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对其要求基本上相同,即效率高、寿命长、磨削精度高。

8 Y" _* y& I5 p3 h3 O0 @
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镀层金属不仅要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而且要求金刚石砂粒在基体各个部分要均匀分布,以免镀层脱落使工具寿命缩短。

( t0 z+ u. u& U: Q  _( x) ~9 W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jhcnsod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碳的儿子,人家金刚石怎么就能那么硬呐,铅笔呀你说话呀
8 Z! W* i7 R6 k9 a0 [

点评

人家头硬呀,你看头硬敢去诈骗的,哪个不富起来了。  发表于 2022-12-17 11:58
发表于 2022-12-17 11: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2: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7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素异形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9 14:57 , Processed in 0.0719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