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地下农场 0 m- e0 u: j3 t3 a I( x
英国伦敦南部克拉彭(Clapham)地下的废弃二战防空洞重获新生,它被改造成世界首个地下农场“地下生长”,用于种植香草、沙拉菜以及各种蔬菜,以满足伦敦日益增长的餐馆供应与家庭所需。
5 u- f X/ ^# k" B" C
# P1 x: b5 p( e1 n, x
“地下生长”的构思,最初是在三年前由商人Richard Ballard 和 Steven Dring 共同提出的,他们相信借此可以帮助应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压力,为民众提供更健康食物。 : U% A n, F) B0 `4 P _8 V
这些作物在密封的洁净环境中生长,洞内有成熟的通风系统、先进的照明以及高效的循环灌溉系统,可确保作物在低能耗情况下生长。农场的工作人员采用绿色能源的LED灯光取代阳光,种植出对环境零负担的新鲜产品。 % b3 ]* P4 |, X* e5 m
“地下生长”的第一个商业客户是伦敦考文特花园,今后它的供应对象也将会扩展到伦敦当地的一些餐厅、超市和批发市场。Michel Roux Jnr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典范,可以帮助伦敦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并引领世界绿色农业的创新潮流。 9 ?9 j$ N3 Y/ K
首个机器人农场
/ `# X X5 }: i
据《卫报》报道,一家叫Spread的日本公司正在日本京都计划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农场,以应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危机。 9 j) x; J7 T1 _1 k3 p# [- r
* E4 ~- N" x" Q: }0 ~
这个机器人农场将在2017年正式投产,从种植、管理、收割到分销都由机器人代劳。
/ Z5 p# e/ D+ r$ S' [0 q6 o& G
这个具有工业规模的农场,是由日本植物生理学家岛村重治不久前创建的。该农场里面装了17500盏特别设计的LED灯,分布在各有16层的18个种植架上,可模拟白天与黑夜,通过严密监控光合作用程序,促使生菜的生长速度比户外农场快了1.5倍,报废率也少40%,生产效率提高100倍。 ( s# s1 I8 E0 ]5 b
该公司表示,机器人农场的产量高,劳动力成本可降一半,消费者也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蔬菜。 K- l: M1 e5 Z6 ~. ^, E w
与传统农场相比,这种室内农场具有很多优势。由于采用立体植槽与水栽技术,其占地面积极小,而且多达98%的水可循环使用,也不需要喷洒杀虫剂。另外,人工照明与严格的温湿度控制使种菜人不再靠天吃饭,而且更容易掌控与落实生产计划。 ; [$ \9 Z9 D' e+ }1 E* g( F b
首个漂浮农场
$ Z( t/ D! T" D/ _' \- Z0 |2 U2 R
污染已经无处不在。健康的食品才是人们的需要。如何为都市的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呢? 6 E+ B: N; |2 i
6 u- A! Z" B8 S0 J
荷兰房地产公司Beladon正在鹿特丹默威港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漂浮农场”,并将利用它来养殖40头Meuse-Rhine-Issel奶牛。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机器人帮助挤奶。 , ~% |* F G( i( M) i
在这些室内农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农作物垂直种植在成排的架子上。Beladon的农场有三层,有锚固定在海底,预计将于2018年底开放,每天生产约800升牛奶。 4 H I9 ^: i4 P/ r% r7 K; X" m( L% w
同时,该农场还种植浮萍为奶牛提供健康饲料。
5 z3 k5 H8 h* _; }, m% B8 W漂浮农场的总经理阿尔伯特·布尔森(Albert Boersen)说:“我们的奶牛所吃的至少有80%是鹿特丹食品工业产生的废料。”
" Q e4 \7 [- k
“我们也将种植浮萍作为动物饲料。它富含蛋白质,生长迅速,可以用牛尿喂养。我们将在特殊的LED灯下安装四五个垂直平台,用于种植这些植物。” : r( U4 s$ _9 |
首个无人农场 : C! l# i- M( j8 Z6 @+ C$ R/ K
2018年9月,英国哈普阿丹姆斯(Harper Adams)大学与Precision Decision公司合作的项目Hands Free Hectare收割了全球第一批全过程没有人工直接介入的麦子。
t* c; c& X* T1 ?
Hands Free直译过来就是“不需要用手”,而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证明全程自动化的农业活动是没有技术问题的。
( F \9 B9 i0 V6 P* e
在这个试验田里,拖拉机、探测车、收割机等都是在传统机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得到的这台无人机除了能够绘制路径、进行GPS定位之外,还能联合别的装置进行许多耕种的工作,比如采集样本。
* A/ e ]! k+ M$ j9 Q5 H) k; a# K
Hands Free Hectare这一项目并非是完全无人操作的,除了无人机的某些工作需要人工操纵之外,机器的作业也需要受到监控,而人们只需待在田地后面的操作间里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 ; b7 n" B2 {" k$ [
首个沙漠农场
3 F" a& @" z- c6 j5 a
2016年10月10日全球第一个在没有土壤、没有水只用海水和太阳能的沙漠里农场正式运营了而且在试运营期间20公顷的沙漠生产了1.7万吨西红柿。 ' {8 y9 x4 q! q( k0 q$ l
( F' y0 M7 d( r+ Y* g) w6 c, q
这是第一个充分利用太阳光和海水的农场-Sundrop Farm(落日农场),建在澳洲南部靠海的沙漠里。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花了六年时间去研究,只为找到不需要淡水土壤和来自电网的不必要能源就能种出庄稼的方法。
9 T/ ] a) s# m8 Y/ d0 }) ^
该团队表示:“传统温室利用地下水灌溉,利用气体保温利用电力降温。Sundrop的温室却可以将海水和阳光变成能源与水。接着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可持续的二氧化碳和营养盐来让作物生长最大化。” " j3 o# H c" J( g5 z4 W+ f4 w
同时,这个团队真正的突破是巨大的农场仅仅使用太阳能。落日农场的太阳能来自于2.3万个镜子,它们会向一个115米高的接收塔反射日光。天气晴朗时,一天能够产生3900万瓦特的能量,足以支持海水脱盐厂,并提供温室所需的电量。 ! P, L1 T" N: D4 L. \
当然,该农场的成本也很高,大约为两亿美元。不过研究团队称相比传统农场,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该农场的消耗,这样的巨额成本最终能够回本。
3 I" E1 y5 r+ C3 T; V# o& z
首个3D海洋农场 ( J! n/ { L2 u& _( r0 f9 W/ D; K
非营利组织GreenWave负责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3D海洋农场的大型示意图。旨在能使沿海的社区可以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并创造就业机会,将渔民转变为恢复海洋的农民。”
; @' X( D5 ]1 p* s4 j2 X* I" N
; i9 i1 R# W" B1 Q& M- [; A" r/ l
BFI又这样说道,“GreenWave的集成模式将把水产养殖从日益脆弱的单一栽培转化为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产生更高的收益,。其基础设施非常简单:海藻、扇贝和贻贝长在浮动的绳子上,上面堆放牡蛎和蛤笼。从这些作物将用于海洋农民来生产粮食、肥料、动物饲料、医药、化妆品、生物燃料和其他副产品。农场将过滤有害、有污染物污染物的水,封存二氧化碳,并支持生物多样性。因此,这样能恢复而不是耗尽我们的生态系统。”
, Y$ ?0 @) g! U* S3 b8 X. z( K# i
首个海底花园农场
, ?1 o! ~/ ^' \( G
这座位于意大利萨沃纳海岸的海底花园农场,位于海平面以下22英尺(6.7米),如今有6处温室,内含700多株植物。里面种着罗勒、西红柿、草莓、芦荟、薄荷、甘草、马乔莲等农作物。 ! H$ k7 \2 Y1 b1 R
0 ~, X( X8 R& d: ~ c) D6 K
项目负责人卢卡·甘贝里尼说:“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探索极端条件下农业种植的替代,极端环境包括缺水、缺土和极端温度变化。我们正在寻找一种这样的可行性技术,使得生产提高。” 5 ]* {# E2 v( H" f. A- U: J" H* k
卢卡·甘贝里尼是一个来自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的专业潜水员兼业余园丁,一次出海后他突然萌生出了在海里建一个菜园的想法。卢卡·甘贝里尼穿戴上潜水设备,将埋着罗勒(一种药食两用芳香植物)种子的泥土装在塑料袋里,“种”在了22英尺下的海底。几天后,罗勒发芽了。 1 w2 k$ _+ l8 p; I2 r3 d
$ x1 s. m" f9 b1 g7 H
“我们将有机玻璃与钢架结合在一起做出了个‘生物圈’。”项目负责人卢卡·甘贝里尼介绍说,这个半球体温室直径6英尺,高3英尺,并用28个可拆卸式的螺丝钉固定在海底。这种设计确保了温室在风暴来袭时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一定范围内的振荡,并防止其被海浪撞击得支离破碎。植物通过“生物圈”内壁凝结水滴使得内部保持水分,其昼夜恒温26℃,湿度约83%,是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促进其生长。
: I7 U! n/ F6 [# u# y* h
0 @8 l8 n3 u& z" @
每年9月份是到海底花园农场游玩的最佳时间,这时正巧也是农作物的丰收时节。团队成员们还曾采摘水下的罗勒做成沙司酱配餐吃。 , ~5 L) Y& l& a+ V" z9 M1 Y
“海底花园”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疯狂想法,脱胎于一项颇受当地人喜爱的娱乐活动“水肺潜水(带呼吸器潜水)”。它其实是个水下温室,里面栽种的作物生长速度比在陆地上要快得多。“海底花园”的成功给缺地、缺水地区的农业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 T" {) v+ k7 v& ?
首个“月球农场”
+ k+ e# J/ x0 t# g) F9 Z" u; y8 K6 @
来自英国媒体的报道称,2018年中国嫦娥4号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并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首次在月球上进行种植蔬菜,饲养动物的实验,为未来月球基地后勤建设迈出第一步。 4 q6 _& _! Q1 H6 S0 v' I' ~) F
! s( H( x# b" j) C) q8 C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以相同一面对准地球,在月面活动的登陆器与地球的通讯受到极大限制,此前也没有国家登陆过月球背面。 : I9 ^2 c- T1 ^7 w/ n, \
嫦娥4号的任务包括调查月球背面的地理情况,分析地质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登陆器里面包括一个铝合金容器制成的微型“农场”,动物产生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建立一个简单的循环系统,以了解植物能否在月球环境生长,动物在月球上是否能够生存。 $ z$ ?4 @; X' @( t6 v
- P, s8 M, y" Z' F- ? |: k( f" P
“月球农场”包括土壤、空气和水,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月球农场”将种植马铃薯、拟南芥,蚕卵在里面孵化成幼虫后,生产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在光导管引入的自然光线下,马铃薯、拟南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应蚕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监控设施则将数据传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整个生态圈计划运行100天。
/ X4 p6 }1 N; P$ S R; ^
世界上唯一的福布斯五星级奢华农场 5 L) y0 Y3 |" l. z4 U
岩石溪农场(The Ranch at Rock Creek)位于美国蒙大纳州的菲利普斯堡,这个农场之前是19世纪晚期的一个宅基地,投资银行家曼雷在2007年买下了这里6600英亩的所有权,2010年对外营业。 # d1 k9 ^0 D+ P7 u6 ^" S g+ y
岩石溪农场的厨房主题是一个关于蒙大纳州牲畜、野生动物、草药和收获的故事。
! h* Z( n) m3 w' s+ L2 Y* {
( w+ R8 f* v4 o8 {
主厨所使用的原料大多数来自牧场,其余的也来自当地,用传统烹饪手段,结合现代味觉来烹饪。同时,所有膳食会根据顾客的偏好来量身定制,几乎每天更新菜品,尤其是儿童的菜单。 & _8 a# t) a/ ?# x. C* i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农场的接待服务。从客人预定到离开,农场的专属大使会提供超越传统的豪华礼宾服务。
5 A; f& ]3 c( v) G" [
他们会在客人预订房间之前就和客人沟通,帮助客人挑选适合他们的房间。当他们预定后,农场大使会详细了解天气、旅行时间、饮食习惯、每周活动和个人喜好,为旅客定制一份旅行计划,并从一份包含在他们的住宿中的多达20多项活动的清单中进行选择。 ) `& Q4 g7 I/ N$ t ?
在他们看来,游客来到农场后,是陌生的,作为主人有必要提供一系列服务,让游客只负责放心去玩就好了。 9 c& A( a8 [$ I
同时,在农场里,你既可以像牛仔一样生活,练一练传统的射击、滑雪、骑马、钓鱼,也可以像现代人一样享受SPA、高尔夫。
# o% O. z# ^& i
除了日常的活动,在特定的节假日,岩石溪农场还会组织各种专属活动。 % @" q3 z# b9 V
比如在平安夜和圣诞节,农场不仅可以雪橇乘车、现场音乐、曲奇装饰和圣诞树狩猎,还有鸡尾酒、现场乐队、舞蹈、卡拉OK以及午夜烟花。
5 y) ]6 x* }- V& Y
首个区块链大农场
4 ? K% e% o/ t
2017年4月25日,中南建设联合北大荒在上海举办“区块链大农场”推介会,重点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农业”方面的场景应用和经营方式。 B: D( B/ U- }4 ^3 e. |: K( M
/ B/ s8 y X( V9 ^; J
据了解,中南建设携手北大荒合资成立“善粮味道”,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区块链大农场,基于全球领先的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依托北大荒大规模集约化土地资源及高度的组织化管理模式,创新性地提出“平台+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从原产地到餐桌的封闭自治农业组织,打造农产品领域的高附加价值产品电商平台。
2 k# G( e/ {) J
% g2 M) ?1 v8 F! R
国内首个世界级都市农场:中粮智慧农场 " y' o1 C) z6 S5 m; \
2015年10月20日,由中粮集团全力打造、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中粮智慧农场农业科技示范中心正式启用。
8 Q. ?% g2 s- N
" z0 U: _% H+ ~) B$ Q
秉承中粮集团“自然之源 重塑你我”的品牌发展理念,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以打造“世界级水平的集现代都市农业、健康科技产业、田园养生于一体”的生态卫星城为目标,确立“整体开发,农业先行,产业引领,和谐宜居”的思路,通过主导区域经营、打造区域环境、引领区域经济、树立区域形象,最终实现其战略定位。
3 \5 X8 X. P5 r- U! F
全球首个植物大战僵尸农场
4 q6 y& S+ o5 F# N5 r" b3 U
2018年7月9日,位于无锡阳山田园东方北区的全球首个植物大战僵尸农场开园典礼隆重举行。 - P( t; P' d* }5 s3 M# Y# [
% {# U+ P: n' P0 i
位于阳山镇田园东方蜜桃村北区内,占地约40000㎡,将植物、动物、游乐设备和游戏主题相结合,邀请丹麦国际团队设计IP原创非动力游乐设备,打造集“田野农场体验+非动力游乐+IP沉浸体验+自然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农场乐园。与此同时还将在北区打造社区支持型农业项目——CSA农场,主要面向周边倡导“生活新体验”的人群,一年四季为其提供有机、健康、可追溯的农产品。 - n9 |' A/ e# g) D5 i. b
同时,田园东方投资集团联手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倾情打造的全球首个植物大战僵尸农场。 8 K# p( C1 A) V6 B6 u! k9 Q' n% ?8 R
编辑|张可臻 审核|张瑜
5 J; s8 f3 N" B$ t. i- Q0 F. ^# m
温室园艺资讯
2 r9 ?1 ?8 r6 k1 y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