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3:57:42
制造商 发表于 2018-12-25 13:36
拟合法的精度能比上方程式的精度吗?
到最后,还是得送到加工设备的吧。
有了方程式,最后不还得取点儿吗?
方程式的参数,取得的很容易就是四舍五入的。。。
前景钱
发表于 2018-12-25 14:10:25
单凸轮应该很简单。
制造商
发表于 2018-12-25 14:12:55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3:57
到最后,还是得送到加工设备的吧。
有了方程式,最后不还得取点儿吗?
数控加工设备走曲线取点那叫插补,是计算机进行的“数据点的密化”,人工拟合取点的密度能比得上吗?你要非说能我也不跟你犟。
wryp
发表于 2018-12-25 14:27:55
但是,你们都没有考虑往返时过渡的问题,加速度不可能无穷大,楼主要给出要求!
瑞香
发表于 2018-12-25 14:34:38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3:51
以为是开玩笑???
主转盘15度期间,用双凸轮组合一边推拉同步滑块,一边在主转盘上的工件打孔。主转盘 ...
看着好复杂,层主当时是划分多少度画出来的呢?点确认好后,用样条曲线连接起来了吗?最后做出来证明是OK的是吧?
瑞香
发表于 2018-12-25 14:36:42
制造商 发表于 2018-12-25 14:12
数控加工设备走曲线取点那叫插补,是计算机进行的“数据点的密化”,人工拟合取点的密度能比得上吗?你要 ...
层主是加工过这个凸轮吗?感觉挺了解的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5:02:27
瑞香 发表于 2018-12-25 14:34
看着好复杂,层主当时是划分多少度画出来的呢?点确认好后,用样条曲线连接起来了吗?最后做出来证明是OK ...
一直都是这么玩的,谈不上现在才来证明什么。
比如,图中的两个凸轮,每组大概5根线,共四十多套线组。
一般,再简单的凸轮,我也不会少于十套线组。
取多少线组,不可能每次都一样。那得看有多少关键点,关键点之间的密集度如何,有多少种速度变化。。。
一轴三组四组凸轮共同完成一套工序,也都是这么玩的。
那,这么个"野路子"画出来的凸轮,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怎么判断?
比如,我做的样机,人家说这个就行了,拿走了。
凸轮是A3钢线切割出来的,用了两年了,凸轮面还是那么完整。哦,还可以。
机器转动起来,听声音,没有一高一低的声音,驱动负载还算均匀,哦,还可以。
黄工baba
发表于 2018-12-25 15:04:24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3:51
以为是开玩笑???
主转盘15度期间,用双凸轮组合一边推拉同步滑块,一边在主转盘上的工件打孔。主转盘 ...
可以用运动仿真,把从动件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等等输入进入然后就可以生成凸轮的曲线,很方便。
执★着
发表于 2018-12-25 15:18:15
作图法和解析法都是可以的 只不过作图法精度要求不高 动力没啥要求的话还是可以的,解析法主要用在高速(200r/min)重载荷情况下比较好,这要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两种方法都要把基圆半径和压力角确定好,不然会出问题的
我是最帅的
发表于 2018-12-25 15:22:25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25 12:17
示意图里,看着要憋住了。。。
楼主,教你一个省50美金还是50块人民币的办法:
这个回答强势