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86|回复: 8

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7 15: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3 G- A% W: h$ p2 Y是精度?是可靠性?……
7 v& j5 D1 K7 O' d功能部件,角铣头现在还行,但是双摆头呢,万能铣头呢。电主轴又是个麻烦,电机技术还在坑里站着呢,这还得加把劲吧,要不线圈啊,力矩电机要哭了。
9 z* S$ p, u. W+ K6 O$ @" u了解的人都知道,买进口机床,买五轴系统,买纳米精度数控系统,人家是爷,这花大价钱还要看人家脸色,给人家写保证书,感觉极不爽。
5 \; {2 k7 t. k# U机床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差不多标准化,专业分工化了,问题是这一专业化分工后,核心的关键的又分到外国人手里了,出口是进步,值得敲锣打鼓,跳广场舞,可不能光跳舞光靠脑补跨越技术差距了,话说广场舞太扰民,不能总跳。出口的机床不知道是哪家的轴承,哪家的线圈,哪家的编码器,哪家的功能部件,不看新闻看差距,不看外貌看内涵,不想春梦想现实,还是沉心研究吧,脚踏实地做基础研究比写新闻稿更容易打破技术封锁,可是坐冷板凳这事难,光花钱不赚钱更难,不干早上撒种子,中午割麦子的行当 难实在是难。6 T. U+ S$ X9 P: ]7 ^  k" ]- o
1.当下中国的数控技术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 I& \0 r) z0 e% I2.在机械行业,车间内见到的各式数控机床都是进口,甚至工人们以拥有“西门子”、“法兰克”等品牌为荣。
# J1 m9 z5 x6 C) E9 d  y  h3.难道中国至今没有能被市场接受的数控系统吗?(不知华中数控算不算?)0 n# n1 h  ^" D8 l0 w5 t$ \
4.去过河南洛阳的中国一拖集团(算是中国最大的农机企业了),在他们的一些车间里也基本都是进口的数控机床,记得他们十分“自豪”地介绍一台德国进口的加工中心,告诉我们花了一百万欧元。真的不知自豪是从哪来的?  e: ^# h6 Q& A5 V/ t
以下是不同网友代表的看法:% J+ L( F% _/ u) J6 C8 @
通用数控技术方面,个人感觉有至少10年以上的差距。
" z* M+ [' ^2 b1 N) ]+ S+ j10几年前甚至更早 FANUC 就实现了全闭环,但是我们这几年才在中高端机床上逐渐普及。
( P- z$ i4 ^* l: p7 j五轴加工、空间刀补等技术主要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是这方面技术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封锁),我们只能自主研发。近些年来才开始有所应用,也与90年代末航空航天发展迎来新的契机相关。
# u$ M5 R& Z. `高速高精技术:近年来逐渐成熟,这当然也是与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变化相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雕铣机需求逐渐增长。
9 L* l( r" T6 ^7 g包括其他一些高端功能,基本都是先在高校或研究所做起,但是由于产学研能力及速度限制,实用化的不多(这和科研能力有关,国内原创很少);企业里做,往往都是基于市场需求才决定什么时候做,都得先解决温饱。& X& C" C( m  c  J# i/ G
中国至今有没有能被市场接受的数控系统?
% V5 \) E" W" k# g" }7 f) C
; g6 G) @3 W4 L) d) H! Y  r' j/ B- v: h是否能被市场接受,看看每年市场销量就知道了,国内还得是广数、凯恩帝,以及来自台湾省的新代、宝元等。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某些原因,华中整体销量还是挺高的,特别是中高端产品。
/ J: Z% B6 n1 ?" T# S可以参看 是否可以通过逆向工程来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如发动机、操作系统等)?
* G5 k; o! W4 S/ \; F3 V结论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均衡发展,且需要时间。: g: U0 T- ]# ?. i! ^2 |% u0 o, s
偏移话题说个另外的事,不说专业技术问题,讲个故事,直观的增加一下题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M. Q' o- S7 q6 ~* S/ M
不知题主是否听说过“东芝事件”,简单给你讲讲故事,部分内容来自网络。9 ?9 @  n, K  A8 }: C( `

+ t/ Y5 M" s8 V7 H+ O; \我们的数控技术有可能落后先进国至少30年
9 ]% S' j9 V8 a: ~1 i故事完了,请题主注意一下时间,东芝公司偷偷卖机床是1982年,也就是说八十年代日本就有了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来加工螺旋桨这种复杂自由曲面。恰好本人上学时也跟数控加工沾边,当时学校的项目也是七轴五联动数控系统加工螺旋桨,具体内容本人无法提供更多信息,抱歉,但是可以说导师及团队在国内也算处于一流水平。我们是否达到了1982年东芝公司的水平,加工的螺旋桨能否达到苏联当时的噪声级别,我一区区小民也不可知。
9 A0 X& N3 _1 s7 O: {5 d; l8 H本人零几年上大学,单纯按时间来算,与国外高端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注意是高端,高精度)技术上差距是:30年。当然不能简单的从这么一个例子这么来推算,只是直观的让题主有个印象。国内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实际可能不会有30年这么大,因为当今时代拥有当时无法比拟的科研条件、技术手段,能够更快弥补差距。
, `) i) }6 K  R0 F# z: c: T. y2 }最后的最后,你可能有疑问了,80年代日本就那么牛逼了,那么这30年日本数控都在干嘛?答案是: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更可靠的稳定性。而且即便精度速度短期达到了,可靠性不是一时半会就保证的。之前某场合看到很多我出生之前就有的日本数控系统还在工作的照片,几十年前的系统即使坏了,还提供维修服务,看到还是感觉挺震惊的,
+ o& {7 h+ g& y5 ~; @落后至少30年!小编真的心酸,小编希望国产数控技术在不久的将来能越来越好。世界数控大赛大多数国家都是去玩的,但是中国派出去的选手一个个都了不得,厉害的吓人,小编觉得,虽然中国现在排不上名次,但是中国追赶的速度绝对让别人心惊,我们要对祖国有信心。) i- p8 t! X! x

9 Y" f3 l1 [: n5 H2 u3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7 2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7 23: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视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8 02: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架飞机,啥玩意儿都能不是自己的,但,发动机、起落架、控制,得是自己的,不然别喊是国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9 1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真的不能做到物美价廉,否则厂家都扛不下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 1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 17: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30 1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机床厂家还剩几家?

点评

那太多了吧。东莞都有几千家吧。  发表于 2020-6-15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2 16:25 , Processed in 0.0573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