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机械社区 返回首页

深南大道的个人空间 http://www.cmiw.cn/?2720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三年之痒----我在富士康的日子

热度 23已有 2694 次阅读2008-5-28 01:02 |

三年之痒

----我在富士康的日子

富士康,一个在短短几年就红遍中国的名字,其实,早在20年前就在深圳的一个小地方扎根了,到现在发展成全国到处开花,其实力还是不能小觑的。说这些,不是为了褒扬,而是指出一个事实。

057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如获新生一般踏上南下深圳的火车,开始新的旅程,在车上,想着即刻就能进入大城市了,确实挺激动的。经过10小时的狂飙,列车缓缓滑入站台,没人接车,我和同学一人拖着一个箱子,跳上直达的公交车,直奔公司而去。报到通知书上写的很详细,另外还有同学已经先去了,所以上车并没花太多时间。但是,那大巴坐的却很辛苦,不是因为座位问题,而是头一次坐全封闭的空调大巴,且一晚上没睡,晕车!那个难受啊,可能只有晕过车的人才能体会到,还好没吐。途中大概花了两个小时转悠才到公司,穿梭于摩天大楼之间,而且还看到了小平画像。等到快到时,公司居然有三个门:西门,南门,东门。刚开始还不明白,最后才发现,原来公司如此之大,大到公交公司都行方便,每个门都会停车。下车后,同学过来指引道路,办完手续后分到一个号码,临时的。有效期两周。暂且叫9527吧,其实都是七位的,不可能四位数就能搞定。把东西拖到房间一看,跟学校没两样,四人一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床位和柜子,因为是新建的,所以墙壁和卫生间都很干净。第二天体检,查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必须拿身份证对照。第三天,开始接受通识教育,说的不好听就是洗脑~~~~也许这也能算成富士康成功的一步~~~连轴转了两个礼拜,上午,下午和晚上都要上课,最后一天汇报演出和演讲,到现在我还记得演讲题目:扎根富士康。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不值当年那些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同志,如今安在?激情过后,开始半年的生产线实习和内部培训,上班可以用相当无聊来形容,和操作员干一样的,无数次的重复劳动,而且还要接受素质底下的生产线管理人员的教训,就这半年我都没办法忍受。记得有此下班后考试,我们一般人理都没理那训练员就跑的精光。第二天早会时,上面的头头一致都把我当成典型来批判,这下出名了~~~开会的结果是记大过处分。这可不得了啊,等于宣布我在这里彻底没有出头之日了。那段时间很着急,问我的课长怎么办,他也在沟通。最后还是一位制造的经理跟我的经理通气了,才没把处分报上去。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感谢他们俩,否则那个时候闪人,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实习的日子很无聊,也很苦闷,日复一日的劳动,完全是在磨练我的锋芒。可是我锋芒依旧,直到现在。

六个月中,前后四个月上白班,中间两个月上夜班。每天早上630起床,步行到厂房。逢周三还要晨训,和学校里面的军训一样,练习队列,然后训话。很讨厌这种生活,可是没办法,身无半点技能,只能忍着。在生产线上也有随线工程师,但是交流甚少,因为工作的时候不允许随意走动,不允许聊天的。如果规定一个位子,那就得桩在那一天,或者半个月。刚开始,很多工位都没有凳子,只能站着操作,对于没吃过苦头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算一种挑战吧。实习期间,每个人必须完成两件提案改善,否则不能回部门。压力还是有的,所以上面给我们的任务是:带着工程师的头脑做操作员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资是他们的几倍。可是,当我回到部门以后才发现,我所在的工位跟工作关联并不大,我没能掌握工艺参数,不了解设计时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在实习的时候不知道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又没人交流,就这样苦闷的过完实习期。年终的时候,可能由于表现过于出众,奖金少的可怜,不过只工作半年,体现不了什么,也就没太在意,来年好好干。

06年春节后继续在产线呆了大概半个月,就实习“毕业”了。同样怀着欣喜的心情,回到理想中的工作岗位。这里没有素质比我低的人骂我,不用晨训,早上不用6:30就起床,不用穿裹得很严实的无尘服,不用戴口罩和塑胶手套,上班有电脑可学习,看资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充满激情。可是,刚回部门的一两个月,我们三个新人一致的感觉是:上班打瞌睡~~~因为这个时候是自己看资料学习的,除非很忙,否则同事和上司不会安排事情给我们做的。最多也就是就跑到楼下拿快递,或者到公司门口接送客人。就在这时,主管给我安排师傅了,比我早来两年,经理说是资深工程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的师傅带我入了门,而且不厌其烦的教我基本的知识,使我能够快速的成长。可惜,他只带了我半年就闪了,另谋高就了,后面陆续有人走了,我只能慢慢的摸索前行。一直到我闪的时候,才把公司的一些流程和系统初步掌握。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分享给07的新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不希望他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没必要的地方。

至今我还记得在公司设计的第一件作品:一个7寸产品的振动治具,其实就是根据现有产品在铝板上挖槽,把产品放进去不晃动就OK了,可是需要考虑公差,又没人指引,前人设计的不能通用,而且没有图纸,只好瞎摸着干了,通过三次修改才算成功,还好那东西加工制造简单,也就数控铣就好了,可是拿进拿出公司却很麻烦,要签单。后来连续设计了其他的两套,因为有了经验,画图就很快了,可惜那加工商太不争气了,根本没按我的要求做,居然把孔挖小了,东西放不进去,把我郁闷的真想骂人,后来叫他们拿回去重做了两次才OK .在我师傅走之前我就接了一个案子,客户是日本人。那个要求太高了,案子跑了一年才做的符合客户要求,可是那个时候客户又没量,等于白忙活了一年,不过我却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大公司就这点好处,公司掏钱交学费~~~其实,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后来陆续接了两个案子,作为设计人员,没事情做是不会成长的,事情太多又没时间思考。直到闪人的时候还有一个新案子在跑,不过已经把收尾工作都交接了,而且我也保证两个月内通信畅通,到目前还没听说出什么大问题~~~只可惜我没看到作品~~

也许天性不羁,在办公室呆久了以后,还是觉得压抑苦闷,在干满一年半以后就开始尝试突围了,面试过几次,只有一次成功,可被我拒绝了,感觉太早面临那么大的压力,怕承受不了。而且那个时候加工资了,部门刚好完成新老交替,闪人有点不厚道。挨到年底,发完年终奖,又开始预谋了~~~台资企业,发展空间有限,而且不喜欢那的办公环境。快干满三年了才决定闪人,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我不厚道,自己学到东西就走,对不起公司。在我看来,只要每天认真负责的干好工作,就是对公司最好的回报。

在那干活,如果没有网络,没有电话,那就什么也干不了。估计现在所有的公司都是依靠这两样来运作吧。其次就是永远有开不完的会议。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总会碰到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着急各部门讨论如何解决了。很多时候,责任都会落实到开发部门来解决的,可是开发部又不是万能的。所以很多时候很郁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渐渐的,我也学会吵架了,其实我很讨厌吵架,因为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和供应商吵原物料的公差,和产线吵工艺。似乎要和每个部门都对立。吵到最后,开发部门好像成了一个打杂的,大家都来看笑话。。。现在想想,那些事情似乎已成过眼云烟。

三年,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事情是07年的中秋游园晚会。那天是要上班的,公司在晚上安排了猜灯谜和运动场的游园会。我们三个同学约好下班后一起去看看,灯谜没猜中,玩游戏却拿了几个小礼物,其中每个人还弄了一把瑞士军刀回来~~~和谐社会嘛,企业也要和谐,就办了这么个晚会,而且上面挺重视的,花了不少钱,买了很多小礼物,还有月饼,不过比较难吃~~~还有听装可乐~~~

说了这么多,好像怨妇似的。其实,我还是要感谢富士康,是他给了我第一份工作,让我在一个相对健全的单位里面慢慢的成长。

PS: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通知本人。

15

路过
1

雷人
1

握手
2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6 个评论)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5-28 02:22
再来说说富士康的培训吧~~
关于培训,富士康还是有一套的。人员流动那么频繁,何以保证加工制造出来的东西保持一致性呢。前文提到,新人进来都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一般新近的工程师都要进过两周的通识教育,了解公司概况,宣导基本规定,避免因无知而犯错甚至犯罪。其次就是专业培训了,这个才是重点。可以这么说,只有不是一个缺胳膊少腿的,脑子没毛病的,到了富士康都能胜任工作的,因为每一项工作都细分的不能在分了。但是,要做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专业培训可能是一对多或者一对一的传授。当然,还有很多文件可以看,而且每位资深工程师都会被要求给新人做培训。这是一项优良传统,可以让新人很快的成长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可以继承和发扬,并且不断的更新。
再来说说操作员的的培训吧。他们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中专生或者技校生。所以非常容易管理,大概稍微大点声就乖乖听话了。但是,这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听话,所以先得集中训练一段时间,保证每个人都乖乖听话。在我看来,那些似乎等同于虐待或者遭受非人的待遇了。集训以后可能也要花一个星期的通识教育,然后具体分配到单位在介绍相对专业点的培训,和工程师培训流程差不多,最后才到工位去。到工位就是一对一的教育了。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向比自己小好多岁的小妹妹学习,感觉挺好玩的~~~当然,每个工位都有sop的,就像机加工的工艺卡片。这个是要背出来的,因为要考试。新人大概要在工位旁边看上一个礼拜以后才会上手实际操作,而且旁别得有人盯着。为了提高效率,IE部门不定期的提出各种改善对策,大到生产线的排布,下到每位操作员的一个动作。虽然如此,效率是上去了,可是品质依然维持在那个水平,毕竟,操作员的脑子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品质意识的。他们关注的是:每天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我感觉,线上留下来的产品,品质水平不会低,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操作员不是稳定的,最多干了两年就换人了,有些可能被挖走,有些可能回家结婚生孩子(很多女孩子是来自农村的),等等。为什么要走呢?可能工资低;可能天天重复的劳动,烦了;也可能受不了上面的气,跑了;每年加薪就那么一点点,前途其实是很渺茫的,他们付出的劳动比我们要多得多。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定期的换人还能维持较低的运营成本。所以说两厢情愿~~~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5-28 03:47
再来点八卦新闻~~~
富士康与血汗工厂!
个人认为,这是不实报道,完全是为了吸引看官眼球才这么命名的。属于标题党~~~~只要是身处华南的兄弟姐妹,估计都有此体会,没完没了的加班!当然,有些是义务的,有些是有加班费的。富士康还是一家比较守法的企业,干多少就给多少加班费。但是,累是肯定的。没有那个人连续一个月坚持每天十二个小时工作的,即使是机器人也有上油的时间的。就因为这个,被告发成血汗工厂,那那些严重超时工作的工厂岂不成地狱,那种厂在东莞随处可见。我不想为富士康洗脱什么,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如果不是苹果施压,估计加班照样还是那么疯狂的。可是,实际结果又是什么呢?现状一点改变都没有,加班照常,加班费却不按实际发了,后来听我宿舍人讲,欠的加班费年终补齐了,还算厚道~~~亏本接单,盈利出货,我想并不是一般的公司可以做得到的。
至于与比亚迪。可谓欢喜冤家。本来两家公司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业务不同,完全两码事。但是,自从比亚迪开始扩张到手机成品以后,就给富士康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比亚迪从富士康挖走了整整一个手机团队。连图纸和工艺文件都挖过去了。而且客户还是手机大哥NOKIA呢~~~富士康能不着急吗?因此公司全力整顿资讯安全。而且想尽办法封杀比亚迪,并且阻止其在香港挂牌上市。可想而知对其打击有多大。最搞笑的事情是:曾经有段时间,比亚迪的车都不让进富士康的门~~~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打倒。当年比亚迪挖人可花了不少成本,据说工资三倍,而且有房有车。这对刚刚踏上温饱的中国人民,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惜,那主事兄台现在好像被限制人身自由了~~~虽然两家的官司还没结束~
各位看官看的累了吧,我就不再聒噪了,哈哈~~~
回复 憨老马 2008-5-28 06:50
深南这几年没白过,能够写出这么一大篇东东,值!
以后要看张江高科的啦。

我没有在台湾的厂呆过,不过对他们那一套管理模式,多少知道一点,我想他们也是从日本中学来的。
回复 老鹰 2008-5-28 07:47
好文章,待细读。
回复 钣金准专家 2008-5-28 09:19
比较理性中肯
回复 心结 2008-5-28 10:03
原来是从那里面出来的...当初偶也想,但是被一个帖子吓着了
回复 左旋贝壳 2008-5-28 10:09
我们接触过一些富士康的工程师,对你们公司的情况还是有一些了解。

都是年轻人,每次过来开会都是新面孔……
回复 火焰 2008-5-28 10:32
在外企时的几个同事是从富士康跳过来的,很优秀,基本功很扎实。
回复 黑色经典 2008-5-28 11:23
不错,外企(特别日企、台企)都是有特别多的SOP条条框框的。不过一直在美资企业呆,还算可以。其实新人进新公司第一件事通常都是先洗脑(灌输公司文化)
回复 早练 2008-5-28 15:00
提到“富士康”首先就想到很累(被学长忽悠的)!其次的起薪低!不过赈灾中伸出的这么一只援助之手倒是让我另眼相看了。
回复 yaofen1012 2008-5-28 16:47
其实我倒是想去富士康的,虽说累,但我认为只要自己能适应(身体方面)就行,要趁年轻时多锻炼,以后再闲,这样好,如果一开始就闲了,以后就不能适应其他了,最主要是每天闲闲的,人就无聊了,很迷茫,我现在就是这样。
这只是我想的,但我不肯定我累了不会报怨
回复 国际化 2008-5-28 18:46
憨老马: 深南这几年没白过,能够写出这么一大篇东东,值! 以后要看张江高科的啦。 我没有在台湾的厂呆过,不过对他们那一套管理模式,多少知道一点,我想他们
虽然是和日本学的,但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回复 亮剑 2008-5-29 14:59
看来深南感触最深的还是劳动。
回复 心结 2008-5-29 15:59
转贴:美国发明一个行业,日本把这个行业做精,台湾把这个行业做烂,中国把这个行业做死......
我正在努力把这个行业作死...哈哈
深南是要做精还是去发明一个行业?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5-29 16:53
回亮剑:关于管理方面我还没谈呢~~~
回心结: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至于努力的结果
那得看大家的合力往哪方面发展了~~~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5-29 17:22
说到管理:我就继续唠叨几句吧~~~
富士康太庞大了,全球几十万人,如何管理呢。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准军事化管理。其他园区不知道是否这样,至少深圳龙华总部是这样的。
    军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会是每天都训,而是每周一个早上或晚上(针对晚班)花半个小时。这些动作仅适用于作业员,对于有独立思维的工程师来说,这样简直就是侮辱。我不知道这是移植于日本还是台湾,反正国内企业没这道风景。
    至于处罚条例,那是规定的再不能详细了。随地丢弃垃圾,记过;浪费粮食,记过;迟到,从记过到开除不等;产线的规定就更多了。到处都是高压线,稍微活动下筋骨就可能会犯错误。这样的环境,对我来说太束缚,也太压抑了。
    以上的任何处罚,一旦批下来。那后面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年终奖可能没了或者很少,升职加薪肯定低人一等。这样下去,谁还会努力工作呢?所以说,每个人都规规矩矩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不就很好管理吗~~~
回复 婉君 2008-5-31 22:54
很管用~谢谢~富士康每年都在我们学校招很多人。。。
回复 蓝色童话 2008-6-2 10:42
写的好啊写的好!准备入选MEC杂志,深南可否?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6-2 12:02
蓝色童话: 写的好啊写的好!准备入选MEC杂志,深南可否?
呵呵,里面的内容多有主观看法
不太客观,入选MEC怕误导别人呢
毕竟这是对其他公司的一种变相宣传吧
怕宣传坏了,我还要吃官司呢~~~有过这样的例子哦
大家看看就罢了~~~
回复 深南大道 2008-6-2 12:03
婉君: 很管用~谢谢~富士康每年都在我们学校招很多人。。。
招的人当中
两三年以后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
12下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3 05:22 , Processed in 0.0362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