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ztx
发表于 2019-6-29 07:22:05
猫咪小新 发表于 2019-6-29 01:16
计划部门不是替技术擦屁股的么,技术部门不是替销售部门擦屁股的么,生产计划天天变,你说的怎么实施。
“生产计划天天变,你说的怎么实施”
有办法
先要解决,随时可以提供零部件的工艺
关键点:要放弃确定性思维,转而采取“不确定性思维”
这其中:计划方法不能用MRP的现有方式,改用另外一种成熟的
调度的地位必须确立,而不是ERP中没有调度的地位
不能违背排队理论的基本规则(就是排产与调度,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过程中的问题,必定能在过程的结果中反映出来。这就类似于标准成本法,要反过来指导改进
具体可以看我之前的帖子,如果真有兴趣的话
zmztx
发表于 2019-6-29 07:33:02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9-6-28 19:42
你这个,不是机械行业的直接问题,而是机械行业人的口才多差的问题。
你说的那个集装箱的事儿,早有了。 ...
“你说的那个集装箱的事儿,早有了。可能你还不知道。。。”
知道有多少用?
有思路又有多少用?当然比仅仅知道强
找到了解法也不能说就万事大吉了。当然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假如用你的解法,需要等上一星期,估计也没什么人愿意用。工程应用就是这么要求的
假如你是有些实际工作经历的小编,这种话也太浅薄了
假如你是职场新人,这个论坛还不得让你搞烂掉,也许这就是你宁可把烂贴置顶也不肯把你视为知道的帖子置顶,在你眼里大概只有利益,技术不过是粪土
Venerealulcer
发表于 2019-6-29 08:50:32
很多专业是独立的,很多专业是交差的。机械是专业内的技术问题,排产涉及的物料计划更多的是类似物流的方向,不过是微观控制方面,这里还涉及到了现场的加工能力,产能够不够,有没有急单插进来。这就不是学校会交给你的,学校是培养你兴趣和专业能力素养的地方,办事能力是你自己锻炼的。工艺方面,举例,最大外径300mm,最小外径50mm,最大内径200mm,最小内径没有,是实心的,长度2000mm,直接棒料怼出来,成品重量最终可能是毛坯材料的30%,有些可以铸造有些可以锻打,但是,如果技术要求不允许呢?省材料这是个技术活,对于工艺人员素质要求也很高,这TM又是需要时间堆的职位。这如果要排自动化,AI的设计估计这个团队100人规模的起步价。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9-6-29 10:35:19
你自己回看题目和首贴,然后再看下面你自己的多层阐述。
你在说的,是一个企业,不一定是生产制造型实体企业,也包括物流仓储企业该如何改善整体运营的合理化。
看着首贴,我就已经预判接下来你会说这些。
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开始说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问题呢。。。
再说了,我曾经也在大型集团公司就任过要职,
你在说的问题,要解决?关键是,有衔儿的人要有权,要有不受干涉的权,要有能动用资金的权。
这不是技术上没过关的问题,而是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上的问题。
3983596
发表于 2019-6-29 11:11:17
企业就那点资源,财力、人力、、设备、工期、权利,关键看哪个部门抢的多,争强是必然的,轮圈给彼此擦屁股,叫“圈踢“
zmztx
发表于 2019-6-29 15:07:21
Venerealulcer 发表于 2019-6-29 08:50
很多专业是独立的,很多专业是交差的。机械是专业内的技术问题,排产涉及的物料计划更多的是类似物流的方向 ...
其实,这个帖子说的就是排料软件的事
大约三四天前,这个论坛有人发帖,自己开发了排料软件,有几张动画图片,应该是真的
第二天,提醒小编,这是不多的技术贴
小编没当回事,结果又过了一天,论坛里有贴出一个找排料软件的帖子,这时那个介绍排料软件的帖子,已经离开论坛首页了
这个小编水平够呛,对技术又没有起码的敏感。回帖还在说没看到我谈机械设计,成问题
zmztx
发表于 2019-6-29 16:21:50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9-6-29 16:30 编辑
1)@Venerealulcer“类似物流的方向”
按照现在的专业分类,排产的内容是划在《工业工程》里。可是在60年代之前,生产计划、调度等专业内容,是在机械系或者建筑系里
现在国外有些大学,这部分内容还是在机械系里。国内第一个工业工程的院士,就是机械系毕业的(机械系里学的就是生产管理、计划安排,苏联专家的讨论班。而不是学了机械后来自己又学的生产管理、计划安排等)
2)机械设计的内容
看11楼先要解决,随时可以提供零部件的工艺
做生产计划之前要先有工艺,做工艺规程之前先要有设计。这里自然是离不开机械设计。这个不用怀疑,无论是野路子还是按照规范,都是跳不出这个套路。只不过看似简化的过程,一部分内容是在脑子里了
那么,工艺怎样才能随时提供给计划呢?在3DCAD环境下,用参数化驱动方法。具体的就是先建立模型,模型要覆盖从设计到工艺,所有的几何结构关系和物理参数关系。于是,只要模型有变化,工艺文件也会修订之后输出。真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成组技术GT》《成组工艺》《SML》《变型设计》《配置设计》等等内容。各位不要认为这是展望,这已经到了实际应用阶段了。
454141017
发表于 2019-6-29 21:03:39
好大的题目,好大的口气。
太和风
发表于 2019-6-30 13:01:08
其实楼主所说的排料,排产问题,归结到根本上是数学上的最优化理论在机械设计及加工,生产中的应用,有一门学科叫运筹学,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本人做机械设计,不太懂机械加工厂的具体运营,只是工作中时常也用到最优化理论进行优化设计,降本增效,可以参考《机械优化设计》
zmztx
发表于 2019-6-30 18:06:03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9-6-30 18:09 编辑
太和风 发表于 2019-6-30 13:01
其实楼主所说的排料,排产问题,归结到根本上是数学上的最优化理论在机械设计及加工,生产中的应用,有一门 ...
排料、排产,严格说永远在找解。今天你找到一种算法,明天可能有人又有一种新算法,比你的方法更加节省。当然,这有点抬杠
排料,大概的思路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布置,然后排列组合,算就是了。运筹学是方法之一,基本都是数学问题
排产,情况不太一样,不全是数学问题。其中有一个假设: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于在一线有实际经验的人而言,这是荒谬的;但在数学、工业工程专业人士眼里,这只不过是个假设而已,可以大大简化MRP模型。从实际看,实战派在不计浪费的情况下,生产能玩转;而ERP在机械制造企业,没有能让计划跑起来的企业。
面对现实,有如下的反应
1)ERP教材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企业执行没有问题”。意思就是计划跑不起来,是你企业执行有问题。企业的人老实,想想就认了,因为全世界的制造企业,生产运作都有毛病,在工厂干过的都明白。恰恰工厂的认忽略一点,我们工厂有毛病才找ERP软件的,为什么没有一家机械厂用了ERP后,计划能跑起来?
2)更邪门的是,有人把机械厂希望把计划跑起来,说成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且一度很有市场。这不是混蛋吗,ERP公司不想法子改进软件,却愚弄、诋毁客户,真是特色啊
3)APS,现在也无声无息了
4)MES,非常贵,却没多少效果
实际情况是,不管是承认不靠谱的假设,还是拒绝不靠谱的假设,都没有违背数学理论------排队论
只是计算方法(处理方式)差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